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3次變革,這家公司憑什麼超越國際大牌?「專訪」

【小柿子說】產品、文化、渠道、品牌,哪個最重要?廣州麗信化妝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宮其江的答案是:都重要,文化最重要,因為企業文化關聯到公司經營的方方面面,跟員工關係,客戶合作,營銷策略,市場定位等都不可分割。

麗信從2005年開始,將“做全國嬰幼兒日化產業數一數二品牌”作為公司發展願景。在同行中,他們與全球最強品牌對標,併成功做到在區域市場超越國際大牌。今年,他們將願景中的“全國”改為“全球”。他們底氣從何而來?企業文化又在公司經營、管理中起到怎樣的作用?小柿子帶著問題走進麗信,採訪了其掌門人宮其江。

以下為訪談精選內容,希望能夠對企業文化人,有所啟發。

25年,3次變革,這家公司憑什麼超越國際大牌?「專訪」

3次變革,產品、文化、渠道、品牌全面提升

Q:麗信在中國有25年了,但對於華南地區以外的消費者,還不太熟悉咱們公司的品牌,您簡單介紹一下麗信吧。

A:我們公司成立於1993年,原本屬於香港麗新集團,麗新集團有五家上市公司,我們是其中一家上市公司旗下的子公司。我們主打品牌是鱷魚寶寶和蓓純,主要做嬰幼兒和個人護理。今年我們又引進了小黃鴨品牌。我2004年來公司,是第五任總經理,之前四任都是香港人,因為對大陸情況不熟,加上不是日化行業出身,所以他們都沒有做得太久。我接手之後,做了一些變革,公司經營也上了軌道。現在雖然公司的盤子已經上億,但對於整個集團來講,我們還是比較小的一塊。

Q:您接手之後,做了哪些變革呢?

A:第一次變革應該是2004、2005年,主要是產品和文化的變革。文化方面,2004年我們請新優勢的首席顧問孫總做了一場拓展訓練,那次效果不錯,我們提出業績翻番的目標,基本實現了。2005年,我們管理層開了三天閉門會議,把公司企業文化理念總結提煉出來,從員工角度、客戶角度、公司發展經營角度等方面去總結。那時候就提出了“做全國嬰幼兒日化產業數一數二品牌”的願景。今年,我們改了一個字,把“全國”改為“全球”,我們要走向國際市場。2005年我們還提出了“綠色”的產品文化,因為是做嬰幼兒產品,一定要綠色、安全。那時候我們每一款產品上都寫著“愛需要表達”,因為做嬰幼兒產品,一定要有愛心,要去傳播愛。無論是員工還是客戶,都需要跟我們企業文化相匹配,才能一起走得長遠。現在我們做的小黃魚鴨3D異形瓶產品,也是基於我們“綠色文化”。沐浴露、洗髮水用完了,瓶子還可以當玩具。爽身粉的蓋子是浮雕的,用完之後可以當收納盒。這樣做成本雖然提高了,但有它的價值。有一些包裝雖然便宜,但用完之後丟了,就浪費了,是汙染。

25年,3次變革,這家公司憑什麼超越國際大牌?「專訪」

25年,3次變革,這家公司憑什麼超越國際大牌?「專訪」

25年,3次變革,這家公司憑什麼超越國際大牌?「專訪」

產品方面,2005年我們提出乳木果的概念,改變銷售產品的單一化,提升產品品質,這也給我們帶來了豐厚的利潤。

第二次變革是2010年,做的是渠道變革,更準確的說,應該是渠道創新。那時我們開始接觸電子商務,雖然剛開始沒有太多收穫,但我們覺得那是未來的方向,我們要與時俱進,營銷方面一定不能落後。同時終端我們也在發力,去北方一些我們銷售比較薄弱的地方做試點,確定主打方向。我要求管理者一定要了解最新的東西,我們要去了解我們的孩子在玩什麼,年輕人都在想什麼,跟他們在同一個頻道,這樣才能讓公司保持活性。

第三次變革是今年,全球化和引進小黃鴨品牌。剛才已經提到,我們的願景改了一個字,把“全國”改為“全球”,因為我們對標的品牌是某國際品牌。現在我們在華南地區一些市場已經超越這個國際品牌了,我們的產品有這個實力,那麼未來在其他區域,在國際市場,我們肯定也有超越它的可能。引進小黃鴨的品牌,也是出於全球化的考慮。小黃鴨是一個自帶流量的品牌,全球知名度都很高。我們小黃鴨的產品9月份正式推向市場,樣品已經出來了,5月去上海參展,反響很不錯。上週剛有一個美國人來參觀,看了小黃鴨品牌的一些樣品,很喜歡,想要把它做進美國的各大超市,現在還在談。澳洲和新西蘭的市場,也已經有代理商了。國際化的路需要一步步走,我們有在國際市場做到數一數二的自信。

25年,3次變革,這家公司憑什麼超越國際大牌?「專訪」

文化變革,關聯到公司經營的方方面面

Q:在三次變革中,您首先做的是產品和文化變革,其中文化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為什麼?

A:一方面是企業文化很重要。另一方面,主要原因是香港集團那邊對企業文化不重視,或者說他們重視的點跟大陸不一樣。香港那邊比較重視財務管理,不重視人力資源,更沒有企業文化建設這一說。當時我們提出做企業文化建設的方案,去徵求他們意見,他們就讓我們自己搞,因為他們也沒經驗。在整個集團,我們的制度和文化建設應該是做得最全面,最好的。企業文化建設我們從2004、2005年就開始做了,但2010年集團公司才開始有獨立的人力資源部門。

Q:為什麼您會這麼重視企業文化的建設?

A:我認為,企業文化就是企業家、企業管理者的文化,他們倡導什麼就會把這些寫進制度裡,他們對待員工的態度,對待合作伙伴、客戶的態度,還有銷售政策等都是文化的體現,跟公司管理及業務發展息息相關。舉個例子吧。我們提倡“快樂工作,開心生活”。我們把這個理念用在員工身上,就是讓大家在工作中找到快樂,做一件事如果不快樂,那也沒什麼意思,所以我們員工在工作的時候要做一個自評,到底快不快樂,適不適合自己?如果覺得適合,公司可以給你提供一個好的平臺;如果不適合,我們再調整安排,實在安排不了,那就只能離開。

這八個字也體現在跟我們客戶的合作中。每年跟客戶籤合同的時候,他們都會說,跟你們籤合同一點壓力都沒有,因為我們不會給他們提指標,指標都是他們自己填,願意做多少做多少,沒有壓力,他們反倒每年都有增長。只要我們自己把營銷、終端活動做到位,銷售自然會上來。你的客戶有壓力沒用,壓力反倒會讓他們想辦法走歪路,這對我們銷售沒好處。我們的訂貨會的返利政策,就是帶客戶去國外旅遊,我們走的也不是普通旅行團路線,而是根據客戶的喜好私人定製,客戶可以感受到我們的用心,這個過程中,我們與客戶也可以有更多瞭解和溝通。

Q:我們產品文化,除了“綠色”外,還有“安全、健康”。這讓我想到,很多國內的媽媽們,只要有經濟條件的,為了“安全、健康”都會去高價買外國品牌,您怎麼看這個現象?

A:主要還是不信任國產的吧,這需要時間。嬰幼兒產品都是良心產業,我們做的時候都在想,這個產品我們敢不敢給自己兒女、孫子用?答案是,敢。不僅我們自己的員工用,我們的供應商也在用,因為供應商知道我們採購的原料都是最好的,所以大家用起來放心。這就說明問題了。

25年,3次變革,這家公司憑什麼超越國際大牌?「專訪」

25年,3次變革,這家公司憑什麼超越國際大牌?「專訪」

25年,3次變革,這家公司憑什麼超越國際大牌?「專訪」

25年,3次變革,這家公司憑什麼超越國際大牌?「專訪」

25年,3次變革,這家公司憑什麼超越國際大牌?「專訪」

Q:在咱們企業文化理念中,最核心的是哪一點呢?

A:其實每一點都很重要,不重要的就不會寫出來了。最核心的,是忠誠盡責吧。這點主要是對於員工的要求。大家都忠誠盡責,把公司當成自己的家,願意作為家庭的一份子,朝著我們的目標和夢想去奮鬥。

Q:有沒有一個具體案例,可以說明咱們員工忠誠盡責的精神?

A:有很多。隨便說一個吧。我們倉庫有個員工,那時候還是個小姑娘,聽說自己發錯一單貨的時候,在那裡都哭起來了,後來一直內疚了很久,想找辦法補救。這說明她重視自己做的事情,這就是有責任心的表現。她在我們公司從2010年開始,已經做了8年了,從剛開始的一個小姑娘,一路過來,結婚、生小孩當媽媽,一直在這裡工作。還是我們的優秀員工,參加了公司獎勵的國外旅遊。

用人原則:有才無德,堅決不用

Q:我們選人用人的標準是什麼呢?

A:跟華為差不多吧。先是選人,然後用人,在用人過程中會發現合不合適,合適的再去培養。技能欠缺的,態度可以,那我們會再培養,但價值觀不一致,就不行。還有,我們重視員工的“德”。有人說,有才無德,要慎用。我們是,有才無德,堅決不用。因為這種人的破壞力太大了,越有才破壞力越大,而且我們也不會信任他,這樣用人是雙輸,不如不用。

Q:怎樣判斷一個人“有德”還是“無德”?

A:從工作、生活中的小事去看,也會有意識地從團隊活動、拓展訓練去看。當然,我們也會從寬容的角度去看看是本質問題、價值觀問題,還是偶爾失誤。這麼多年,我們用人還是很成功的。我經常提醒各級崗位人員,把時間精力要用在正道上,不要琢磨那些無事生非的事情,我是絕對不能容忍那些無所事事,無事生非的人,他們會帶來內耗,提高公司溝通成本。我一直提倡,大家把問題放到桌面上講,所有的工作矛盾都是可以在桌面解決的,就事論事,不要針對人。

我們有25年的歷史就有25年的員工,大部分員工都是10年以上。可見大家認同公司價值觀,所以都比較穩定。有些客戶都跟我們說,與麗信合作特別有安全感,因為你們的銷售人員都很穩定,所有的銷售政策都是書面確認

Q:怎樣的員工進入管理層的機會比較大?

A:去過銷售一線的人,才更懂得管理後方,所以我們管理層大部分也是來源於銷售一線。我們有一個技術總監,他沒幹過銷售,我們也給他安排兼職做銷售半年,去感受一線,他回來之後感觸很深,之前對銷售提的一些要求不理解,現在都能夠理解了,而且還設身處地地銷售人員考慮,這樣後方與銷售一線人員少了責怪,多了理解,溝通成本大大降低。

Q:對於麗信的未來,您有怎樣的規劃呢?

A:堅持創新,把產品做好,爭取5年之後能夠上市。上市之後,為公司付出辛勞的員工也可以享受公司的發展的紅利。讓員工的美好向往變成與公司的美好共享。

從事企業文化工作的人,大部分半路出家,且孤軍奮戰。特別是一些中小企業的企文人,缺乏專業知識,缺乏經驗,更缺乏指引,摸著石頭過河,工作開展很不容易。“企業文化評論”專訪欄目,旨在挖掘優秀的企業文化,將企業文化建設“老兵”的經驗傳播給更多渴望學習進步的同行,讓企文人這個群體能夠獲取更多成長的能量。想了解某家企業的文化建設,或者你家有經驗值得分享,請留言給小柿子,你的心願,小柿子來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