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药物会损害肾脏呢?

苏苏81903


感谢您的邀请,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吴一波来回答您的问题。

简单来说,容易造成肾损害的药物主要包括大多数抗感染药物(例如氨基糖苷类药物、头孢菌素类药物等)、NSAIDs(即非甾体类消炎药)、抗肿瘤药物(较为典型的是顺铂)和免疫抑制剂等。


很多人生病之后,在吃药治疗的过程中,往往会收到医生叮嘱某些药物对肾脏产生不良反应的信息,或者自己看药品说明书时,会发现很多药物都会对肾脏造成伤害,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都知道,肾属于人体的泌尿系统,是人类的主要排泄器官,位于脊柱两则,左右各一。流经肾脏的血流量非常大,主要用来排出体内的废物,调节人体的水及渗透压平衡,维持电解质浓度和酸碱平衡,同时还具有内分泌功能。机体通过外界摄入食物、药物等,这些物质经过消化系统消化吸收后,进入血液经过循环系统传递到全身各处,药物也在相应部位激发药效,而经过机体的不断新陈代谢,肾脏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等过程,生成尿液,将代谢的终产物、进入体内的药物以及异物等,通过尿道排出体外,完成排泄过程。

总结来说,肾脏特别容易受到药物损害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种:

肾脏血流量丰富,进入血液的药物成分更容易对肾脏造成影响;肾脏中含有的很多酶类会将药物降解为有毒的代谢产物;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会使药物在肾组织中聚集等。

引起肾损伤的机制也有很多种,例如药物直接造成肾损害、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在肾脏内发生梗阻、药物引起的代谢紊乱和免疫反应等等。一般的药物性肾损害的主要表现为急性肾衰竭、急性间质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

据文献记载,容易造成肾损害的药物主要包括大多数抗感染药物(例如氨基糖苷类药物、头孢菌素类药物等)、NSAIDs(即非甾体类消炎药)、抗肿瘤药物(较为典型的是顺铂)和免疫抑制剂等。

如果您喜欢的话,请点击右上关注,更多健康知识和您分享!

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药物性肾损伤对机体带来的损害,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首先,治疗时尽量选用无肾毒性或肾毒性较小的药物,避免两种及以上肾毒性药物的合用;其次,对于肾脏有疾病的患者(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等),应及时向医生反映情况,慎用具有肾毒性的药物;再次,服用此类药物期间可以多注意一下自己的尿量与平常相比是否出现了改变,若感觉不是应尽快就医;最后,

服药一定要遵医嘱,不要随意更改服药量以及服药时间等,同一种药物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服用药效和毒性可能会有很大不同!

老话常说:“是药三分毒”,其实这句话有一定的合理性,药物中的化学成分在能够治疗某种疾病的同时,其本身或代谢产物也可能会对机体的其他部位造成损害。但是患者一定不能因为药物的不良反应而屏蔽了其治疗效果,一般来说,因为使用药物而对身体造成的损害是比较小的,医生在开药时也充分考虑到了其中的利弊关系,放下顾虑,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才能尽快恢复健康啊。

问题回答:山东大学药学院 李皖莉 审核:吴一波

吴一波


很多人在服药治病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在很多药物说明书中会有类似这样的说明“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此药”或“长期服用此药对肾脏会造成损害”。所以,很多病人在需要长期服用某些可能造成肾损害的药物时,医生会嘱咐其要定期复查肝肾功能,一旦肝肾功能受损,就要调整用药。也就是说,药物是引起肾损害的原因之一。

肾脏独特的结构是造成药物性肾损害的基础,具体来说是:①肾脏血流量占心博出量的25%左右,这对于仅有拳头大小的肾脏来说是相当可观的。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吸收入血的药物能够随着血液快速地流经肾脏。再加上其特殊的结构--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浓缩和重吸收,这样肾脏在药物中的的暴露率远远高于其他器官,所以更容易受损害。②肾脏内有多种大量酶类参与药物的代谢过程,在旺盛的代谢过程中某些药物被降解而产生毒素,损害肾脏。③肾小球就好比一个筛子,起过滤作用,所以会造成活性物质在此滞留。而肾小管浓缩的同时有些活性物质会沉积下来,更是增加了药物对肾脏的损害。

我们最常见的会造成肾损伤的药物就是抗生素,此外还有非甾体类抗炎药、抗肿瘤药、抗病毒药、他汀类、磺胺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等。所以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且长期用药者应定期复查肾功能。

本期答主:苏红,医学硕士

欢迎关注生命召集令,获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识。


生命召集令


  一般情况下,药物进入人体后,都有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的体内过程,不论口服还是注射,给药的途径如何,也不管药物的代谢情况怎样,最终药物及其代谢产物都要排泄出去,而大多数药物的排泄,主要经过肾脏代谢,当然也有少部分是通过粪便、呼吸、汗液和乳汁排出体外。

  由于肾脏是最重要的药物排泄器官,多数药物的大部分甚至全部都经肾脏从体内排泄消除,而肾脏对药物的排泄方式主要为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分泌,肾小管重吸收是对已经进入尿内的药物回吸收再利用。因此药物在治疗疾病过程中,多少都会对肾脏产生一定影响,比如,大部分抗生素主要经肾脏排泄,如青霉素类、头孢类,其尿药浓度可达血药浓度的数十倍时甚至数百倍,可损伤肾近曲小管细胞,使用时应注意其肾毒性。

  许多解热镇痛药物,也就是非甾体类抗炎药,常见的有布洛芬、双氯芬酸等,健康人合理应用一般很少引起肾毒性,但流行病统计学表明,长期服用有慢性肾炎、肾乳头坏死等可能。肾血流减少或损伤肾小球功能的疾病,可以使药物的滤过减少,也影响肾小管的重吸收和主动排泌功能。在肾功能不全时,药物对肾脏的损害就会更突出。因此临床用药需要谨慎,很多药物对于肾功能异常患者来说,都是慎用甚至禁用的,而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会影响药物的排泄,对肾脏造成损伤。

关注“家庭医生在线”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家庭医生在线


因为肾脏是一个排泄器官,很多药物都是经过肝脏代谢,经肾脏排泄的。

有很多的药物可以损害肾脏:

目前已知的肾毒性药物可以分为几类:

1.抗生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利福平、万古霉素、两性霉素B等
2.解热镇痛药:布洛芬、萘普生、对乙酰氨基酚、安乃近等
3.肿瘤化疗药:顺铂、甲氨蝶呤、丝裂霉素-C、亚硝基脲类、5-氟尿啼淀等
4.抗癲痫药:三甲双酮、苯妥英钠等
5.血管造影剂
6.中草药


生活的感冒感染等疾病,抗生素和解热镇痛药物比较常用,有些都滥用的一塌糊涂,利益熏心的的背后,更多无奈苦不堪言!


需要提醒大家注意其实是那些鲜为人知的“最伤肾中药”,目前已发现近百种中草药对肾脏有毒害作用,比如:含有马兜铃酸成分的药物!


陈舟医生


事物都有两面性。药物也一样,国人常说的阴阳相对。

药物损害肾脏、肝脏是药物的副作用和毒性反应。

说说药物的作用吧。

药物的治疗作 凡符合用药目的或能达到防治疾病效果的作用为药物的治疗作用。根据治疗目的的不同,治疗作用分为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前者目的在于消除致病因子,后者目的在于缓解症状。如细菌素感染引起发热、应用抗菌药抑制或杀灭细菌,为对因治疗,应用解热镇痛药,为对症治疗。

药物的不良反应 凡不符合用药目的,并给病人带来病痛和危害的反应为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副作用 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产生副作用的原因是药物的选择性差,作用广泛。如阿托品通过阻断M受体,产生广泛的药理作用,解除平滑肌痉挛,可用于胃肠绞痛、胆绞痛、肾绞痛等。当阿托品一种作用为治疗作用时,其他作用即成为副作用。药物的副作用是药物本身固有的,是可预知的。

2.毒性反应 药物在用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机体对药物敏感性过高或用药方法不当时所造成的对机体的危害性反应,如大量长期服用利福平造成肝脏损害,大量长期应用氨基糖苷类引起的听力损害,导致永久性耳聋。毒性反应大多数可预知,可避免。

3.变态反应 药物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称变态反应,又称过敏反应。药物本身、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产物或药物制中的其他物质,作为抗原或半抗原引起过敏反应。变态反应与药物剂量及药物作用无相关性,而与个体反应的差异性相关,难以预料。

4.继发反应 药物发挥治疗作用后引起的不良后果称继发反应又称治疗矛盾。如四环素类、头孢三代等广谱抗菌药长期应用,破坏了肠道菌群的平衡,使不敏感菌大量繁殖,引起二重感染。

5.后遗效应 停药后,血药浓度降到阈浓度以下时引起的不良反应。如应用巴比妥类药催眠,次晨出现的头晕、嗜睡及困倦等不良反应。

6.致突变、致畸、致癌 合称为三致试验,药物损伤DNA,引起基因突变为药物的致突变作用。药物引起胚胎生长细胞基因突变,导致胎儿畸形,为致畸作用。药物引起基因突变导致癌症发生为致癌作用。

谢谢阅读!


医缘墨韵98


药物自用药部位进入人体后,都有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的体内过程,大多数药物的排泄,主要经过尿液,其次是粪便,也有部分通过呼吸、汗液和乳汁排出体外。

其中肾脏是最重要的药物排泄器官,多数药物的大部分甚至全部都经肾脏而从体内排泄消除,而肾脏对药物的排泄方式主要为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分泌,肾小管重吸收是对已经进入尿内的药物回吸收再利用。

因此药物在治疗疾病过程中,多少都会对肾脏产生一定影响,比如,大部分抗生素主要经肾脏排泄,如青霉素类、头孢类,其尿药浓度可达血药浓度的数十倍时甚至数百倍,可损伤肾近曲小管细胞,使用时应注意其肾毒性。

许多解热镇痛药物,也就是非甾体类抗炎药,常见的比如布洛芬、双氯芬酸,在健康人合理应用一般很少引起肾毒性,但流行病统计学表明,长期服用有慢性肾炎、肾乳头坏死等可能。

大家耳熟能详的常用药阿司匹林,功能强大、应用广泛,但在少部分人(特别是老年人)应用时,即便使用前肾功能正常,也可以引起水肿、多尿等肾小管受损表现。

肾血流减少或损伤肾小球功能的疾病,可以使药物的滤过减少,也影响肾小管的重吸收和主动排泌功能。在肾功能不全时,常出现有机酸类物质堆积,可影响弱酸类药物的肾小管排泌,很多主要经肾排出得药物,比如氨基糖苷类等,将会使得药物半衰期延长,因此应用时必须减量,严重肾脏病患者应禁用。

因此临床用药需要谨慎,很多药物对于肾功能异常患者来说,都是慎用甚至禁用的,而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会影响药物的排泄,对肾脏造成损伤。


牧野山林医生


首先,我们要知道为什么是肾脏?

肾是脊椎动物的一种器官,属于泌尿系统的一部分,负责过滤血液中的杂质、维持体液和电解质的平衡,最后产生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同时也具备内分泌的功能以调节血压。(以上解释来自百度百科)

从肾脏的功能来看,肾脏是绝大多数杂质的过滤途径。

任何药物不管你是什么给药途径大多最后的排泄都要进过肾脏。

有些药物会在体内分解,那些被分解吸收后留下的化学成分会破坏肾脏里面的各种酶。一旦平衡被打破,超过了你自己的身体的调节能力。就很容易产生肾损害。

而有些药物会在体内产生结晶。 比如人工合成的磺胺类药物,那些药物会在肾脏内酸性尿液中析出结晶,就像肾结石一样。所以用药的时候医生或者药师会嘱咐你多喝水,以促进药物的排泄。


有些药物对肾脏的损害是一次性的,停药后会消失,但是有些药物的损害却不是那么简单,是很严重的。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平常用药的时候就一定要注意,不要随便什么药都用。比如第一代头孢,氨基糖苷类药物:庆大霉素,链霉素等所以用药的时候要多咨询医生和药师的建议。


药学老司机


药物都有一个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不论给药途径如何,药物都要排泄出去,而大多数药物的排泄,最终都要经过肾脏。


所以,大多数药物都会对肾脏造成一过性的损害,当停药后肾功能会恢复正常。个别肾毒性强的药物,使用时需要多喝水,加强排泄,减少药物在肾脏内的停留时间,比如我们常用的左氧氟沙星,服用时需要多饮水。


其实,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药品使用都讲疗程的原因,如果长期服用某一种药物,会持久的对肾功能造成损伤。


另外,婴幼儿、老年人,肾功能相比正常人要低一些,所以服用药品时,用药剂量和疗程更要慎重。对于不确定的用药问题,请及时咨询专业药师。


临药健康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代谢器官,也是药物解毒的主要脏器,因此凡是用药不慎,滥用药物都很有可能引起肝损害。药物进入人体后,要么通过肝脏解毒,要么通过肾脏排泄。如果药物是通过肝脏解毒,对肝脏是存在一定的损害。


bettiewang


首先,我们人体的组成是有机的,也即碳水化合。而西药是化学合成的,中药虽说也是植物的,但在配五中有的中药大部分是有毒性的,西药、中药在作用于病灶后,绝大部分要被我们身体器官代谢掉,而肾脏又是主要的代谢器官,故伤害最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