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聖:五讀太陽河

王月聖:五讀太陽河

王月聖(右)與現任鄉黨委書記張麗紅(左)合影

五讀太陽河

太陽河是一部武陵山區鄂西南青山綠水的大書,一部與太陽、巴民族秘史、民俗風物、民間文化、生態旅遊密切關聯的風情大書。我與這部大書產生聯繫,並對其產生深厚情感完全出於一種偶然:1986年我創作的長篇小說《太陽從西邊出來》,小說中的故事發生地就叫太陽河。小說出版後,聽說太陽河鄉的不少鄉親要和我打官司,說我把太陽河寫醜了,侮辱了太陽河的鄉親們。鬧了一些時日,終於沒了動靜。官司沒打成,倒讓我對這片土地產生了興趣,小說中的此太陽河並非真正的恩施市太陽河鄉,但是都和太陽有關,萬物生長靠太陽,太陽誰也離不開,於是極渴望去那裡看一看。

寫小說的人離不開讀書,我下決心把太陽河當成一部書來仔細讀一讀。去太陽河的機會很多,我到太陽河鄉去過多次,印象最深的先後有五次。

第一次是應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專赴梭步埡為景區做旅遊景點探訪考察;第二次是州文聯組織到梭步埡石林春遊之後,創作散文《春遊到梭步埡看雨》;第三次是專訪李爸溝,第四次是陪同客人考察梭步埡景區,第五次就是最近參加市文聯和鄉黨委、鄉政府聯合舉辦,市作協承辦的“走進太陽河”文學筆會。太陽河鄉儘管因為擁有億年秘景--梭步埡石林而知名,但太陽河鄉的山青水綠和極其秀美的生態環境卻比石林更讓人沉醉著迷。如果說前四次的探訪是用“特寫鏡頭”來讀太陽河鄉這部生態大書的話,那麼第五次的探訪,則是用“長鏡頭”來認真、詳細閱讀的。

那是1999年秋季,當恩施州委、州人民政府在為全州各民族人民群眾尋找脫貧致富出路的時候,暗藏於深山之中的梭步埡石林被發現。梭步埡石林的“被”發現,存在著歷史的必然性和發展的偶然性。梭步埡石林是喀斯特地貎對太陽河鄉的自然眷顧與天然垂青,這片秀美山林與千百石柱的千奇百怪形態,應該是恩施州2.4萬平方公里土地上不可多得、極其罕見、十分獨特的自然景觀!由百萬年前的海洋推移與地殼運動而遺留下來的海像生態,造成成片的奇異石林景觀,讓發現者驚詫萬分!其實,石林早就存在,它一直被貧困的原住民當作窮山惡水而與之零距離相處了若干歲月。恩施市作為恩施州首府所在地,民族工業明顯落後,農業也始終難以呈現脫貧致富前景,唯有因交通遲滯而保留下來的生態環境與大量奇山、秀水、秘洞、山寨和絢麗多彩的民族文化,能在生態旅遊方面做足文章。梭步埡石林的突現,讓人們驚歎莫名。當我們走進太陽河、疾步於石林之中時,無不為之激動萬分!市委、市政府領導要求我們為石林編故事,為景觀命名。當頭一回進入太陽河鄉地面時,竟有一隊隊剛放學的孩子,站立路邊為我們致少先隊禮,讓人頓感新奇又收穫溫暖。開初幾天住在太陽河鄉里,每天車接車送;後來就借宿在石林民戶裡,每日奔走攀行在石林之間,累得腿疲腳痠。同志們為石柱的奇異形態和豐厚的林草而萬般興奮,常常因激動而夜不能寐。所謂傳說與故事應該多是我們“騷編”出來的,對眾多怪狀石筍的文學命名也是獨撰和臆想的。奇怪的是,石林中近百戶鄉親,竟然沒有幾個民間傳說可供參考與記錄,我作為民間文學的資深工作者,著意走訪十多位老者,也沒能在釆訪本中記下幾個有價值的條目。後來,我們編撰的“作品”,被市裡當作景區文化鉛印成內部資料存檔,現今也難以找到可供一笑了。在第一次的閱讀中,我們無疑被大自然賦予的奇異景觀所俘虜,沒有尊重這片土地主人的開發意願。今天,我才真誠地認識到,文化不是萬能的,民族文化的興衰,必須與時代接軌,必須遵循經濟建設的發展規律。沒有鄉親們的支持,得不到百姓的歡迎,任何文化都會被當作供品而被人民束之高擱,“騷編”出來的所謂作品只能成為無根浮萍而消失殆盡。石林被急功近利地開發後,竟一直未能形成旅遊熱點。究其原因,應主要歸結在沒有很好處理承包開發商與景區原住民的租賃關係一點上。這是我第一次閱讀太陽河這部書的基本情況。第一次走進太陽河鄉,我為石林的奇異而驚詫,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感慨,為太陽河擁有石林而興奮,粗淺的“最初狂熱”式閱讀與走馬觀花差不多。

第二次,是在2000年春遊季節,州文聯組織同志們踏青梭步埡石林。懷著對石林風光的無限眷戀,我極力把春遊目的地選在梭步埡石林。石林正處開發初期,沒建接待站,進餐在農戶,加上春雨瀟瀟,空氣十分溼涼。身為臨時“導遊”的我,帶領同志們在怪石奇峰間穿行,“鐵甲寨”的雄渾巋然,“一線天”的狹窄壯麗,“情動石”的奇絕動態,“九龍潭”的龍游水湧,“儺公儺婆”的神奇造型等,均令遊人感慨萬千,尤其是極其珍貴的草本植物“地母草”的出現,竟讓同志們為“天圓地方”的神奇形態所驚歎!回家之後,我連夜創作散文,為石林的發現而為太陽河深感幸運,老天把石林饋贈給太陽河,正是天降財源,太陽河因為擁有石林,有趙公元帥開鑼升帳,豈能不發大財?

第三次走進太陽河鄉,是應市旅遊局要求赴李爸溝看風景,於2006年6月成行。李爸溝,是一條發源於重慶奉節,在太陽河鄉境內潺潺流淌的美麗溪溝。溪溝很小,小得纖細蜿蜒,如同七彩長練在深山飄冉。因溪水不竭湧流,沖刷出秀麗壯美的兩岸風光。李爸,土家語為老虎,這是一條老虎洗澡的山溪。溪水落差很大,常年豐沛湧流,溪岸林草密植,河床怪石嶙峋,經千百年流淌沖刷,形成女陰巖、虎浴灘、落日崖、穿石潭等等奇絕景點。但是,兩岸和沿河土地上,有數十戶民居和大片熟地,還有因盛產煤炭而逐年建造的小型煤炭礦洞,至使下游河水變黑。考察過後,我們一致認為,李爸溝之美,是大自然為太陽河鄉慷慨賦予的又一處美景,但不適宜無序開發。我在當年召開的州政協常委會上就此發表了意見,還專程找到時任州委書記的湯濤同志交換了看法,因為有梭步埡石林開發陷入被動的前轍之見,建議在沒有找到億萬大老闆投資開發的情況下,必須將李爸溝原封不動地保存下來。

第四次走進太陽河鄉,是2008年的5月12日。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委員會副主席索麗生同志率十多位專家專程來恩施州考察,民盟州委會派我陪同客人考察梭步埡石林,希望他們能為石林的旅遊開發提出意見。專家們對景區的考察是深入、細緻的。考察中,專家們數次因拍照問題而受到景區鄉親的責難,認為我們踐踏了他們的土地,並有鄉民提出因踩踏而應付款賠償的無理要求。在考察沿途,專家們為梭步埡石林區別於雲南路南石林的奇異風貌而倍覺珍貴,更為景區內鄉民詠唱的山民歌而興奮激動。他們學唱《十口茶》,學跳“擺手舞”,並與鄉民在天然石頭舞臺上開展激越對歌活動。這一天下午,四川省汶川縣發生強烈地震,石林震感強烈。回城之後,專家們就梭步埡石林的旅遊工作提出了大量建議。專家們認為,對有重大開發價值的景區,應由國家主導開發,並投巨資提升基礎設施,先期做好移民工作;對石林現有狀況進行整改,只能尋找大型國有能源集團進行鉅額投資,將景區原住民全部遷出;對石林進行重新規劃,針對眾多極其奇特的石柱被毫無特色的樹草覆蓋的情況,應在景區內建設“戴冠”石林和不“戴冠”石林兩種風格的對比展示區域。專家們的建議,無疑是可行與正確的,大峽谷的開發就是例證。太陽河鄉為梭步埡石林的開發,做出了極大貢獻,市委、市政府投巨資修通了柏油路。但是,移民搬遷仍然是一件難以逾越的重大課題。

太陽河果然是一部大自然賦予的生態奇書。前四次的閱讀,只是我帶著“放大鏡”對梭步埡石林和李爸溝進行“特寫”式的章節閱讀。如同編輯發稿一樣,先讀前三頁,點讀中間三頁,然後看結局。“特寫”式閱讀,放大了全書中的某一些章節,在注重細節閱讀同時卻忽略了大量歷史源流與重要情節的鋪墊與渲染。如果說前四次的閱讀,只是我對太陽河這部大書進行的“最初的素描”的話,那麼今年的專訪,才是對這本書實施的全方位認知與解讀。

時隔10年,2018年4月13日-14日,我榮幸參加了由市文聯和鄉黨委、鄉政府聯合舉辦,由市作協承辦的“走進民歌之鄉--太陽河”文學筆會,並以“紅色文藝輕騎兵”的身份第五次走進太陽河。採風活動僅安排一天半時間,時間雖短,但內容豐富,重點突出。儘管細雨連綿,但作家們情緒高漲,興致盎然。春雨貴如油,春茶飄青香。擔任過三年太陽河鄉黨委書記、後任市檔案局局長的張思楚介紹說,“太陽河,碗大一砣,出門就爬坡。”坡陡路滑,但植被覆蓋率達73%的完美生態現狀,讓作家們在山谷間彎彎山道的攀爬過程中,自始至終呈現出輕鬆愉悅的清爽情趣。叢林密集,茶園阡陌,嶄新的二層洋樓乾淨整潔,門前花壇花草吐豔,鄉民端茶遞水的待客親情熱烈顯現,連“豁辣子”都無人割捨的植被,富氧氣候極具明顯,鄉民的生態保護本色可見一斑。

在巴鹽古道上,作家們的文學步履快捷而又悠然,一條自川往鄂的石板大道,斷斷續續顯現出數百年前肩挑背駝式的物流傳奇;在一間又一間遺留驛站的斷壁殘垣裡,疊印出背夫和騾隊的負重身影,天空中飛揚著背夫沉重的哦吙聲與打杵敲擊石板的叮噹音響、騾馬富有節律的鐵蹄聲和粗重的嘶鳴聲;孤立欲傾的木柱,因蟲蛀和風雨剝蝕,讓密集的栓馬釘與光滑的上馬蹬疊印出厚重古樸的蒼桑質感與寂寥情懷……古老的神秘人物劉玉成的“變魚變人”傳說,傳遞著太陽與萬物豐潤、溪水與山民對水的愛戀情感故事……巴人首領廩君率部落沿夷水西遷,揮巨鞭將群山趕在一堆,其於大石上眠臥的印痕清晰且深鐫……在海拔1730米的石乳關山頂,大霧彌天,在足踏川鄂兩省的交界處,矗立著兩塊鐫刻猶深的吳蜀石碑和一塊漢白玉川鄂界碑,佇立在石碑周圍,我們分明聽見、看見蜀帝劉備率雄兵征伐孫氏東吳的烈烈馬嘯與刀劍碰撞的火石金星,生動領受到奉節三角壩實施天坑地縫建設的十年鉅變與弘大規劃……在雙河溪瀑飛浪翻的河岸上,人們能生動感悟到太陽昇在此亦落在此並以此為家的大自然豪邁氣概;村委會門前敞亮的場壩上,數棵根深葉茂的古楊柳與大片吐蕊噴香的杜鵑花交相輝映,高築的舞臺上,疊現出鄉民高唱山民歌的灑脫身影與開展通俗體育競技活動的熱鬧場面,彰顯出民族文化體育活動在鄉村生根開花結果的傳統守望精神與傳承推廣情懷……石林射箭關,蜀國五虎大將趙子龍百步穿楊的關隘高懸;暫無佛像的青龍寺,在石林深處寧靜佇立。悠遠的古箏旋律輕撥,引領著遊人漫步石階,在石筍群中尋覓著滄海桑田的鉅變陣勢與鬼斧神工的造化格局……

太陽河這部生態大書,這一次才讓我重啟全篇閱讀。閱讀的長鏡頭重重落在盤山旋轉的中國山地自行車競技的珍貴賽道上。“十大拐”,一個奇異無比的自然路段,一截迴旋怪異的天生自行車賽道,一個只能鳥瞰才能窺視全貌的神奇所在。太陽,晨起夕落,它把家落在此處,不正如“十大拐”一樣週而復始、運幬帷幄的麼?它不正是像“十大拐”一樣同生同長、同心同向的麼!遠山青鬱如黛,近水波飛浪湧。春雨悄悄停了,我忽然看見身邊從2003年就來此工作,至今仍然紮根於此不曾挪位的鄉黨委書記張麗紅,正在以並不高吭的聲嗓演唱山民歌“太陽落土四山黃”。他並不是一位能侃侃而談的鄉幹部,但從他連續紮根太陽河鄉15年的工作經歷中,我們可以輕鬆地找到其奉獻鄉村、初心不改的公僕本色。他的心路歷程和奉獻本色,正如他在“十大拐”上從這裡跑向那裡,從那頭奔向這頭,反覆打磨,歷經考驗一樣,每一道“大拐”,都是一個能夠實現“彎道超車”的新起點。面對山青水秀景色,在陣陣歡笑聲裡,張麗紅介紹說,太陽河鄉實施“旅遊興鄉”戰略和“一切圍繞旅遊轉”舉措,打造“全域旅遊”模板正在得到全面落實;全鄉無論男女老少,人人會唱山民歌,鄉民以唱山歌的傳統方式,相互交流情感,無論長幼親朋,以歌會友,以歌達情,讓“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與“湖北省民歌之鄉”殊榮雙雙落戶於此,這正是對這片山民歌海洋的精準評價!鄉里舉辦過全市山民歌大賽活動,正在籌措舉辦全州與武陵山區的民歌大賽活動。他臉上洋溢著的興奮表情,是在回味去年作為“全囯鄉村優秀體育工作者”代表赴京接受習總書記親自接見的無尚幸福感?!我的湖南桑植老鄉、鄉黨委副書記、鄉長鍾輝,在座談會上三言兩語就介紹完全鄉的工作現狀,卻再三希望作家們為太陽河如何打造“中國民歌之鄉”而出謀劃策。公車改革後,全鄉僅留兩臺公務車,為了跑村進組,他把私車開到鄉里,公私混用三年如一日。不管天晴下雨,不論春夏秋冬,常年堅持在雙河溪游泳的副鄉長王小平告訴我,大量重慶遊客到這裡戲水,在太陽河裡游泳,遊客們都說,能每天和太陽作伴,是一種至上運氣和至高福氣的體驗與享受。即將退休的姚副鄉長,率領我們穿行在石林數百步石階上,步履矯健有力,對景觀的介紹如數家珍……在全方位的閱讀中,作家們由衷的感悟出太陽河鄉基層幹部們為了不辜負太陽的眷顧,真心實意與兩萬多鄉親融為一體,從全鄉實際出發,圖謀鄉村旅遊大開發的紮實工作品格。從他們的言談舉止中,無不顯現出他們全身心擁抱太陽、心懷鄉親、紮根本土,對太陽河這部生態旅遊大書悠遠歷史、豐厚資源的探源追問之自覺本色,對當前現狀、絢麗未來進行思考展望之豪壯氣概。

真誠祝福太陽河的鄉村旅遊取得前所未有的大發展。太陽河這部大書,必將和亙古璀璨的太陽一樣,承載著歷史與時代、現實與未來的豐厚詮釋,諦寫出自然與經濟、民生與文化的宏大篇幅,與櫛風沐雨、永遠年輕的青山綠水一樣,記錄著各族人民群眾的奮鬥故事,在不久的明天,將這部書豐富成為一部在偉大的中國夢實現進程中高歌前行的鄉村傳奇!

【作者簡介】王月聖,男,筆名一丁,1950年12月出生於鶴峰縣走馬鎮白果坪村,苗族,大專學歷,中國民主同盟會會員。先後擔任中國民主同盟恩施州總支委員會副主委,曾連續四屆當選州人大代表、常委,恩施州政協原副主席,恩施州文聯原常務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曾任湖北省作家協會理事、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協會常務理事、恩施州作家協會主席、巴文化研究會副會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