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酒:女人的發明

釀酒:女人的發明

在甲骨文和金文裡已經有了“酒”字,《戰國策.魏二》記載:“昔者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飲而甘之,遂疏儀狄,旨酒,曰:後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酒是帝女令儀狄製作的。帝女也罷,儀狄也罷,都是女性。   

帝女何許人也?一說是舜之女,一說是天帝之女。近代郭璞在《山海經圖贊》裡說,天帝之女的面相是“蓬髮虎顏”。蓬髮猶可,而虎顏是否帶一點古老的圖騰痕跡呢?這說明釀酒業在我國肇興得很早。酒的就是帝女。後來有杜康之說,晚矣。此為男權社會的修正罷了。

   夜奔當壚的卓文君 漢代卓文君與司馬相如的愛情故事被傳為千古佳話。她們是如何相識的呢?原來,卓文君之父卓王孫思慕司馬相如的名聲而大擺酒筵。主雅客勤,個個微醉。司馬相如應邀撫琴助興。美麗多才的卓文君在屏風後傾聽到司馬相如的琴聲。才子司馬相如一曲《鳳求凰》撥動了她不甘遵循封建禮儀而終生寡居的心扉。有酒才有詩,好詩借於酒興。  

 借酒消愁的女詩人  

 中國的志士仁人往往少立壯志以身許國,當其報國憂民的政治理想被殘酷的現實擊碎之後,他們往往借酒消愁,表現出風流倜儻、狂放不羈的性格。殊不知,借酒消愁的不乎男子,中國的知識婦女往往也借酒消愁。

   唐代的女道士兼女詩人往往借酒消愁。“旦夕醉吟春,相思又此春。雨中寄書使,窗下斷腸人。山卷珠簾看,愁隨芳草新。別來清宴上,幾度落梁塵。”她愁思綿長,自稱為斷腸人。為了忘卻這愁思而旦夕飲酒,以酒澆愁。但即使如此,又何能消愁?在《寄予安》裡,她寫道:“醉別千卮不浣愁,離腸百結解無憂。”這腸回千轉的感傷可與“舉杯消愁愁更愁”媲美了。這美妙的詩情緣於酒,沒有酒,何能有如些豪興?   在異國他鄉,婚姻的痛苦和思國思鄉的痛苦互相疊合著,剪不斷,理還亂,已經達到苦不堪言,舉酒亦不能消愁的地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