四年市值比肩小米 比特大陸的巨頭故事還能繼續嗎?

四年市值比肩小米 比特大陸的巨頭故事還能繼續嗎?

當幣圈人們被以太坊市跌破300美元,市值蒸發近80%的走勢扼腕嘆息時,另一端傳來的消息是:比特大陸完成5.6億美元融資,或於 9 月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

儘管比特大陸拒絕對媒體的求證信息給以回覆,無法否認的事實是,比特大陸在資本市場一路上揚的勢頭無人可擋。此次融資完成後,比特大陸估值達到 146 億美元,再次刷新行業新記錄。

今年6月,比特大陸獲得紅杉中國領投的3-4億美元B輪投資,估值為120億美元。僅一個多月的時間,比特大陸估值上漲了 30 億美金,堪稱“區塊鏈速度”。

更令人錯愕的是,在著名數字貨幣網站 Coindesk 曝光的最新信息中,比特大陸上市時最終會達到 500 億美金的天價。這與同在港股上市的小米如今的 522 億美金(4100 億港幣)的市值已經基本持平了。

僅四年的時間,比特大陸就躋身為區塊鏈行業巨頭。參考估值來看,比特大陸比成立8年的小米速度足足快了一倍。

爭議中崛起

比特大陸的創始人吳忌寒為85後創業者。吳忌寒畢業於北京大學,學霸出身。其擁有經濟學和心理學雙學位,曾任私募股權母基金投資經理。

2011年,25歲的吳忌寒就曾參與比特幣社區,被認為是中國最早翻譯比特幣白皮書的人。投資人出身的天然嗅覺讓他闖入數字貨幣世界,成為最早一批投資比特幣並完成原始財富積累的玩家。

2013年,吳忌寒創辦比特大陸(Bitmain),並藉此完成由一名技術極客到行業巨頭公司掌舵者的身份轉換。

從成立至今,這家頂著諸多光環的科技公司卻也因行業灰色地帶及觸發的人性底色飽嘗爭議和吐槽。

首先,揮之不去的是其作為“礦霸”的生長基因。儘管有著豐厚利潤,在數字貨幣未獲認可的國內市場,比特大陸的“礦機霸主”始終遊走在灰色地帶,難逃商業原罪的追問。

吳忌寒似乎意識到這點。去年11月,比特大陸突然宣佈調整戰略方向:全力轉向人工智能。這一舉動被外界視為:逃離監管視線,刻意淡化礦機公司,“洗白”身份的用意。

值得一提的是,此時的數字貨幣市場正迎來上漲高潮。比特幣價格一路衝高到20000美元大關,數字貨幣市場一路高歌猛進。“選擇在此時革新業務方向,凸顯比特大陸團隊的風險遠見和規劃意識”。一位行業人士向全鏈財經表示。

脫離礦機公司這一角色烙印後,比特大陸大力推廣AI 芯片這一方向,被冠以「中國最大 AI 芯片公司」的名號。

就在人們猜測,比特大陸為何突然轉型時,比特大陸聯合創始人吳忌寒在《人人都懂區塊鏈》一書的序文中寫道,“人類未來最大的矛盾,是日益增長的數據處理與有限算力之間的矛盾。作為一個算力持有者,除了看到算力之美外,也希望算力能夠展示它真正的力量,將有限的算力最大化。這也是比特大陸為何要投入精力向AI芯片轉型的原因”。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吳忌寒稱,比特大陸本質上是一家高性能計算機芯片企業。“在區塊鏈與數字貨幣領域獲得成功後,我們看到了人工智能作為一個新的應用領域。我們發現傳統的芯片沒有辦法滿足深度學習的計算需求,需要一個新的ASIC架構來為它做專門的處理器。”

而行業輿論給出的解讀則是,當前深處熊市的行情對以礦機作為主營業務的比特大陸來說,意味著礦機銷售衰減和單臺礦機利潤的減少。畢竟比特大陸對於經歷過2014年比特幣暴跌歷歷在目。

就在比特大陸轉型被外界津津樂道之時,2018年5月,韭菜莊園的寶二爺在一次微信群裡揭開了一段與吳忌寒的往事,道出兩人“撕逼”內幕。

據寶二爺稱,最開始成立比特大陸的時候,吳忌寒因為完全不懂技術,便聽從旁人的意見,想到了聯合挖礦的主意。寶二爺介紹稱,“聯合挖礦的邏輯其實就是礦工將幣抵押給小寒,小寒將機器抵押給礦工,挖礦收益的85%歸比特大陸,15%歸礦工所有”。

寶二爺也參與了吳忌寒的聯和挖礦行為,他在兩個交易所買入了四萬枚比特幣,抵押給吳忌寒,拿到了第一批S3礦機。由於s3的礦機的高能耗,因此吳忌寒希望能將電費降下來,意見不和,兩人起了矛盾,後來吳忌寒所幸“強霸”了寶二爺的礦場,再後來吳忌寒又逼著二爺將礦場所有的設備廉價出售。

具體事宜只有當事人最為清楚。但此事由寶二爺提及,並在行業內引起關注和行業外人們的探討。人們在驚訝於礦機霸主的鉅額利潤時,也對幣圈的爾虞我詐、不擇手段加以指責。

此後,比特大陸又經歷涉嫌虛假宣傳,欺騙消費者,並導致員工維權。在礦機行發展史上,留下難以被抹掉的“黑歷史”。這位清華系的學霸,從此也給人留下“心狠手辣,利益驅動不擇手段的幣圈人士”的人物臉譜。美國最大的區塊鏈媒體Coindesk甚至給吳忌寒戴上了“惡棍”的稱號。

尋找新大陸的探路者

在比特大陸即將上市的消息擴散後,有行業人士感嘆:普遍熊市下,比特大陸算是熊市裡最大的贏家。

2013年,27歲的吳忌寒有兩個創業方向選擇,一個是交易所,一個是礦機。他選擇了政策法律風險相對較小的礦機。

儘管比特大陸主營的礦機芯片和礦池利潤頗豐,在熊市面前依然面臨危機。吳忌寒稱,公司最困難的時間是在2014年,那一年行業是個大熊市,比特大陸幾乎破產。

寒冬下的刺痛大概給吳忌寒敲響了警鐘。除了礦機主營業務,比特大陸也做過BTC錢包以及區塊瀏覽器等項目,而且在對外投資方面頻頻押注,先後投資錢包、底層公鏈、交易所等產業相關的各個領域。用投資行業的術語來說,比特大陸佈局了整個行業賽道。

積極拓展海外礦機業務,擴大版圖,也在比特大陸的規劃之中。公開資料顯示,從2015年開始,比特大陸就陸續在舊金山、以色列和荷蘭等地設立研發中心。

2018年,比特大陸海外擴張進程加速。根據媒體報道,比特大陸加緊海外步伐,接連在瑞士的“加密貨幣谷”楚格州設立分公司,在新加坡建立地區總部,在加拿大魁北克地區設立礦場,在俄羅斯設立ASIC礦機服務中心等。

根據其步伐演進,範圍已經延伸至美國、以色列、荷蘭、瑞士、加拿大、新加坡、俄羅斯。至此,比特大陸已經將觸角伸至東南亞、美洲、歐洲三大洲的七個國家。

關於海外拓展,最近的一則消息是,比特大陸將在美國達拉斯開設比特幣採礦設施。7月30日,據美國達拉斯當地媒體報道,比特大陸將在達拉斯的Rockdale的一家舊鋁業冶煉廠開設比特幣採礦設施。

一切行動顯示,這是一支有風險意識和國際視野的創業團隊。

在業內人士看來,比特大陸的海外擴張源於現實考量,一方面,國內礦機市場已進入相對飽和的階段;另一方面,國內礦場有向海外轉移的趨勢,國外礦機市場尚屬開發藍海。

從礦霸到中國最大 AI 芯片公司,從起於無聲之中到四年的時間,躋身為區塊鏈行業巨頭,從一名技術極客到區塊鏈巨頭公司掌舵者,比特大陸堪稱區塊鏈時代背景下的技術弄潮兒。有人問,區塊鏈行業還會誕生類似的巨頭嗎?

比特大陸的故事,恐怕很難複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