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3次变革,这家公司凭什么超越国际大牌?「专访」

【小柿子说】产品、文化、渠道、品牌,哪个最重要?广州丽信化妆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宫其江的答案是:都重要,文化最重要,因为企业文化关联到公司经营的方方面面,跟员工关系,客户合作,营销策略,市场定位等都不可分割。

丽信从2005年开始,将“做全国婴幼儿日化产业数一数二品牌”作为公司发展愿景。在同行中,他们与全球最强品牌对标,并成功做到在区域市场超越国际大牌。今年,他们将愿景中的“全国”改为“全球”。他们底气从何而来?企业文化又在公司经营、管理中起到怎样的作用?小柿子带着问题走进丽信,采访了其掌门人宫其江。

以下为访谈精选内容,希望能够对企业文化人,有所启发。

25年,3次变革,这家公司凭什么超越国际大牌?「专访」

3次变革,产品、文化、渠道、品牌全面提升

Q:丽信在中国有25年了,但对于华南地区以外的消费者,还不太熟悉咱们公司的品牌,您简单介绍一下丽信吧。

A:我们公司成立于1993年,原本属于香港丽新集团,丽新集团有五家上市公司,我们是其中一家上市公司旗下的子公司。我们主打品牌是鳄鱼宝宝和蓓纯,主要做婴幼儿和个人护理。今年我们又引进了小黄鸭品牌。我2004年来公司,是第五任总经理,之前四任都是香港人,因为对大陆情况不熟,加上不是日化行业出身,所以他们都没有做得太久。我接手之后,做了一些变革,公司经营也上了轨道。现在虽然公司的盘子已经上亿,但对于整个集团来讲,我们还是比较小的一块。

Q:您接手之后,做了哪些变革呢?

A:第一次变革应该是2004、2005年,主要是产品和文化的变革。文化方面,2004年我们请新优势的首席顾问孙总做了一场拓展训练,那次效果不错,我们提出业绩翻番的目标,基本实现了。2005年,我们管理层开了三天闭门会议,把公司企业文化理念总结提炼出来,从员工角度、客户角度、公司发展经营角度等方面去总结。那时候就提出了“做全国婴幼儿日化产业数一数二品牌”的愿景。今年,我们改了一个字,把“全国”改为“全球”,我们要走向国际市场。2005年我们还提出了“绿色”的产品文化,因为是做婴幼儿产品,一定要绿色、安全。那时候我们每一款产品上都写着“爱需要表达”,因为做婴幼儿产品,一定要有爱心,要去传播爱。无论是员工还是客户,都需要跟我们企业文化相匹配,才能一起走得长远。现在我们做的小黄鱼鸭3D异形瓶产品,也是基于我们“绿色文化”。沐浴露、洗发水用完了,瓶子还可以当玩具。爽身粉的盖子是浮雕的,用完之后可以当收纳盒。这样做成本虽然提高了,但有它的价值。有一些包装虽然便宜,但用完之后丢了,就浪费了,是污染。

25年,3次变革,这家公司凭什么超越国际大牌?「专访」

25年,3次变革,这家公司凭什么超越国际大牌?「专访」

25年,3次变革,这家公司凭什么超越国际大牌?「专访」

产品方面,2005年我们提出乳木果的概念,改变销售产品的单一化,提升产品品质,这也给我们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第二次变革是2010年,做的是渠道变革,更准确的说,应该是渠道创新。那时我们开始接触电子商务,虽然刚开始没有太多收获,但我们觉得那是未来的方向,我们要与时俱进,营销方面一定不能落后。同时终端我们也在发力,去北方一些我们销售比较薄弱的地方做试点,确定主打方向。我要求管理者一定要了解最新的东西,我们要去了解我们的孩子在玩什么,年轻人都在想什么,跟他们在同一个频道,这样才能让公司保持活性。

第三次变革是今年,全球化和引进小黄鸭品牌。刚才已经提到,我们的愿景改了一个字,把“全国”改为“全球”,因为我们对标的品牌是某国际品牌。现在我们在华南地区一些市场已经超越这个国际品牌了,我们的产品有这个实力,那么未来在其他区域,在国际市场,我们肯定也有超越它的可能。引进小黄鸭的品牌,也是出于全球化的考虑。小黄鸭是一个自带流量的品牌,全球知名度都很高。我们小黄鸭的产品9月份正式推向市场,样品已经出来了,5月去上海参展,反响很不错。上周刚有一个美国人来参观,看了小黄鸭品牌的一些样品,很喜欢,想要把它做进美国的各大超市,现在还在谈。澳洲和新西兰的市场,也已经有代理商了。国际化的路需要一步步走,我们有在国际市场做到数一数二的自信。

25年,3次变革,这家公司凭什么超越国际大牌?「专访」

文化变革,关联到公司经营的方方面面

Q:在三次变革中,您首先做的是产品和文化变革,其中文化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为什么?

A:一方面是企业文化很重要。另一方面,主要原因是香港集团那边对企业文化不重视,或者说他们重视的点跟大陆不一样。香港那边比较重视财务管理,不重视人力资源,更没有企业文化建设这一说。当时我们提出做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案,去征求他们意见,他们就让我们自己搞,因为他们也没经验。在整个集团,我们的制度和文化建设应该是做得最全面,最好的。企业文化建设我们从2004、2005年就开始做了,但2010年集团公司才开始有独立的人力资源部门。

Q:为什么您会这么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

A:我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家、企业管理者的文化,他们倡导什么就会把这些写进制度里,他们对待员工的态度,对待合作伙伴、客户的态度,还有销售政策等都是文化的体现,跟公司管理及业务发展息息相关。举个例子吧。我们提倡“快乐工作,开心生活”。我们把这个理念用在员工身上,就是让大家在工作中找到快乐,做一件事如果不快乐,那也没什么意思,所以我们员工在工作的时候要做一个自评,到底快不快乐,适不适合自己?如果觉得适合,公司可以给你提供一个好的平台;如果不适合,我们再调整安排,实在安排不了,那就只能离开。

这八个字也体现在跟我们客户的合作中。每年跟客户签合同的时候,他们都会说,跟你们签合同一点压力都没有,因为我们不会给他们提指标,指标都是他们自己填,愿意做多少做多少,没有压力,他们反倒每年都有增长。只要我们自己把营销、终端活动做到位,销售自然会上来。你的客户有压力没用,压力反倒会让他们想办法走歪路,这对我们销售没好处。我们的订货会的返利政策,就是带客户去国外旅游,我们走的也不是普通旅行团路线,而是根据客户的喜好私人定制,客户可以感受到我们的用心,这个过程中,我们与客户也可以有更多了解和沟通。

Q:我们产品文化,除了“绿色”外,还有“安全、健康”。这让我想到,很多国内的妈妈们,只要有经济条件的,为了“安全、健康”都会去高价买外国品牌,您怎么看这个现象?

A:主要还是不信任国产的吧,这需要时间。婴幼儿产品都是良心产业,我们做的时候都在想,这个产品我们敢不敢给自己儿女、孙子用?答案是,敢。不仅我们自己的员工用,我们的供应商也在用,因为供应商知道我们采购的原料都是最好的,所以大家用起来放心。这就说明问题了。

25年,3次变革,这家公司凭什么超越国际大牌?「专访」

25年,3次变革,这家公司凭什么超越国际大牌?「专访」

25年,3次变革,这家公司凭什么超越国际大牌?「专访」

25年,3次变革,这家公司凭什么超越国际大牌?「专访」

25年,3次变革,这家公司凭什么超越国际大牌?「专访」

Q:在咱们企业文化理念中,最核心的是哪一点呢?

A:其实每一点都很重要,不重要的就不会写出来了。最核心的,是忠诚尽责吧。这点主要是对于员工的要求。大家都忠诚尽责,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家,愿意作为家庭的一份子,朝着我们的目标和梦想去奋斗。

Q:有没有一个具体案例,可以说明咱们员工忠诚尽责的精神?

A:有很多。随便说一个吧。我们仓库有个员工,那时候还是个小姑娘,听说自己发错一单货的时候,在那里都哭起来了,后来一直内疚了很久,想找办法补救。这说明她重视自己做的事情,这就是有责任心的表现。她在我们公司从2010年开始,已经做了8年了,从刚开始的一个小姑娘,一路过来,结婚、生小孩当妈妈,一直在这里工作。还是我们的优秀员工,参加了公司奖励的国外旅游。

用人原则:有才无德,坚决不用

Q:我们选人用人的标准是什么呢?

A:跟华为差不多吧。先是选人,然后用人,在用人过程中会发现合不合适,合适的再去培养。技能欠缺的,态度可以,那我们会再培养,但价值观不一致,就不行。还有,我们重视员工的“德”。有人说,有才无德,要慎用。我们是,有才无德,坚决不用。因为这种人的破坏力太大了,越有才破坏力越大,而且我们也不会信任他,这样用人是双输,不如不用。

Q:怎样判断一个人“有德”还是“无德”?

A:从工作、生活中的小事去看,也会有意识地从团队活动、拓展训练去看。当然,我们也会从宽容的角度去看看是本质问题、价值观问题,还是偶尔失误。这么多年,我们用人还是很成功的。我经常提醒各级岗位人员,把时间精力要用在正道上,不要琢磨那些无事生非的事情,我是绝对不能容忍那些无所事事,无事生非的人,他们会带来内耗,提高公司沟通成本。我一直提倡,大家把问题放到桌面上讲,所有的工作矛盾都是可以在桌面解决的,就事论事,不要针对人。

我们有25年的历史就有25年的员工,大部分员工都是10年以上。可见大家认同公司价值观,所以都比较稳定。有些客户都跟我们说,与丽信合作特别有安全感,因为你们的销售人员都很稳定,所有的销售政策都是书面确认

Q:怎样的员工进入管理层的机会比较大?

A:去过销售一线的人,才更懂得管理后方,所以我们管理层大部分也是来源于销售一线。我们有一个技术总监,他没干过销售,我们也给他安排兼职做销售半年,去感受一线,他回来之后感触很深,之前对销售提的一些要求不理解,现在都能够理解了,而且还设身处地地销售人员考虑,这样后方与销售一线人员少了责怪,多了理解,沟通成本大大降低。

Q:对于丽信的未来,您有怎样的规划呢?

A:坚持创新,把产品做好,争取5年之后能够上市。上市之后,为公司付出辛劳的员工也可以享受公司的发展的红利。让员工的美好向往变成与公司的美好共享。

从事企业文化工作的人,大部分半路出家,且孤军奋战。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的企文人,缺乏专业知识,缺乏经验,更缺乏指引,摸着石头过河,工作开展很不容易。“企业文化评论”专访栏目,旨在挖掘优秀的企业文化,将企业文化建设“老兵”的经验传播给更多渴望学习进步的同行,让企文人这个群体能够获取更多成长的能量。想了解某家企业的文化建设,或者你家有经验值得分享,请留言给小柿子,你的心愿,小柿子来实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