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祖孫5代守護無名烈士 手寫墓地紀實曾幫烈士找到親人


這位拿著《神武村莊南烈士墓紀實》滿懷感慨的老人正是第三代守墓人劉延寶,這份手寫資料是對烈士陵墓的介紹。1948年,濟南戰役部分傷亡的烈士被送到濟南市歷城區神武村,埋在了村南頭。當時劉延寶家住在墓地附近,爺爺劉修芝對戰亡的烈士充滿崇敬,便經常自己去修墓,逢年過節還去掃墓。爺爺去世後又把這件大事交給劉延寶的父親,如今劉延寶因腦血栓行動不便,他的兒孫又接過這一艱鉅任務。

1948年9月16日,濟南戰役拉開序幕。住在濟南市歷城區神武村的村民,沒人見過軍隊,卻能每天看到傷兵被送到村裡,去世的士兵就埋在村南頭。這些年輕的烈士為了國家奉獻出寶貴的生命,劉修芝心裡由衷敬佩。但是作為一個普通老百姓,只能默默守護他們。劉修芝親自為烈士的墳墓培土、刻碑。他只知道一位烈士叫張忠孝,便為他寫了墓誌銘,而那些“無名”的烈士,則刻上“革命烈士”。

劉修芝去世前,再三囑託兒孫們,一定要守好烈士陵墓,以慰烈士在天之靈。1982年,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烈士墓所在的土地分給了其他村民。為了保護好烈士陵墓,劉延寶的父親再三協調,用自家一塊好地換回了烈士墓地。1999年,村裡修路又挖出兩位烈士遺骨,劉延寶主動申請將兩位烈士遷移在墓園裡。現在,共有7位烈士長眠於此。


劉延寶從小聽著爺爺和父親講先烈的英雄事蹟,於是手寫了一份墓地紀實以便後人瞭解。“之前一位老師來我家裡看墓地紀實,說張忠孝很可能是他朋友的堂哥。”原來先烈張忠孝老家在江浙地區,家人知道他當初來濟南抗戰,從此杳無音訊。多年來一直託濟南的朋友打聽下落。經過核實,這位老師的朋友的確是張忠孝的親人。這麼多年來,打聽墓地的人不在少數,由於不知道其他幾位烈士姓名,至今沒能讓他們魂歸故里。

如今劉延寶因為腦血栓失去了語言功能,所有的事情只能由妻子表述。當劉延寶再次看到自己寫的墓地紀實,眼含熱淚低下了頭。“現在有人說我們家守墓是受首長囑託,根本沒有的事。那時候普通老百姓連軍隊都看不到,更別說首長了。”劉延寶的妻子說。其實,劉延寶的爺爺當初是出於好心為先烈修墓,讓世代守墓則是因為對烈士的崇敬之情,後輩也應繼承先烈遺志。

自從新村改造之後,烈士陵墓被遷到了村裡的公墓。由於腿腳不方便,劉延寶也不能像以前那樣經常去守墓。現在他的兒子劉增榮接過守墓的重任,逢年過節和長輩們一起去掃墓祭祖,用實習行動宣揚革命英雄事蹟。圖為劉延寶的兒子劉增榮在掃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