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又出幺蛾子,假疫苗之后再爆假医生!

医药行业最近的黑天鹅真的有点多。

大家还没有从长生生物疫苗事件中缓过神来,就又有新的医药行业丑闻爆出。

周一,有媒体爆出,美年大健康招收大量不具备从医资质的人员,从事体检诊断等工作。

在市场如此敏感的节骨眼上爆出这样的丑闻,美年健康(002044)的股价在周一毫无悬念以跌停收场。

医药又出幺蛾子,假疫苗之后再爆假医生!

图:美年健康周一分时图

体检巨头不专业,屡屡爆出丑闻

目前,美年健康占据了国内将近1/4的市场份额,是当之无愧的体检行业龙头企业。

然而,这家体检巨头在其经营业务上却貌似还不够专业。

上周日晚上,一篇自媒体文章《美年大健康:如果人死了,你就只能挣一次钱了!》,扒开了美年健康的惊人黑幕。

医药又出幺蛾子,假疫苗之后再爆假医生!

部分医生无证上岗,冒用已故医生姓名,违规签发体检报告,客户癌症晚期未能检测出来。

“假医生”丑闻曝光之后,美年健康周一开盘直接一字板跌停。

而与美年健康有战略合作关系的智飞生物(300122)周一也受到牵连跌停了。

实际上,美年健康被爆存在违规经营问题,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最近2年,有不少媒体先后都曝光美年健康存在医护人员无证上岗、误诊错诊等问题

所以,即使美年健康周一出来回应表示这次曝光是遭遇黑公关,市场也并不买账。

业绩靓丽背后的疯狂扩张

美年健康主要的收入来自于体检服务,体检服务的营业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比重超过98%。

从最近2年的财报数据来看,美年健康的业绩非常靓丽。

今年上半年,美年健康的营业收入为34.9亿元,同比增长57.66%;净利润为1.67亿元,同比增长998%,增长将近10倍。

2017年,美年健康的营业收入为62.33亿元,同比增长44.48%;净利润为6.14亿元,同比增长35.89%。

2016年,美年健康的营业收入为43.1亿元,同比增长46.65%;净利润为4.52亿元,同比增长30.21%。

在如此亮眼的业绩背后,是美年健康疯狂的业务扩张。

在2015年完成借壳上市之前,美年健康在国内一共有100多家体检中心。

上市之后,美年健康加速扩张,到去年年底,美年健康的体检中心已经猛增到400多家。

按照美年健康的规划,今年继续扩张,计划年底体检中心达到600家。

此外,美年健康近年来还在体检市场大举兼并收购。

2014年中国商业体检市场占有率的数据显示,爱康国宾、美年健康、慈铭体检这三家民营体检企业分别以13.3%、11.2%、7.1%的市场份额排名前三。

三家企业在体检行业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不过,到了2015年,美年健康对上市失败的慈铭体检发起了并购,一举成为这个行业的“一哥”。

随后,美年健康很快又将矛头转向了爱康国宾,意图收购爱康国宾。

在爱康国宾的强烈抵制,以及商务部的反垄断审查之下,这段恶意收购才告一段落。

美年大健康谋划整合市场、垄断行业,通过独占市场来谋求暴利的野心可以说是非常明显了。

而伴随着高速扩张,美年健康对公司的运营管理和风险管理也面临着更高的挑战。

近两三年来,这家体检企业频频被爆出存在违规经营的问题。

例如,2017年5月,美年健康在新疆的一个门诊部,被爆存在放射工作人员未取得相关工作证,未按照规定对放射诊疗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检测和健康检查等问题。

美年健康也因此被乌鲁木齐政府开具罚单。

2018年6月,有媒体曝光,美年健康在湖南地区业务扩张过快,医务工作人员需求量大增,招收大量不具备从医资质的人员,从事体检诊断等工作。

随后,相关负责人被约谈,并要求整改。

医药又出幺蛾子,假疫苗之后再爆假医生!

医药又出幺蛾子,假疫苗之后再爆假医生!

医药又出幺蛾子,假疫苗之后再爆假医生!

图:媒体暗访美年健康长沙地区体检中心

且不论这周曝光的新闻是不是真的“黑公关”,美年健康往年被曝光的负面消息,已经足以说明这家企业确实有问题。

“假疫苗”到“假医生”

医药板块短期仍需警惕

周一,受到美年健康负面消息波及,整个医疗板块也蒙上了阴影,承压下行。

不过到了周二,医药板块整体有所回涨。

美年健康方面后来发布了公告,对各项质疑一一进行澄清。

另外,周二有消息传出,曝光美年健康黑幕的主角已经计划要和美年健康签署和解协议。

美年健康盘中两度翻红,最终小幅收涨,涨幅0.31%。

从“假疫苗”到“假医生”,医疗行业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令市场对于医药股的信心和情绪大受打击,对整个医药板块产生的影响可想而知。

回过头看看不久前出事的长生生物,现在离被强制退市仅有一步之遥。

上周五夜间,证监会刚刚对退市规则进行修订。

其中,有一个方面就是跟医疗健康行业相关的:

上市公司涉及到公共安全、生态安全、生产安全和公众健康安全等领域的重大违法行为的,证券交易所应当严格依法作出暂停、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决定。

长生生物疫苗事件,已经涉及到公众健康安全领域的重大违法行为了,被强制退市的可能性不低。

短期之内,医药板块回调的风险仍然不小,尽管医药行业还是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

所以,短时间内最好还是暂时先回避观望一下医药股和医药主题基金。

不要轻易想着抄底,现在入场抄底无异于空手接飞刀。

本文首发于【菜鸟投基】公-zhong-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