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時期 誅殺呂氏的京都血案

儘管劉章有著在呂后面前“肆意妄為”的資本,但他畢竟也是呂家人的女婿,按理來說,無論是誰站出來反呂氏,也輪不到他劉章,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劉章對呂氏如此不滿呢?

大漢時期 誅殺呂氏的京都血案

記得我們之前在講漢惠帝時說到過,呂后曾用毒酒想要毒害齊王劉肥,也就是劉邦的長子,只是被漢惠帝暗中擋了下來,而劉章就是這位前任齊王劉肥的兒子。劉肥死後,呂后更是屢次將齊國的土地分割給呂氏,這林林總總的加在一起,讓劉章內心對於呂氏是恨到了極點。

當然,劉章也有自己的小心思,父親是高祖皇帝的長子,要擁立漢朝新皇帝,那優先考慮的就應該是他們這群劉肥的兒子們,相比之下,現在的小皇帝確實是名不正言不順。

大漢時期 誅殺呂氏的京都血案

於是在呂雉死後,劉章第一時間聯絡了自己的幾個兄弟,先是鼓動自己的哥哥齊王劉襄以“入誅不當者為王”為旗號出兵討伐呂氏,而自己和弟弟劉興居則在城內做內應。

起義大旗剛一豎起來,掌管南軍的相國呂產便派出了高祖皇帝的老部下灌嬰前去鎮壓,然而沒想到的是,灌嬰領命出軍了,卻不是去鎮壓的,而是去匯合的。什麼意思?灌嬰和齊王劉襄達成了密謀:駐兵滎陽,靜觀其變。一旦有呂氏謀反的跡象,立即扼殺。

就在灌嬰和劉章等人打算以靜制動之時,又有人趁勢而起。他們不是別人,正是當初與王陵意見相左、同意呂雉分封呂氏族人的陳平和周勃。

其實,無論是劉襄還是灌嬰,之所以沒有立即開戰,有一部分原因是在顧忌京師的近衛軍。這一點陳平也是知道的,因此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和周勃找來了一位說客——酈寄。這酈寄是誰呢?他是酈食其的弟弟酈商的兒子,更是呂祿的好朋友。

由此,陳平和周勃的目的顯而易見:要通過酈寄來騙取呂祿的兵權。可人家是好哥倆,憑什麼聽陳平的欺騙好友呢?因為他們挾持了酈寄的父親酈商。果然,為了親情,酈寄不得不違心欺瞞呂祿,騙得了京師北軍帥印。

事後,放棄了兵權的呂祿被姑母呂嬃是一頓臭罵:沒有軍權,呂氏以何立足?!面對姑母的責問,呂祿無言以對,但心裡他始終不相信好友酈寄會矇騙自己。可事關親人性命,或許呂祿能夠體諒酈寄的難處吧……

大漢時期 誅殺呂氏的京都血案

北軍已落在了周勃等人手中。而南軍那邊,灌嬰與齊王合謀的事被告發,周勃等人怕夜長夢多,便立即召集北軍,直奔未央宮。

這可真是趕得早不如趕得巧,就在同一時間,呂產聞聽灌嬰反叛的消息後,也是立即派出南軍攻打周勃,如此兩軍便在未央宮展開了一場激戰。最終,呂產被殺,南軍敗。

自此,本可以挑起呂家大梁的呂祿和呂產,連同其他呂氏王侯,都被周勃下令捕殺,不分男女,也不分老少。

隨著這場轟動京城的血案,呂氏一族算是正式落下了帷幕。那麼這場平叛諸呂的紛爭是否也由此結束了呢?並沒有。

呂氏一族被誅殺殆盡之後,竟然輪到了劉氏自己。為什麼呢?因為要爭皇位。呂雉原本擁立的少帝,自然是不服眾的,那剩下的劉氏子弟誰能服眾呢?或許大家會說:不是還有高祖皇帝的長孫劉襄嘛?

確實,劉章原本也是這麼想的,但是其他人卻不以為然,因為劉章是呂家的女婿,擁立劉章的哥哥,和擁立呂祿、呂產有區別嗎?

在群臣權衡利弊之後,被擁立的既不是高祖長孫劉襄,也不是首先豎旗反呂的劉章,而是鮮為人知的代王劉恆,是為漢文帝。

至此,西漢初期劉氏與呂氏之間、宗族和外戚之間,這場搶奪統治權的血腥鬥爭落下了帷幕,劉氏王朝轉危為安。

只是,在劉恆進宮的當晚,諸多劉姓王侯也被誅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