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好醫生」出爐!趕快來認識下這10位好醫生

8月19日是首箇中國醫師節。17日晚上,在深圳廣電集團演播廳,首個“8.19中國醫師節”尋找“深圳好醫生”現場交流活動舉行。

“深圳好医生”出炉!赶快来认识下这10位好医生

晚會上,任力傑、莊永青、羅江萍、牟巨偉等榮獲“深圳好醫生”稱號的10名醫生,王勝鑑、盧建平、葉華衛、何昇華等10名榮獲“深圳好醫生”提名獎的醫生被表彰。同時,這些獲獎的醫生還通過訪談的形式分享了他們在工作中的酸甜苦辣。

為慶祝首個“中國醫師節”,樹立全社會“尊醫重衛”的良好風尚,讓醫患關係“和”一點,讓醫生“暖”一點,讓執業環境“安”一點,也為了發現身邊的優秀醫生、發揮先進人物的榜樣力量、傳播正能量,市衛計委聯合市文明辦共同舉辦了首屆尋找“深圳好醫生”活動。

“深圳好医生”出炉!赶快来认识下这10位好医生

晚會上, 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吳以環向全市3萬多名醫師致以誠摯的節日問候,向默默支持的廣大醫護家屬、社會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謝,也向獲得表彰的“深圳好醫生”們表示最熱烈的祝賀。

深圳市衛計委主任羅樂宣介紹,截至2018年6月30日,全市有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34015人,千人醫師數提高至2.72。他們與全市其他醫務工作者一起,每年完成近1億人次的門診量、150萬人次的住院量,3026萬人次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為全市人民健康保駕護航。

“醫療行業培養週期長、職業風險高、技術難度大、責任擔當重。”羅樂宣說,近年來,深圳持續提升醫務人員薪酬待遇、發展空間、執業環境、社會地位。接下來,深圳將持續推動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完善醫療衛生人才引進、培養和使用激勵制度,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完善醫務人員職稱評審制度,建立健全醫療行業風險防控機制,加大正面宣傳力度,推動建立衛生健康人才榮譽制度,努力讓醫務人員更加安心、放心地執業,更有價值、更有尊嚴地工作。

首屆“深圳好醫生”名單:

1、任力傑: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腦防辦主任

“深圳好医生”出炉!赶快来认识下这10位好医生

全國第一張卒中地圖的發起者

過去,“一人中風,全家發瘋”是常見的魔咒,因為有人急性中風(腦梗塞)之後,家屬很少知道往哪送、怎麼送,白白錯過了4.5小時的“黃金”搶救時間。

2016年,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主任任力傑帶頭“繪製”了全國第一張“中風地圖”,推動全市建設了一批定點醫院,由120串聯成為一張網,讓急性中風病人的搶救“又快又準”,將病人從入院到溶栓的時間縮短到1小時內,最快的才18分鐘。

2、莊永青:深圳市人民醫院大外科主任、外科教研室主任

“深圳好医生”出炉!赶快来认识下这10位好医生

12個項目填補了深圳市及廣東省手外科醫學空白

一個被懷疑有先天畸形的男寶寶,幸運地逃過了墮胎,卻在出生的第3天發現,左手的大拇指不會動,因為他的左手橈骨先天短了一截。很多醫院都說只能剁掉。

莊永青卻說:不用剁!

他親自為寶寶做了骨頭延長術,並長期指導家長做好後期護理、配合骨頭髮育。如今,剛滿2歲的孩子已經可以用左手舉起3斤重的東西。

作為深圳手外科的權威,莊永青有12個項目都填補了深圳市及廣東省的醫學空白。

3、劉強:深圳市孫逸仙心血管醫院冠心病三區副主任

“深圳好医生”出炉!赶快来认识下这10位好医生

全國第一張“救命地圖”的“設計師”

在深圳,急性心梗的病人也有全國第一張“救命地圖”,地圖上是全市的20家胸痛中心(心梗救治定點醫院)。深圳市孫逸仙心血管醫院CCU兼冠心病三區主任劉強是這張地圖的“設計師”。

53歲的劉先生突發心梗,因為這張地圖,從抵達醫院大門到開通血管(D to B時間)僅16分鐘,創造了全省最短的記錄!

4、孫虹:福田區慢性病防治院益田社康中心主任

“深圳好医生”出炉!赶快来认识下这10位好医生

深圳市群眾最滿意社區醫生

“我老伴的毛病又犯了。”76歲的李阿姨一見到孫虹就拉著她的手不放,就像跟女兒撒嬌一樣。

孫虹是深圳市益田村社康中心的主任,深圳首批家庭醫生之一,面對社區裡很多“不聽話”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她的“絕技”是用心。老年人最缺乏陪伴,孫虹就和她們拉家常、憶往事,不知不覺間把防病治病的知識糅了進去。這位走心的社區醫生,也成為了“深圳市群眾最滿意社區醫生”。

5、羅江萍:羅湖區人民醫院名中醫工作室主任

“深圳好医生”出炉!赶快来认识下这10位好医生

名副其實的中醫“人氣王”

很多病人一見到羅江萍,就會被她的笑容感染,雖然已年過50,依然像少女般純真而溫暖,大家都說她“人美心甜”。

她是深圳市羅湖區門診量最高的中醫專家,月平均診治患者達2500多人,名副其實的“人氣王”。

她的絕活,就是用祖傳的中醫秘方調理身體,治療不孕不育。

每個出診的日子,都會有患者欣喜地來告訴她,“謝謝您,我懷孕啦!”。“最多的一次,一天有10個人來報喜。”

翻開她在網上的報道,底下總是鋪天蓋地的感謝留言,真實地詮釋著一句話——金盃銀盃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6、牟巨偉: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大外科主任、胸外科主任

“深圳好医生”出炉!赶快来认识下这10位好医生

紮根深圳的胸部腫瘤“國家隊”專家

2000多萬人口的深圳,腫瘤醫院的歷史一片空白,直到2016年,腫瘤“國家隊”南下,運營深圳第一家腫瘤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

牟巨偉是從北京紮根深圳的專家之一,他是“國家隊”隊長、中國胸外科領域唯一的院士赫捷的“高徒”,在深圳醫院出任胸外科主任。

短短一年內,他帶領的胸外科院士團隊已經開展手術近700臺,2018年度手術量更迅速躍居深圳全市第三,當中很多是目前最難的“高精尖”,開創了胸部腫瘤外科高水平發展的“深圳速度”。

7、李詠梅: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醫療服務副院長

“深圳好医生”出炉!赶快来认识下这10位好医生

往返深港兩地鼻咽癌國際權威

溫文爾雅的李詠梅教授是香港大學臨床腫瘤學系的主任、鼻咽癌領域的國際權威,在香港早已“功成名就”。為了幫助內地病人,她每天天亮就乘七人車跨過深圳灣大橋來到港大深圳醫院,晚上天黑才回到香港。

66歲了還這麼奔波,她只是想盡快讓深圳的腫瘤治療和香港的大型腫瘤中心同步。不光是“高科技”,還要“盡關懷”,如果目前的醫學手段最終不能拯救病人,至少還有人心的溫暖,幫他們驅散孤獨和黑暗。

8、楊傳忠:深圳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主任

“深圳好医生”出炉!赶快来认识下这10位好医生

不斷刷新最小超早產兒搶救記錄的新生兒科醫生

18年前,楊傳忠在深圳市婦幼保健院搶救了一名27周的寶寶,體重僅780克,是當時深圳存活下來的最小的早產兒,儘管當時的醫療條件還很差,科室不能做全腸道外靜脈營養,簡易呼吸機也是愛心機構捐贈的。

經過多年努力,楊傳忠帶領的深圳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已成為國家臨床重點專科,成功救治了一個又一個600克、500克、甚至400克的超低出生體重、超未成熟嬰兒,成為數百名“袖珍嬰兒”的“伊甸園”,連續多年刷新國內搶救最小超早產兒的記錄。

9、宋萍:深圳市兒童醫院急診科副主任

“深圳好医生”出炉!赶快来认识下这10位好医生

與死神賽跑的急診科醫生

每到手足口病等流行病的高發期,深圳市兒童醫院的急診科就“比菜市場還嘈雜”。“這是什麼急診,怎麼還要排隊?!”“吃了藥我的孩子還在發燒!你們醫生到底有沒有用?”

在家長的吵鬧聲中,宋萍度過了無數個日夜。從晚上7:00到第二天早上8:00,她的最高紀錄是看了128個孩子,一邊看病,一邊還要撫慰焦慮的家長。

宋萍說,我是醫生,也是母親,要先帶著同理心站在家長一方,用“關注的眼神、耐心的傾聽、和藹的解答”贏得信任。

10、張金輝:南方醫科大深圳醫院普外科主任

“深圳好医生”出炉!赶快来认识下这10位好医生

手術檯上的“戰神”

2017年、2018年連續兩年被廣東省醫師協會評為普外科嶺南名醫。

他主持完成過各型肝移植手術百餘例,各型肝臟、膽道、胰腺良惡性病變手術上千例,各型微創手術數千例,有一次在手術檯上戰鬥了足足33個小時。

手術檯上的“戰神”,到了臺下卻是暖男一枚。有些病人無力迴天,但病人家屬依然和他成了“朋友”,因為他的同理心。“其實醫生生病了去看病也希望醫生多說幾句,讓自己安心。將心比心,我在每次查房的時候就會多問候幾句,給病人和家人吃下定心丸。”

此外,還有10名醫生獲得首屆“深圳好醫生”提名獎:

盧建平:深圳市康寧醫院兒少精神科主任

葉華衛:寶安區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

吳本清:中國科學院大學深圳醫院(光明) 副院長

羅光亮:廣州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福田) 兒科主任

胡曉東 :深圳中山泌尿外科醫院副院長

譚衛國: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副所長

南方+全媒體記者 向雨航 通訊員 深衛

【作者】 向雨航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南方號~深圳市~健康情報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