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載名女白頭一嘆讀卓文君《白頭吟》有感

千載名女白頭一嘆讀卓文君《白頭吟》有感

她是漢代卓王孫之女,天生麗質、聰明任信、自幼詩歌詞賦無一不精。她是我國古代四大才女之一,擅長音律,琴技無雙,從小知書達理博聞雅識。但十七歲年紀輕輕便在孃家守寡的她,卻拒絕了許多名流的求婚,看中了一個一無所有的窮書生,就是那個除了有一把“綠綺琴”之外幾乎是家徒四壁的落魄文人司馬相如。而且她是一如既往、不顧一切要嫁給他。

千載名女白頭一嘆讀卓文君《白頭吟》有感

他們之間的愛戀當然受到了王孫父親的強烈阻撓。但是憑著自己對愛情的憧憬,對幸福的堅定追求,以及非凡的勇氣,她毅然在漆黑之夜,逃出卓府,與深愛的的人私奔。這件事在兩千多年前的西漢時期,無不是一個驚天動地的壯舉。拋棄了萬貫家財,甘願從王孫之女淪為一屆民婦。這就是卓文君,一個有思想有勇氣,敢愛敢恨的才女。這一切都只因司馬相如一曲《鳳求凰》,多情而又大膽的表白,讓久慕司馬相如之才的卓文君陶醉在那“鳳兮鳳兮歸故鄉,遊遨四海求其凰……”的動人旋律之中。卓文君是一個罕見的女人,居然不慕虛榮,司馬相如也是一個罕見的文人,居然一點都不自卑一點都不羞愧。她們來到臨邛開了一間小酒家,卓文君淡妝素抹當壚沽酒,司馬相如更是穿上犢盤鼻褲,與酒保傭人一起洗盤子,忙裡忙外地跑堂。這對才子佳人開的小酒店竟是遠近聞名、門庭若市,逼得卓王孫不得不分給他們童僕百人,錢百萬緡,並厚備妝奩,接納了這位把生米已經煮成熟飯的女婿。從此這對小夫妻又過上了整天飲酒作賦,鼓琴彈箏的悠閒生活。他們的故事二千年來已成為了一段家喻戶曉的佳話。

千載名女白頭一嘆讀卓文君《白頭吟》有感

故事說到這裡,似乎已經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了。就像很多童話故事裡的王子公主有情人終成眷屬,過著美滿幸福的生活。但是很多男人都是隻能共患難不能同富貴,而司馬相如也是如此。尤其當他已不再是過去一介窮書生,而是得到了漢武帝的重用,官拜中郎將且久居長安後,一時間這位風流才子更是香車美女春風得意了。他開始漸漸的淡望了自己的妻子,當他那曾經患難與共的妻子已經紅顏老去、鉛華褪淨的時候。當他遇到了一位年經貌美的茂陵女子時,這個官場得意的男人就有了納妾之意。如是他給妻子送出了一封十三字的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聰明的卓文君讀後,淚流滿面。一行數字中唯獨少了一個"億",無億豈不是表示夫君對自己"無意"的暗示?她,心涼如水。懷著十分悲痛的心情,回了一封人人都熟悉的《怨郎詩》還有那首《白頭吟》“皚如山上雪,皎如雲間月。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悽悽復悽悽,嫁娶不須啼;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竹竿何嫋嫋,魚尾何簁簁。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這首《白頭吟》寫的是卓文君對負心丈夫司馬相如表示決絕責備其無情無義,也讓後人無不為文君之才情所嘆息!

千載名女白頭一嘆讀卓文君《白頭吟》有感

司馬相如看後,為卓文君純真不二的愛情深深感動。不禁驚歎妻子之才華橫溢。遙想昔日夫妻恩愛之情,羞愧萬分,從此不再提遺妻納妾之事。他駕著高車駟馬,親自到臨邛把卓文君接到了長安。他也許是想起了當前,是陳皇后用千兩黃金做稿酬,請他作了一篇《長門賦》而使得喜新厭舊的漢武帝又回到了人老珠黃的陳皇后身邊。也使這位陳何嬌成為了歷史上唯一“千金求賦”的皇后……此時的司馬相如面對文君的這首《白頭吟》,除了愧疚和反悔還能作何選擇。

千載名女白頭一嘆讀卓文君《白頭吟》有感

卓文君是個聰明的女人,用她的才華與智慧挽救了她的愛情,此乃真才女也!是她成就了一代文豪詞賦大家司馬相如,讓他的三大名賦成為不可攀越的文學高峰。但是讓她沒有想到的是她的名字後來竟然與兩個副姓司馬的男人緊緊的連在了一起。一個與她白頭偕老成為了歷史上一對愛情典範,而另一個則是把她寫進了《史記》讓她成為了千載名女。從此千古歷史佳話,一對才子佳人,在中國古典文學史上留下了極其厚重與芬芳的一筆,堪稱一段曠世美談。

(個人原創 作者葉琰 作家、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歡迎和位關注、指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