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一老太太把孫子抱丟被兒子扇耳光?

您的私人電影院

可以理解兒子被弄丟的急切心情,但是對扇母親耳光這種行為表示強烈譴責,這是一個非常有違人倫的行為。不論原因如何,都不該對生養自己的父母大打出手。就連窮兇極惡、臭名昭著的白寶山都非常尊敬、孝順自己的母親,在被捕時因不願在母親面前殺人而放棄抵抗,束手就擒。相比之下,該男子的行為就非常值得深究。

一個人性格的形成涉及到需多方面,這裡暫且分為內因和外因兩方面來討論。先說外因,其中包括環境、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等等。對性格形成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家庭教育。眾所周知,慈母多敗兒。父母對孩子太過溺愛,這對孩子的成長是百害而無一利的。一家人圍著一個小孩子團團轉,做什麼事都要哄著,小孩想要什麼都會滿足,即使做錯了事,哭鬧一下就沒事了,家長也不會去苛責小孩子。這樣長大的孩子會以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做一切事情單憑自己的喜好。他們不會尊重他人,更別提自己的父母。而且嚴重缺乏同理心,不會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他想要做到的事情就要做到,不管其他人的感受,也不會想這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對他人有多大的影響。對自己情緒的控制能力也非常有限,因為從小養成的習慣就是有一點不滿意的地方就會通過發脾氣來發洩,並達到自己的目的。所以長大了,也會因為某件事不如意了而發脾氣,甚至出手打人。

溺愛長大的孩子有不少,但會發生打父母這種行為的人是極少數的。除了一些外在因素的原因外,更重要的是內在因素的問題。內因包括自我調控、生理因素等。其中比較重要的就是自我調控。通俗來講就是自己控制自己。有的人長大後,有自我調控的能力後,通過觀察別人的行為或是與他人發生摩擦後會意識到自己某些行為和意識是不對的,並主動向好的方面改變。

性格形成的原因是非常複雜的,上述討論的兩方面不一定全面,但是比較重要的兩方面。家長們如果可以注重以下孩子的的教育問題,溺愛長大的孩子如果可以注意一下自我調控,類似案件或許會減少。


鵜鶘心理陳小康

1.看到這個問題,不請自來。因為有一段相似經歷。我媽在我兒子2歲多的時候,給我帶過兒子。當時是夏天,我媽帶兒子去環城公園玩 ,因為夏夜乘涼的人很多,兒子被自娛自樂的一群人吸引 ,突然掙脫媽媽的手,去跟著吹薩克斯的樂隊玩 ,當時兒子蹲在地上看人家吹得入了迷, 媽媽掙脫人群怎麼也找不著 ,急得要哭了出來,因為兒子目標太小,找遍周圍還是沒蹤影。媽媽急得渾身大汗,大聲發瘋一般叫著兒子名字,那天多虧兒子穿了一雙腳底發光的鞋,媽媽終於在樂隊解散的時候發現了閃光的鞋,找到了兒子。媽媽抱著兒子一頓狠打然後大哭,從此再也不給我帶孩子了。事後每次說起仍心有餘悸,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後來弟弟有了孩子 媽媽說什麼也不給他帶了 也因此被弟媳埋怨至今。兒子差點丟掉那件事發生後,媽媽告訴我,當時如找不到兒子,她是準備自尋短見的,要麼撞車被車輪壓死,要麼跳到護城河。媽媽說這話時我沒有感到震驚,我相信媽媽會那麼做的。



2.不管什麼原因 孩子丟了, 做奶奶的和父母是一樣的心痛著急 ,我想,這個奶奶也和當時我媽一樣,後悔的捶胸頓足 ,巴不得丟了自己也不想把孫子弄丟。只是我們比較幸運而已。做為兒子一時氣憤有過激行為可以理解,但絕不能支持這種行為。 至於扇耳光就有些太過了。假如自己把孩子弄丟那誰又扇你的耳光呢?就算扇了耳光能找到孩子嗎?

3.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生養之恩是天下第一恩情。打母親不管什麼原因都是不孝。孩子丟了可以找,母親心傷了怎麼挽回?雖說母親太大意造成不可挽回損失 ,可想而知那個奶奶以後將在內疚中度過 。若因兒子打自己再加上孫子丟了一時想不開,也尋了短見,整個家不就更無完整的一天了嗎?


4.有很多做父母的都帶孫子,若看到此情此景,哪個爺爺奶奶不心有餘悸,出力不討好,一個疏忽就會被自己兒子扇耳光,這不但是懲罰,更是羞辱。這種事情如發生的越來越多,會讓更多帶孫子的爺爺奶奶止步不前。


女閱女色

子女與父母對我們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媽媽給了我們生命,而我們又給了子女生命。任何情況下,都要愛護與尊重自己的父母。我特別不理解這個是父親又是兒子的男人,怎麼忍心對自己的媽媽下手。孩子丟了,老人比任何人都心急,但對這樣的意外事件,我們當事人雖然說不能理性地去對待,但對親媽扇耳光的兒子也是不孝的。又或者說他在平時也一定不是很尊重自己的父母。

人性是什麼?人性就是在有事情的時候體現出來的一種隱藏在內心的東西,人在“情急之下”的舉動才是一個人最真實的品性。

孩子丟了,誰都著急,孩子的父母心急之情可以理解。你可以責備老人但決不能對自己的爸爸媽媽動手,這樣的做法我們不能認同。

父母的養育之恩是任何一個子女一輩子都無法償還的,我們永遠欠爸爸媽媽的,而我們的孩子也是永遠都欠我們的。什麼叫“患難見真情”,丟孩子是這個家庭的劫難,對於弄丟孩子的媽媽要怎麼辦?這就是子女對父母的真情。怎麼辦?可以指責。但不可以動手,更不可以對自己的父母“睚眥必報”。

大家好,我是尼木子,各人有各人的難,各家有各家的不容易。怎樣才能做到“家和萬事興”,這需要全家人共同的努力。“老尊小,少敬老”只有這樣的相敬如賓的家庭才是人人羨慕的家庭。我們每個人也都有犯錯的時候,但對待親人的過錯除了寬容以外,沒有其它的辦法。


尼木子

這個是真事嗎?再小的孩子從被子裡掉出去,也能知道啊!況且,那麼小的孩子,抱他出去幹什麼?

如果題主這個問題是真實的,那就是兒子的不對了。老人抱丟了孩子,自己內心一定非常自責,非常難過了,再被兒子打耳光,還能有活路嗎?

孩子丟了,相信老人比兒子更急,如果孫子能找到,大概用命換老人都是願意的,所以我認為兒子做的不對。

當務之急是趕緊找孩子,也奉勸老年人,如果孩子太小,就別往外抱了,什麼事情沒有孫子的健康重要呢?


水墨不傾城

有句俗話叫有了媳婦忘了娘,其實這句話是不對的。媳婦在多數人心中的地位是很難超過父母的。但有了孩子忘了娘卻幾乎都是。不信可以觀察身邊的例子,大多數都是。

之所以如此,應該是基因決定的。孩子是未來的希望,所以一旦孩子出生,尤其是親子互動達到一定的值,有了一年半載。孩子在自己心中地位就遠遠超過了父母。有的人幾乎可以為了孩子傾其所有,然而給予老人的可能還不如給孩子的萬分之一。無論是精力還是財物或者好吃的。那種落差之大,只有旁觀者能看到。等到這位父母老了,他的孩子有了孩子,同樣也是這麼對待。

中國人在古代由於長期孝道洗腦,家長制,由於老者掌握更多耕作經驗,所以老人在兒女心中地位看似更高。現在老人的用處只是啃,老人也願意被啃,所以地位落差也就拉得那麼大。

甭管多孝順的兒女,在孩子與父母之間選擇,永遠只會選擇兒女。題主所說這件事其實就是地位落差巨大最明顯的例子。假如母親把痴呆父親弄丟了,兒子會打母親嗎?假如丟的是痴呆的老婆,兒子會打母親嗎?都不會。我並不主張父母在自己內心的地位一定要超過孩子,但落差真的別那麼大。


國病

老太太手凍僵丟了所以全然不知,事後被兒子扇耳光,這事我們不是當事人,也可能沒法設身處地的去感受老太太和兒子的感受,畢竟丟了兒子丟了孫子老太太同樣著急。我們要心平氣和的討論這件事。

不行我憋不住了!!!!你媽丟了你兒子,你就打你媽?你****!!!你丟了你的命你也不該打你媽。先不說你命都是她給的,你以為老人丟了自己的親孫子能心裡好過嗎?你問問她,用她的命換你兒子她願意不?



丟了孩子的老人沒有一個不痛心疾首,你還當頭給一耳光?你就不怕你兒子找回來長大以後跟你一樣你犯了錯給你倆大嘴巴子?

網上有人說我們不該指責兒子,畢竟老太太丟了孩子。這老太太但凡不負點責任,誰給你管孩子?給你養大成人,給你娶媳婦,不給你管孩子說真的你也一點脾氣沒有。我不指責這個兒子,但是他確實不該打他的母親。最後衷心希望孩子能夠安全回家,皆大歡喜。也希望那些讓爸媽哄孩子的人體諒一下你們的老父母吧。


雨落無聲人有情

看完這件事以後,我的心裡堵得慌,因為我覺得這個事情反應的問題其實跟目前中國社會深層次的原因有關:

1.首先,我知道老太太帶孩子時的身體狀況肯定不佳。身體不佳,為什麼還要拼著老命帶小孩?無非是子女沒錢請人帶小孩!

其實,這就是普通人家的生活,我們每一個父母都能為子女做到“呼之即來揮之即去”,可是我們又曾為父母做過什麼呢?父母稍微犯點錯誤,即揮之以巴掌,這是為人子應有的人倫道理嗎?

古人講,百善孝為先,一個連父母都可以隨便施以暴力的人,這種人會如何對待朋友?會如何對待同事?遠離這種人吧!

我想,孫子的遺失,老太太的心理也不會比她兒子好過,正常情況下聽聞小孩遺失,兒子生氣也是人之常情,但是採取這樣的行為真是不可思議!

2.其次,中國人有一種觀念:父母為我們做什麼事情都是理所應當的,對著父母少了感恩之心,尊敬之德。這種觀念一直以來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但是在獨生子女的這一代人當中進一步強化了,因為他們從小就是嬌生慣養,父母也習慣了遷就,進而讓他們形成了自私自利的性格特徵,而文中的這位兒子應該是典型的代表之一。

3.最後,再一次強烈譴責文中這位違反天倫道理的兒子。兄弟,那是你親媽!你是把你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親媽!醒醒吧!在父母面前越嘚瑟,只會讓別人越看不起你!


保道手記

首先我先說說我個人看點,我覺得老人孩子一樣重要,丟孩子這樣的事是我們不願意看到的,但是打老人這樣的結果與處理方式真的是很令人痛心的



你要知道,他們是生你養你的父母,在你需要的時候給啦你他們全部的愛,當你不需要的時候,他們把這種愛轉移到你的子女身上,給你帶孩子照顧孩子,像對待你一樣,在孩子丟了的時候,他們自責痛苦並不少於你,他們恨不得是自己丟了也不願意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你的一下一下打在她的身上,只會讓她更痛苦更寒心,卻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孩子丟啦,肯定著急難過,我們都能理解,但是你把所有的責任怪到母親 頭上,把所有的氣撒到母親頭上,有這個時間去想找找你的孩子也會比這個有用很多,問題來啦要想辦法解決,而不是追究誰對誰錯


奉勸還是不要做無用功,趕緊找孩子,父母給你恩情,不還的話起碼別傷害他們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到你


向前向前不回頭

百家論壇談笑古今來答;這件事不能說 兒子重要 還是母親重要 對於我們來說 兒子與母親同樣重要 事情要具體分析具體解答 就拿讓母親抱兒子來說 大冷天的要抱兒子去哪(因為文中沒有寫到 所以也不知道去哪)自己在幹啥,自己不能抱著孩子去嗎?

孩子丟了你很著急我們很理解 孩子的奶奶就不著急嗎?我遇到過一件事也是一位母親照看自己的孫子 在商場孩子走丟 孩子的奶奶急的滿商場找 看見保安就跪下請求保安幫忙找,看到這一畫面我一個男人都快落下了眼淚 好多人都參與了尋找 最後在樓梯間找到了。

說這一件事 不是說我有多好 而是我覺得這倆位丟孫子的老太太 心情都是一樣的,在她們的內心是著急的 自責的 她們也想盡快找回。而你那卻煽起了 養育你長大的母親,有人該說了兒子性子急 在我看來這不是性子急 是不孝 出了事情就解決事情嗎?

打你的母親能解決事情嗎 這件事情過後也給你母親在心裡留下陰影的。出了這樣的事情因及時的尋找 報警 才能挽回事情後果。不要一股腦的生氣發火,這樣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另外也提示大家母親年紀大了 能不讓她們照顧孩子就儘量不讓他們照顧 照顧了你 又照顧你的孩子,晚年也沒得到放鬆休息。


百家論壇笑談古今
首先,我覺得這事情不太可能發生。

稍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幾個月的孩子也得有個十來斤吧,包孩子的被子才有多重?說是因為手凍僵了孩子丟了都不知道,這怎麼可能。如果說老人已經老到連這點分辨能力都沒有了,一個做兒子的會不知道。如果兒子知道老人是這樣的狀況,還要把孩子交給老人照顧,這個做兒子的腦子也不好吧。

其次,孩子丟了,不應該是第一時間去找嘛。

不管是報警也好還是自己去找,發動親友去找,趁著孩子丟的時間不長,越早去找,找到的希望越大不是嘛。這個兒子不馬上去找孩子,還有時間去怪責老人,孰輕孰重分不清嘛?

雖然兒子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不管最後找不找得到孩子,怪責老人都毫無意義

現在的老人,疼惜孫輩勝過兒輩,俗話說的隔代親,相信老人對孩子的疼愛絕對不會比父母少。孩子丟了,老人的心情可想而知,內疚後悔各種自責。

如果孩子找回來了,大家一場虛驚最後都可一笑置之。萬一孩子找不回來,希望兒子也不要怪責父母,讓老人痛上加痛。一場悲劇已經發生,不要因為兒子對老從的怪責再造成更多的悲劇,到時再後悔就來不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