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進入單桌時代,懷念同桌文化,懷念同桌的你

學校進入單桌時代,懷念同桌文化,懷念同桌的你

多地學校逐步取消同桌,大部分學校是單人獨桌,學生們普遍反映還未有過“同桌的你”。在我們身邊,好多學校隨著越來越多單人課桌的購進,越來越多的同桌消失。

學校進入單桌時代,懷念同桌文化,懷念同桌的你

1、同桌是一種文化。

同桌是一種文化,傳承了數千年。對人們來說,同桌是一種美好的青蔥記憶,是一段美好時光。同桌是自己成長歲月的見證人,是自己人生中的最初合夥人,共同演繹著人之初的喜怒哀樂。好時,一塊分享一本小人書,一塊分享一塊糖果。彆扭時,中間畫上三八線,誰也不許過界。那些小衝突、小喜悅,都一塊載入記憶,沉澱為人生美好的基色。直到有一天,你走出校園,在社會上闖蕩,猛然聽到老狼《同桌的你》,那種美好又重新泛上心頭。老狼的歌曲為何火爆並傳唱不衰,就是因為這種同桌文化,引起了人們的那種情感共鳴。

取消同桌,或許不會立竿見影對孩子有何影響,但將使延續數千年的同桌文化從此消失,人生從此少了一份記憶。這種文化,包羅萬象,主要有:集體生活記憶、集體觀念、合作能力、人際交往,等等。

學校進入單桌時代,懷念同桌文化,懷念同桌的你

2、同桌是一種情感。

同學是人生中的重要情感組成,同桌為其要。老狼唱到:“明天你是否會想起,昨天你寫的日記;明天你是否還惦記,曾經最愛哭的你……”這正是對美好昔日同桌情感的詠唱。

孩子上學了,個別班級因為人數是單數,註定有的同學被剝奪“同桌權”。這個單打獨鬥的孩子,一般不情願,會感到孤獨、孤單。還有的老師,把讓孩子坐單人座這種特座,做為懲罰。受到懲罰的孩子日記中申訴“想要同桌”,表達的是一種情感需求。老師這樣做是不對的,這種情感的懲罰要比其他懲罰重得多。

現在的孩子往往是獨子,情感閉塞,心靈封閉。他們一出生就在起跑線上被死拉硬拽著前行。入學前,沒有下河摸魚、上樹掏鳥蛋的記憶。入學後,一個人獨守一個小天地。童年沒了記憶,心靈在封閉中獨舞。現在的孩子,很需要增加一些諸如同桌等集體意識培育機會。

同桌排桌必須克服歧視,必須採用隨機排桌形式,不可人為地按照親疏、按照成績等排桌,正確地拍桌,正確地進行同桌式排座,對孩子的健康情感,健康心理,都有很重要意義。

學校進入單桌時代,懷念同桌文化,懷念同桌的你

3、同桌是一種協作。

同桌是學習的助手,是生活的幫手,是情感的夥伴。為什麼我們建議孩子到學校讀書,儘量不要在家上學?重要的原因就是有同學、有同桌。學習知識之外,人還要學會與人相處,學會與人交流。有時候,書好讀,學會與人打交道更難。

“嚶其鳴矣,求其友聲”,同桌是孩子們學習與生活同伴間交流的“私人定製”,有問題,可和同桌先商量,問題解決不了,再向老師和其他同學交流。取消“同桌”,雖然有“鄰桌”,但少了便捷,增加了隔膜,不如同桌間交流更親密和便捷。

國際21世紀教育的四大支柱是要培養學生學會四種本領:學會認知(learning to know)、 學會做事(learning to do) 、學會合作(learning to together) 、學會生存(learning to be)。我們的教育卻似乎只在第一個層面“學會認知”上打轉。去掉同桌,是對合作意識的一種戕害。教室裡,“秧田式”的坐法,讓每個學生成了前後左右與同學保持了一段距離的被隔開的稻田裡的秧苗,孤立風中,獨自搖曳。

柏楊在《醜陋的中國人》中說中國人的醜陋之一是不團結,缺乏團結意識則是一種劣根,其形成應該與我們的教育方式和生活行為習慣息息相關。

學會與他人共同生活很重要。但是我們看到,大雜院、筒子樓、同桌等等合作性的元素,都消失了或消失著。熟人社會走向生人社會。人人各自為戰,有的鄰里“老死不相往來”,走在路上,用冷漠築牆,路見餓殍和跌倒的老人,匆匆走過。

要培養學生學會與他人共同生活,就要學會合作生活,提倡合作學習。“獨學而無友,則孤陋寡聞”。教育之大,起步於微。希望莫以同桌事小而不為,請儘可能的多留下點二人課桌吧。

學校進入單桌時代,懷念同桌文化,懷念同桌的你

4、同桌是早期的人際關係。

同桌關係,是人生早期的人際關係。吵架也好,三八線也好,同品一塊糖也好,吵了鬧了和好了也好,這種體驗就是最好的人際關係體驗,這種人際關係的自我處理,就是一種最好的成長。矛盾中,學會了包容與理解。幫助中,知道了人際之美好。妥協中,也是一種性格歷練。直到所有的同桌記憶化作人生美好的基調,助推成人後親密的人際關係。

同桌關係,就是夥伴關係,是人生成長路上的重要見證人。沒了同桌,就是少了一個親密接觸的夥伴。現在的孩子,在家是獨生子。在學校,如果再是獨自一桌。同時,電腦和智能手機的出現,讓“距離最近、心靈最遠”,這種人際綜合環境,實在不利孩子的健康成長。

學校進入單桌時代,懷念同桌文化,懷念同桌的你

5、同桌是療救孩子孤獨的藥劑。

獨生子女、生活節奏快、陌生人生活環境、父母忙碌、鴿子籠住房,讓孩子更加孤獨,往往以自我為中心,與人交流少,雖然網絡上的虛擬交流不算少,但那種交流弊大於利。同時,不斷增大的留守兒童群體,這些孩子的心靈孤獨感更強。

同桌或座位問題,看似小事,卻是治療孩子孤獨的好藥,讓孩子有一個關係很鐵的朋友,可以化解很多心靈危機。

小學校,大社會。學校,就是孩子眼中的幾乎全部的社會。學校無小事,處處是教育。我們看似的所謂小事,對孩子往往是大事。讓學校和班級成為孩子最溫暖的家,讓同桌成為孩子最好的夥伴。當然,這裡的最好,不是指關係最好,而是指最有利於發展孩子健康的同伴關係。這時,孩子學會了與學習好的、學習差的、個性強的、善良的、霸道的等各種性格的同桌的相處,化解了孤獨,歷練了性情,學會與人相處,直到歲月泯掉兒時的所謂“恩仇”,都化作一抹美好。

學校進入單桌時代,懷念同桌文化,懷念同桌的你

6、單桌的正面作用其實很小。

單桌,應該說是有好處的,主要好處就是少了一份“干擾”。每個孩子自己一個小天地,把課桌擺得亂沒人管,胳膊自由擺放不用考慮三八線。再也不用和同桌鬧彆扭。或者再也沒有同桌抄自己的作業,再也沒有同桌欺負自己,再也沒有同桌和自己上課亂講話,老師排桌也顯得更簡單,等等。

但是這些優點,作用很小。有的所謂優點,放大孩子的人生時空來看,其實是缺點。譬如,同桌間的干擾問題,是缺點更是優點,優點在於教會了自我中心的孩子學會與人相處的能力。

學校進入單桌時代,懷念同桌文化,懷念同桌的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