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導產業更需深度創新

□ 本報記者 張思凱 左豐岐

代玲玲

作為新興產業和基礎性、先導性產業,新能源新材料產業是培育發展新動能、贏得未來競爭新優勢的關鍵突破點。

山東作為工業大省、製造業大省,在新能源新材料方面有較好的產業規模優勢,在全國也佔有一席之地。但與發達地區相比,高端先進技術少、關鍵性人才缺乏、研發能力薄弱、創新引領能力不強等瓶頸依然存在。

差距就是動力。山東提出加快培育核心企業,打造行業龍頭,通過“建鏈、補鏈、強鏈”,完善產業全鏈條,推進集中集群發展,加快培育衍生一大批能夠引發產業體系重大變革的高新產業,力求實現顛覆式、爆發式增長。

專心專注,才能實現飛躍

走進濟南晶正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實驗室車間,一款神奇的納米級新材料——鈮酸鋰薄膜吸引了記者的目光。這款材料看上去很像DVD光盤,但是一片的價格卻在上萬元甚至幾萬元。公司總經理胡文介紹,這是集成光學、光電子元器件等領域應用最廣泛、最重要的基片材料之一,有著“光學硅”的美譽。

膜材料是新能源新材料領域的關鍵產品,此前只有幾個寡頭壟斷市場。當鈮酸鋰薄膜首次登上國際舞臺時,眾多專業人士為之驚訝,很多人不相信它誕生在中國。

2010年,通過濟南首批“5150”引進海內外高層次人才計劃,胡文從加拿大回國創業。在他的帶領下,晶正電子率先研發出直徑3英寸、厚度300-700納米的鈮酸鋰單晶薄膜產品,填補了世界空白,攻克了從實驗室到工業化生產的難題,這在全球也是唯一一家。

就在不久前,哈佛大學對外宣佈,他們利用鈮酸鋰製造出高性能的光學顯微結構,而其中所用的核心材料正是濟南製造的鈮酸鋰薄膜。哈佛大學的重大發現,讓這一新材料又增添了新的應用領域。

“十年磨一劍”。新能源新材料的研發需要精準配比和科學加工,更需要腳踏實地的定力和長跑前進的毅力。

濰柴集團董事長譚旭光被外界譽為發動機領域的“瘋子”,說的就是他的執著。但專注並非一味死守。“當前,我們所面臨的科技創新挑戰,已經不再是過去柴油發動機的不斷升級,而是一次對柴油機的革命性顛覆。新能源和智能駕駛將是當前工業革命的兩大主題。”譚旭光表示。

居安思危,在能源革命之際,濰柴確定了下一個十年目標:實現從傳統動力領先者向新能源動力引領者的轉型升級。

“新能源新材料領域創新研發投資大、週期長,沒有捷徑可走,只有尊重科學規律循序漸進。沒有十年以上的積累,難有成果,政府和企業都要有這樣的思想準備。”山東國瓷功能材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宋錫濱深諳從研究到應用的漫長與艱難。“我們做的這些產品,因為技術研發難度非常大、歷時很長,國內鮮有競爭對手,對標公司都來自日本、歐美。”

國瓷材料從最初踏入市場的那一刻,博弈的對手就位於金字塔尖。憑藉多年的創新積累,在全球,公司主持制定了《納米級二氧化鈦》和《硅橡膠用氣相二氧化硅》兩項國際標準,打破了國外在該領域的壟斷地位。在國內,累計取得發明專利28項、實用專利51項,依靠突出的研發實力,主持制定了《電子工業用高純鈦酸鋇》國內行業標準。

匯聚眾智,成就創新利器

核電是重要的清潔能源,核電裝備材料產業作為典型的技術密集型產業,含金量高,對經濟發展有著極大的拉動力。

煙臺抓住了這個產業,促成了核電材料裝備產業從零起步的飛躍。目前,海陽核電裝備製造產業園投資過億元項目有21個,已落地項目投資近40億元。萊山核電產學研聚集區實現營業收入20億元,利稅1.7億元。煙臺市臺海集團的核電主管道、頓漢布什公司的核島製冷設備等產品,已佔國內同類產品70%的市場份額。

更為重要的是,國家級核電產業技術創新平臺落戶煙臺,

匯聚了我國三大核電集團優勢資源力量,這為核能全產業鏈的創新發展搭建了開放共享的全新平臺。目前,研發中心已匯聚3名工程院院士和40多位核電工程領域的領軍人才,引進多家研發機構,12家已開展研發工作;3個項目列入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24個科研課題被推薦為“華龍一號”國家重大專項課題。

“煙臺核電產業已成為山東省特色產業,在環渤海地區形成了明顯的先發優勢,在國內外具備了較大的影響力和集聚效應。”煙臺市發改委核電辦副主任張潔非介紹。

目前,我省已經在玻纖、碳纖維、核電裝備、石墨烯、氟硅新材料等領域建立起國家級創新平臺,在眾智匯聚的平臺支撐下,更多的前沿難題被一一破解,更多中小企業也快速成長。

“我們凝聚自身力量、借智外部平臺,建立了縱橫向聯合互動的技術創新體系,打破了企業界限,把企業的技術創新機制拓展到了企業之外,形成了更強大的技術創新網絡結構。”山東中晶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薛海英說。

近年來,中晶新能源成功研製了一套自主核心技術,突破了產業發展的關鍵共性技術,先後承擔國家、省、市科技計劃項目20餘項,申請相關專利技術30餘項,形成較強的競爭優勢和較為完整的光伏中下游產業鏈,並被評選為山東首批瞪羚示範培育企業。

“我們也注意到,新材料等產業供給結構性矛盾和鏈條不完整等不足之處,正在想方設法改變現狀。”專家表示,目前我省已經出臺相關措施,推進重大示範項目,培育骨幹企業,聚集特色基地,促進產業創新發展。

協同發力,打造產業生態

企業的發展成長不僅需要沃土,也需要良好的產業生態環境。企業之間取長補短,優勢互補,方能實現共生共長。

威海市臨港開發區就生長著這樣一個碳纖維產業生態圈。以威海拓展纖維有限公司為龍頭的10多家中小型企業,均為碳纖維下游相關產業,產業涵蓋碳纖維研發、生產、應用、銷售以及配套產業等完整的產業鏈條。各類要素資源聚集構建起了欣欣向榮的產業生態環境,這也成為吸引碳纖維企業競相而來的重要因素。

去年,總投資500億元的康得碳谷項目落地於此,2023年全部建成達產後,年產高性能碳纖維6.6萬噸、高性能碳纖維複合材料3萬噸。屆時康得碳谷將建成全國規模最大、品種齊全、技術領先的碳纖維及複合材料產業基地。

青島的石墨烯產業也走過與此相近的發展路徑。作為在全國率先引入石墨烯新材料研發及製備的城市之一,青島集聚了50多家石墨烯相關企業進行創業、孵化,在石墨烯防腐塗料、石墨烯輪胎、石墨烯熱管理材料、石墨烯製備等多個應用領域都取得了產業化突破,擁有瑞利特、華高墨烯、賽瑞達等一系列知名品牌。

“在近幾年的石墨烯產業浪潮中,青島一直都處於發展前列,這主要得益於青島豐厚的石墨礦產資源,從石墨初級產品到高附加值產品的產業鏈條完整。”作為國內第一批石墨烯產業的“墾荒人”,青島賽瑞達電子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宋立祿表示。

當然,產業生態培育非一日之功,需要政府、企業各方力量協同發力,也需要長期探索積累和不斷調整優化。

“目前,新材料行業裡的眾多企業並沒有形成合力。只有形成國家戰略,加上科學的產業政策支持,相信五年左右就會取得相當不錯的成績。”宋錫濱建議道。

胡文則認為,我省在某些高端新材料的研發上已走在世界的前端,但還需要將產業鏈向下遊延伸,同步提升材料和器件製造水平,打造國際領先的產業集群。同時,加強知識產權方面的投入和支持力度,鼓勵企業參與國際循環與競爭,採取具體措施支持鼓勵企業申請國際專利,增強國際競爭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