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要在未病时!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该不该广撒网?

SmileyMaggie


不应该,“治病”这种思路显然是把躯体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的方法照搬到心理问题上了,这是没有认清心理问题的特殊性。

首先心理问题是变化的,一个人有抑郁情绪,随着他对这个情绪的觉知可能体会到内心深处压抑的隐藏的深处的情绪,当内心深处被体会到,他的抑郁情绪可能会转化成创造力,力量感……但如果我们把它定义为抑郁症,那这种不间断的觉察和转换就中断了。所以,很多心理疾病都是定义出来的。

其次,在心理层面不论是认同还是否定都是在强化。我让你脑子里不要想一只黑色的熊,千万不要想一只黑色的熊!会怎样?反倒不由自主的想,对吗?(只有你不回避了,面对了,接纳了这个想法,它成了无所谓的东西,不逼自己忘记,它自然而然会从你的记忆里消退……)我们越强调心理健康,越是在强化心理不健康是个严重的问题,那心理不健康就会越来越成为一个严重问题。在心理层面,追求改变是对问题的逃避,这与我们的现实层面、思维层面是不同的,需要体会。但心理学的推广只能停留在现实和思维层面。

最后,人的心理问题到底是怎么疗愈的,绝大多数心理咨询师都没搞清楚呢。“自我”的问题是在“自我”之外解决的,如果看到自我的问题,只是在修复自我,那只是在延伸不完善的自我而已……但是目前的心理学都还只是在研究怎样“修复自我”。你看,在解放初,人们都在为国家为民族,都是比较“无我”的,基本没有什么心理问题。另外,任何国家都没有通过发展心理学解决了本国人民的心理问题。(其实心理学根本就是没有用的)

一个心理咨询师疗愈咨客的关键是他带给咨客的感受,在于他的修养、品德、共情能力、真实感……他的这种状态会助咨客觉察和突破自己的局限。我们换一个简单的词,就是在于咨询师的素质,一个人的学历可以评判,能力也能考察,他的素质怎么鉴定呢?去看他有没有乱丢垃圾?去看他有没有说脏话?显然是没法鉴定的,只能感受到,但“感受”这东西又没法推广,优秀或合格的心理工作者我们都没法认定,又怎么能随便推广呢?枪炮都没造好,怎么能着急上战场。


诚心开始


防患于未然,治疗未病,一直就是党和政府坚持的卫生防预方针,这也是极为符合调整生命的一个重要方法。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本身就是面向整体社会人群的一个举措。在实施这个工程的过程中,也是需要抓住重点内容、抓住重点人群等因素,进而以点带面全面开展的。


心理师杨立新


应该广泛建立心理辅导体系,据有关方面的研究表明,很多心脑血管的疾病与心理有关,如果每个人都心理健康,心态正常平和,心脑血管疾病大量减少,对全社会来讲是个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