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歷非典的日子之九——他無數次與非典患者接觸,卻始終未被感染

(接上篇)

親歷非典的日子之九——他無數次與非典患者接觸,卻始終未被感染

衛家,一下子確診了6個非典病人,都住進了山醫大一院。老兩口和兒子衛振軍住在五樓的重症病房內,兩個兒媳和保姆住在三樓。兒媳惦記著老人的身體,不停地打電話安慰,老人惦記著兩個可愛的孫子孫女,每天通過電話詢問他們的情況。短短一個多月他們的通訊費竟然高達3000多元。

 接著,又有不幸的消息傳來,衛振軍11歲的兒子衛佳寧(化名)也開始發燒,姥姥帶著外孫從平遙趕到太原,急匆匆在省兒童醫院辦理了住院手續。衛佳寧被確診為非典患者。當天,孩子住進了省兒童醫院的隔離病房。

  直到現在,人們仍然解釋不了這個現象——在家人沒有被正式確診前,衛振東曾無數次與他們接觸過,但他卻始終未被感染,SARS疫情過去之後,有關部門對他的血清進行了化驗,沒有發現有SARS抗體。

  衛老太太的病情越來越嚴重。呼吸更加困難,老人在承受著痛苦的折磨時,惟一可以做的就是拉著上樓探望她的兒媳的手不停地落淚,老人一哭,血氧飽和度就下降。兒媳忍著巨大的悲痛努力安慰婆婆,“媽,您彆著急,咱們一定會好的。您平時為人那麼善良,老天不會對咱家不公平的。”每次說這些話,兩個兒媳都能看到,婆婆渾濁的眼睛裡會閃過一絲光亮。

  隨著各自病情的不斷變化,醫院不允許病人之間互相上下樓探望了。互相牽掛的衛家人想出了他們聯絡的辦法——寫紙條,“爸,您一定要堅持治療,我們一起努力,一定會好起來的。您的孫子孫女都在等著您。”“媽,今天聽大夫說,您的病情又有好轉,我們高興得不得了,再堅持一段時間,等病好了,咱們全家出去好好玩幾天。”寫完紙條,巧鳳仔細地把它們疊好,小心翼翼地裝在塑料袋裡,叮囑護士,“麻煩您一定帶給我父母,告訴他們我們都很好。”小護士一走,她們就坐在床上想象樓上家人讀紙條時的表情。

  小佳麗很幸運,在省兒童醫院治療幾天之後,高燒退了,4月17日,這位全省最小的非典患者痊癒出院,4月24日,佳麗11歲的堂哥也從兒童醫院痊癒出院。在病房裡得知兩個孩子安全出院,衛家從上到下激動不已,已經好久沒有笑聲的家庭成員,在不同的地方共同高興著。

  4月26日,醫院給衛家母親下了病危通知書,扔下電話,振東瘋了似地向醫院跑去,在醫院,振東拉住主治醫生的手苦苦哀求:“大夫,求求您。讓我進去看看我媽吧,就看一眼。求您了,我給您磕頭……”主治醫生被衛振東的孝心深深打動了。他流著淚向上級領導請示,最後醫院答應了衛振東的請求。

  穿著厚厚的防護服、戴好眼罩和口罩,衛振東一步一步向隔離病房走去,自從上次把父母送到醫院,他已經快一個月沒有見到父母了,遠遠地看到母親憔悴的面容,衛振東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淚如雨下。他怎麼也不敢相信,僅僅一個月,母親竟然被病痛折磨得不成樣子。他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撲向母親床邊,抓住她的手……好長時間沒有見到兒子,衛老太太顯得非常激動,她努力抬著身,用枯瘦的手撫摸著兒子的頭,嘴裡喃喃地說著什麼。雖然聽不清母親在說什麼,但衛振東含著淚拼命地點著頭。他知道,母親惦記著孫子孫女,惦記著家中其他的病人。她在告訴兒子,不要擔心自己,她會好起來的。眼前的一幕讓在場所有的大夫護士潸然淚下,一些小護士偷偷背過臉去不停地擦著眼淚。雖然見過太多的生老病死,但這一幕此時此刻卻顯得如此悲壯。

  在這種時候,相聚顯得彌足珍貴。母親緊緊攥著兒子的手,不願意讓他離開,在醫護人員的不斷催促下,衛振東一步一回頭走出病房,看著父親、母親和哥哥牽掛的眼神,他狠了狠心,一扭頭,走出了病房。

  或許兒子的到來使做母親的心理有了安慰,衛振東走後的幾天,衛老太太的病情奇蹟般地又穩定了幾天,護士及時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三樓的兒媳,兩個女人又連忙用電話告訴了家中的衛振東,全家人都為這個變化感到欣慰。

親歷非典的日子之九——他無數次與非典患者接觸,卻始終未被感染

  衛家全家幾乎全無倖免的消息,逐步在鄰居中間傳播開。得知消息的人都擔心起來,非典會不會蔓延到其他人家?

  4月12日,這種擔心不幸變成現實,電建宿舍相繼有4戶人家出現非典患者,衛振東居住的這個單元,成為山西政府組織隔離的第一個小區,4戶人家有兩位老人被非典奪去了生命…… (9)(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