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时间穿越之谜:6月1日发文,执行日期却是当年1月1日,疯了?

公文时间穿越之谜:6月1日发文,执行日期却是当年1月1日,疯了?

公文时间穿越之谜:6月1日发文,执行日期却是当年1月1日,疯了?

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6月1日才发布文件,却是从半年前的1月1日开始执行。

是不是疯了?电视剧玩穿越,公文怎么也玩穿越?究竟怎么回事?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啰嗦几段。急性子可以跳过,但建议你好好读一读,会有收获的。

时间,是公文中极其重要的一种信息内容。几乎所有的公文都包括这一内容,不同的只是多与少的差异。

时间特征,对于贯彻执行公文具有决定性意义。例如,前几年二孩政策推出时,有些孕妇采取各种手段让宝宝在肚子里多待几天。原因很简单,在政策生效日零点之后出生,就是合法合规的,早于这个时刻,就算作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可能要面临巨额罚款或者所谓的社会抚养费的支出。晚几天出生,能给爹妈省一大笔钱啊。很荒诞,却是现实。

所以,公文中的时间内容,务必要反复确认核实,确保准确无误。一天、一秒都不能错哦!

“时间”和“日期”经常混用,在一般观念中是等义的。仔细推敲,二者其实不同。

“时间”概念外延更大,包括时刻、时段、日期等多种意义,而且精确度可以到小时、分钟、秒。

“日期”概念外延较小,即日子、期限,一般精确到年、月、日。

例如,关于人来到世界的时间,往往使用“出生日期”,而不用“出生时间”,除了算命需要了解具体时刻,别的情况下只需要精确到“日”就够了。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知道,公文的“成文日期”不宜写作“成文时间”。

总之,“时间”包括“日期”,笼统来说,混用无妨,但当内容对精确度、准确度要求较高时,分开使用为宜。

下面解释一下开篇提到的问题。

公文都是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工作进展的,同时,公文处理也是一项专门的工作。任何工作都是在时间中展开的,所以,从时间角度看,公文会同时涉及两条时间线索:事务时间线、公文时间线。

事务时间,即完成某一项工作事务所需要的时间;公文时间,即完成公文处理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事务时间线会用到以下概念:开始时间、检查时间、节点时间、执行时间、生效时间、有效时间

公文时间线会用到以下概念:起草日期、成文日期、印发日期、发布日期

这两条时间线其实并不难理解,容易让人费解的是二者的交叉现象。

一般情况下,公文时间线要早于事务时间线,往往是先起草,再审核签收确定成文时间,然后印发公布。有了制度文件或政策依据后,工作中才开展相应贯彻执行活动。公文时间线的几个概念普遍早于事务时间线的概念。

但,特殊情况下,两条时间线会存在倒转交叉现象,给很多人带来困惑。

比较多见的是,成文日期、印发日期晚于执行日期、生效日期。例如6月1日发文,但执行日期却是当年的1月1日。

按照线性时间观念来看,这种情况使人很费解:年中发布的新政策,如何在年初去执行呢?

人不能回到过去,但工作可以。

这里以大家都喜闻乐见的增加工资一事为例。

6月1日发文上调工资、奖金、养老金等各种项目,当年1月1日起执行。也就是说,将前面几个月的差额“补”回来,“补发”。

类似的情况,在其他领域的工作中也可见到。

所以,当我们看到公文、制度的成文日期、发布日期晚于执行日期时,不必惊讶和不解。要做的就是,如何去“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