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由AI觸發的新工業革命正在發生……

策划|由AI触发的新工业革命正在发生……

策划|由AI触发的新工业革命正在发生……

文|本刊記者 梁玉龍 糜 豐 李垣諭

1

AI創業不性感

繼蒸汽技術革命,電力技術革命,和計算機及信息技術革命之後,由AI觸發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在發生。

曾幾何時,AI是最頂尖的科技領域,能在其中掘金的企業鳳毛麟角。但是就在近2年,中國的AI企業呈現爆發性增長,根據《科技日報》的報道,截至2018年5月8日,全國AI相關企業共計4040家。

強力的資本介入使得AI成為創業的關鍵領域,數千家創業公司覆蓋了聊天程序、視覺、汽車、機器人、網絡安全、商務智能與分析、廣告與銷售與客戶管理、核心/前沿技術、醫療、文本分析、物聯網、消費、金融與保險等領域。

百度、阿里、騰訊、科大訊飛等科技巨頭公司也在語音識別、圖像識別、神經網絡、自然語言處理等方面有重要的突破。艾瑞諮詢認為,國內AI市場將從2015年的12億元增至2020年的91億元。

然而在狂飆突進了兩三年之後,AI產業在2018年迎來了一個關鍵節點。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AI創業,正在變得不那麼性感。

一方面是,AI遭遇商業化之痛。有研究報告顯示,90%以上的 AI 企業依然處在虧損階段,絕大多數企業年營業收入不足2億元。

另一方面是,投資機構對於AI領域的投資逐漸趨於理性,資金越來越多流向頭部創業公司。北京主線科技CEO張天雷曾公開表示,AI投資熱潮逐漸退去。李開復甚至認為,2018年將會出現第一撥倒下的AI公司以及投資人。

IT桔子收錄的2017全年AI投資事件353起,數量有所回落,新增AI企業數量有所下滑,不足50家。

在長跑運動中,職業運動員必須擅於在無氧運動和有氧運動間隨機切換。對於大多數AI創業者來說,他們已經完成了起步階段的無氧衝刺,即將切換至考驗耐久性的有氧運動狀態。如果此時他們不能實現企業生理上的良性循環,將很有可能被別人的節奏打亂,從而透支體能,敗下陣來。

2

技術不是護城河

AI產業鏈可大致分為3層:

最底層是基礎支撐層,包含雲計算、芯片和開源框架等。這一層門檻很高,芯片的機會留給了英偉達、高通和英特爾等巨頭,開源框架和雲計算則被谷歌、亞馬遜這樣的巨頭把持。

中間層是技術驅動層。被外界廣為熟悉的圖像識別、語音識別等通用技術,就在這一層。BAT將這一層視作關鍵要塞。這一層也盛產以技術取勝的“獨角獸”。

位於最上方的場景應用層賽道最為寬闊,是AI應用創業公司最簡單的打法,它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選擇一個垂直領域,一頭扎進去。通俗地說就是“拿錘子,找釘子”。

根據艾瑞諮詢的統計數據,目前我國71%的人工相關企業都在做技術落地應用。在算法技術方面,55%的企業在做計算機視覺,13%在做自然語言處理,只有9%的企業真正研究機器學習。

能夠很快把技術應用落地是我國創業者的優勢。但這也決定了這類創業公司沒有高聳的護城河。畢竟人類當下掌握的AI技術還是淺層次的,是弱AI,它帶來的紅利期非常短。所以,創業公司必須在紅利消退之前,儘快實現商業化落地,為技術的迭代蓄能。

通過行業掃描,AI落地做得好的行業領域往往都有兩個特徵:一是行業規模大。無論是安防、醫療大健康、金融、汽車出行、零售都是萬億級市場,想象空間巨大;二是賺錢相對容易、離錢近。AI技術前期投入成本大,需要嫁接離錢近的行業領域。

這正是to B型的AI創業公司,比to C型的更多,活得更好的原因。

當然,對前者來說,挑戰依然存在。從內因來看,AI技術具有典型的“落地口徑窄,需求不穩定”特徵,這使得其行業商業化探索階段會更加漫長。

圖靈機器人人才戰略官黃釗在他知名的200多頁PPT《人工智能產品經理的新起點》中闡述到:AI時代有兩大重要特質—高維+突變。正是由於這兩大特質,AI領域需求的特點是:機會多、難度大、變化又快又大。

從外因來看,在目前AI行業中,客戶的期望控制與管理是難以繞開的大坑。客戶期望受3方面影響:對AI技術的認知、對自身條件的認知、對自身需求的認知。然而不幸的是,就目前市場現狀來看,大部分客戶3方面的認知都不健全。

地域性的認知差距,也為市場拓展製造了困難。雲從科技聯合創始人姚志強,在接受《商界》採訪時就曾透露,作為西南地區少數AI“獨角獸”,他們卻很少能拿到本地大單。內地客戶保守、觀望的態度,讓他們只能把業務重心放在沿海地區,使得雲從“牆內開花牆外香”。

3

向左走,向右走

AI已經在多種商業場景得到了應用,在這一過程中不同的企業形成了多樣化的商業模式,總的來說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應用型,一類是平臺型。

應用型公司遵循的是工業化線性思維,以技術為資本,以生產為主線,“生產產品-建立渠道-定價售出”。

即選定特定的垂直行業深扎,積累了足夠深刻的認識和經驗後,會發現問題變得越來越簡單,方向也逐漸清晰起來,也能與競爭對手拉開距離。

在泛化智能負責人王漢洋看來,對行業來說,當下這種模式是更為務實的選擇:其一,用新技術幫用戶解決問題是對技術的認可;其二,能讓 AI 行業避免染上共享經濟那種荒誕燒錢的毛病;其三,外包模式下,協調多變的需求、維護客戶關係這種髒活累活,正好讓現在 AI 行業高談闊論,卻不願意踏踏實實做實事的風氣有所改觀。

然而這種模式的弊端是,只能N倍增長,無法實現N次方增長,想象力和發展空間均被侷限。

相比之下,平臺型模式以平臺為起點,結合不同合作伙伴,連接一個個供給端,對接需求端,似乎更有孕育出巨頭企業的可能。

百度是目前國內在AI領域投入最早也是佈局最完整的公司。截至2018年7月百度大腦3.0發佈,百度已經持續開放了110多項場景化AI能力與解決方案,讓每個開發者和企業都能平等獲取頂尖AI能力,一站式綜合應用。

百度已經在BAT陣營中掉隊,現在希望藉助AI重現往日的輝煌。而創業公司又何嘗不希望藉助AI,來挑戰既有的商業格局?

商湯創業早期是一家技術應用型公司,而現在的模式則和百度主打的AI賦能有點類似。純技術公司的市場天然在B端,而商湯的打法是先找一個垂直領域的傳統公司合作,摸索AI技術落地,從項目到產品;然後再垂直打通某個行業生態,做平臺。

事實上,一個通用的AI創業公司的進階路徑很有可能是:基礎技術服務商-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AI產品化-生態構築者。

如果AI創業者止步於應用,便是浪費了一個偉大的歷史機遇。

附:中國100家AI相關非上市企業2018年預計營業收入範圍(單位:人民幣)

策划|由AI触发的新工业革命正在发生……
策划|由AI触发的新工业革命正在发生……策划|由AI触发的新工业革命正在发生……
策划|由AI触发的新工业革命正在发生……策划|由AI触发的新工业革命正在发生……

注:1.受限於調研範圍與調研信息的不透明性,可能存在部分企業遺漏現象; 2.本榜單僅供市場參考,不完全反映各企業綜合實力;3.以上數據、排名來源自億歐、賽迪、百分點。

編輯|彭 靖 [email protected]

(本文節選自《商界》8月刊的特別策劃“AI超級版圖”, 更多精彩內容,請戳文章最下方“閱讀原文”獲取。)

end

版權聲明|內容來源:《商界》雜誌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如需轉載,請在《商界》雜誌後臺回覆關鍵詞“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