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通江達海奏華章 開放強省譜新篇

7月24日~27日,2018湖南—長三角經貿合作洽談周在上海、杭州、南京、崑山4地成功舉行。期間,省級簽約項目152個,投資總額2948.57億元,引進資金2607.29億元……“引萬商入湘”的實力與魅力盡顯。

6月29日,伴隨著長鳴的汽笛聲,一列滿載貨物的國際班列從懷化啟程駛往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這是繼省會長沙之後,湖南省第二個開通中歐班列的城市。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湖南立足一帶一部戰略定位,大力實施中部崛起戰略,主動融入長江經濟帶,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全面落實“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大力實施開放崛起“五大行動”,著力建設對外開放大通道、大平臺,不斷優化營商大環境、深化區域大合作,商務和開放型經濟呈現歷史性跨越發展,為推動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增添了動力、注入了活力。2017年,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854.87億元,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3.4%;進出口總額2434.3億元,增長39.8%,增幅居全國第4;與湖南有經貿往來的國家和地區達200多個,在湖南投資的世界500強企業達169家;湖南對外實際投資規模穩居中部第一,1200多家湖南企業走進了92個國家和地區。

開放大通道大平臺基本建成

4月18日,長沙銅官港開港試運行,湖南又添一5000噸級通江達海碼頭。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湖南立足一帶一部戰略定位,著力建設對外開放大通道、大平臺。

陸路方面,湖南高速鐵路目前通車裡程全國第二,實現了高鐵覆蓋全省14個市州,形成2小時高鐵經濟圈。湖南高速公路通車裡程全國第五,形成“七縱七橫”骨架網,實現了全省122個縣市區30分鐘內上高速。湖南中歐班列往已開通直達歐洲的7條線路,物流覆蓋沿線24個國家、40多個地區,貨物運輸總量居全國第五。

水運方面,湖南已建成岳陽城陵磯港區、長沙霞凝港區、常德港鹽關港等國家一、二類開放口岸,湘江長沙綜合樞紐、湘江土谷塘航電樞紐、湘江2000噸級航道建設一期、常德港德山港區千噸級碼頭等重大項目已完工,湘江2000噸級航道二期等工程相繼開工,通江達海水路通道基本形成,可快速融入長江經濟帶。

航空方面,湖南構建了“一樞一干多支”的運輸體系,地級城市1.5小時車程均可享受航空運輸服務;長沙黃花和張家界荷花國際機場,開通了近200條定期航線,實現五大洲全覆蓋,直達國內外100多個城市,已開通長沙至東盟、北美、香港等全貨機航線。

此外,湖南開放發展的平臺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將永久落戶湖南;湖南湘西南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即將獲准;埃塞—湖南工業園開工建設;中國(湖南)波蘭工業合作園被列入第六次中國—中東歐國家峰會領導人會晤達成的成果之一;長沙今年相繼獲批臨空經濟示範區、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湖南擁有1個國家級新區、16個國家級開發區和123個省級園區、5個綜合保稅區、7個國家指定口岸,擁有10個優勢產業集群、9個千億產業、4個千億產業園區。

開放型經濟實現歷史大跨越

改革開放以來,湖南省“引進來”、“走出去”的步伐不斷加快,利用兩個市場和兩種資源的水平進一步提高,商務和開放型經濟實現歷史性大跨越。

對外貿易大幅增長。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2001年中國加入了WTO,湖南對外貿易一年一個新臺階。2003年湖南進出口總額37.36億美元,2004年54.38億美元,2005年60.05億美元,2006年73.53億美元,2008年達125.66億美元,2011年達219.41億美元,2014年達310.27億美元;2017年達360.40億美元,是1978年(1.59億美元)的225倍多。

招商引資規模不斷擴大。湖南利用外商直接投資起步於1981年,但1983~1987年引進外資的力度不大。為築巢引鳳,進一步擴大招商引資,1988年開始在全省大力興辦各層次、各類開發區,到2017年全省已有省級以上開發區129家,覆蓋14個市州、100多個縣(市、區),成為招商引資的重要載體。1983~2008年,累計實際利用外資總額219億美元,年均增長47.1%。2017年,實際使用外資達144.75億美元。

對外經濟合作步伐加快。改革開放後,湖南的對外承包工程、勞務合作、設計諮詢、援外、受援、利用外國政府貸款等業務逐漸發展。部分優勢企業開始成為本土成長的跨國公司,中聯重科成功收購意大利CIFA公司,成為世界最大的混凝土工程機械製造供應商;南車時代收購了加拿大DynexPower公司,成為亞洲最大的高功率半導體制造基地;楚天科技斥資1.5億歐元,併購歐洲製藥裝備企業德國ROMACO集團;山河智能收購北美最大的支線飛機租賃和維修公司——加拿大AVMAX……截至2017年12月,湖南省經商務部門核准(備案)的境外投資企業共1440家,累計合同投資額224.55億美元,總量規模居中部六省第一,全國第十,涉及國別地區92個。

內聯引資成效明顯,區域合作不斷加強。2002~2008年,全省累計實施內聯合作項目25383個,累計引進境內省外資金4875億元。成功舉辦“中博會”、“珠洽會”、“滬洽周”、“深洽周”、“港洽周”、湘商大會、湘臺經貿合作等重大招商活動。2017年,實際到位內資5097.86億元。

高起點謀劃開放崛起新作為

不靠海、不沿邊,深居內陸腹地的湖南,如何化不足為機遇?

“湖南省十一次黨代會提出的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符合黨的十九大精神,切合湖南實際,為湖南未來發展奠定了基調、指明瞭方向。”湖南省商務廳黨組書記、廳長徐湘平說。

有了準確定位,前行腳步更加堅定。目前,湖南已基本形成“1+2+5+N”的開放崛起戰略推進體系:“1”是省委《關於大力實施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的若干意見》,“2”是《開放崛起發展規劃》、《開放型經濟考核辦法》兩個導向型文件,“5”是開放崛起五大專項行動,包括“對接500強提升產業鏈”行動、“對接新絲路推動走出去”行動、“對接自貿區提升大平臺”行動、“對接湘商會建設新家鄉”行動、“對接北上廣優化大環境”行動,“N”是各市州、省直有關部門及中央在湘單位出臺的系列配套政策。省級層面,已出臺《促進開放型經濟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關於貫徹落實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促進經濟增效財政增收的若干意見》等系列政策措施。

針對全省開放崛起的定位、佈局和發展短板,湖南省明確了“一核兩極三通道四個百億美元項目”的重點區域、重點平臺、重點項目:“一核”,以長株潭國家級園區為載體,黃花綜保區、金霞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為龍頭,打造中興供應鏈、金霞跨境產貿區兩個千億級平臺。“兩極”,一是以岳陽“一區一港五平臺”7個平臺為載體,打造長江中下游國際水運樞紐;二是以郴州經開區等5個平臺為載體,打造對接粵港澳的開放橋頭堡。“三通道”就是國際航空貨運、湘歐快線和國際水運。四個百億美元項目,就是綜保區百億級美元項目、綜合服務百億級平臺、跨境電商百億美元級項目和新引進外向型實體企業百億美元級項目。

目前,湖南開放崛起的“四梁八柱”推進體系已全面形成,開放發展正進入追趕式跨越發展的新時代。

對標北上廣營商環境再優化

“3個工作日內就會把證件免費快遞給我,現在政府效率就是高!”日前,湖南省長沙市雨花區某公司老闆姜自飛對窗口人員豎起大拇指,連聲稱讚。當天,他來到雨花區政務服務大廳,不到10分鐘就辦好臨時佔用街道兩側和公共場地許可證的手續。

“企業如樹,良好的營商環境就好比肥沃土壤和陽光雨露,時刻都離不開。”徐湘平表示,湖南近年來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率先全面落實李克強總理提出的“六個一”。省、市、縣行政許可事項分別精簡了40%、46%和26%,企業登記由法定的15日普遍壓縮到3~5個工作日。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真正實現“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多地公佈“最多跑一次”改革清單,只要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受理條件,就可實現從政府部門受理申請到作出辦理決定、形成辦理結果全過程“只跑一次”。

“最多跑一次”的創新實踐,不僅提升了政府服務效能,也激發著民間經濟的活躍度,營造出更優渥的營商環境。以長沙市雨花經開區為例,企業服務中心將承接的55項經濟管理職權整合到綜合服務窗口,提供“一口式受理、一站式服務”,審批流程整體提速50%以上。

目前,湖南省上下深入開展“對接北上廣優化大環境”專項行動,全面落實“非禁即入”原則,嚴格實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和公平競爭審查制度,鼓勵民間投資進入基礎產業、基礎設施、公用事業等重點領域。加強法治政府建設,堅持依法行政、誠信招商、合作守信,堅決兌現承諾,杜絕“新官不理舊賬”等行為。致力打造的“母親式”服務,我們的承諾是,在營商環境上,“北上廣”能做到的我們要堅決做到。

此外,湖南省還出臺政策措施,大力促進開放型經濟發展。一是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對落地湖南的重大戰略性龍頭項目及重大併購重組、重大軍民融合、重大科技成果轉化等招商引資項目,採取“一事一議”方式綜合施策、重點扶持。二是加大對開放型經濟的支持力度,對外貿綜合服務平臺、加工貿易龍頭企業、服務貿易基地、跨境電商龍頭企業和一帶一路重大項目、境外經貿合作園區予以適當獎勵,對國際全貨機航線、國際水運航線、湘歐班列、港澳直通車等給予適當補貼。三是加大財政金融支持力度,穩步推廣訂單融資、出口退稅融資、信保保單融資政策;支持各級政府對引進的重大產業項目,採取投資入股、貸款貼息、研發補助、設備補貼、培訓資助、社保補貼、租金補貼、廠房代建、人才獎勵等方式予以支持。四是加大要素保障支持力度,著力降低企業稅費、融資、物流、用能、用工、用地和制度性交易成本,全面清理涉企收費,除中央設立的外,取消省內各級涉企收費項目。

排名世界500強第35位的“老朋友”菲克集團,在湖南發展已有8年,其亞太區副總裁關國忠稱:“菲克集團有個在中國復興的中國夢,而湖南就是我們圓夢的地方。”

“我欲因之夢寥廓,芙蓉國裡盡朝暉。”沐浴改革開放的陽光雨露,神奇的瀟湘大地發生著廣泛而深刻的變化,煥發出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