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在家門口竟然被自己親生孩子殺害,家庭教育到底怎麼弄?

夢歸秦淮

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有出息,都希望教育出一個精品。但是,想法不一定能夠成為現實。



發生這種事情,父母大多都是文化程度不高,夫妻感情不和諧,能力有限,思想固化。這樣的家庭本來就容易出現歪瓜裂棗,教育難度本身就很高,


事情發生在去年8月,安徽宣城市郎溪縣十字鎮水鳴村,一中年女子慘死在自己家門口。隨後警方將該其未滿14歲的兒子帶走調查。經審訊,被害人兒子對殺害母親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而事情起因,竟是母親不讓其玩手機,弒母行為甚至早有預謀,他曾在日記裡表達對母親的不滿,甚至‘憎恨媽媽”。

發生這樣的悲劇不是單方面的原因,孩子的性格取決於父母,孩子今天能變成這樣父母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這種孩子從小精神寄託在了手機上, 有好多媽媽在孩子小的時候,一哭一鬧就把電子產品拿出來給他們玩,小孩子從小接觸這些東西自然就上癮了。



14歲的孩子是青春叛逆期,跟孩子溝通需要方法,大人要多抽點時間陪陪孩子!小孩子的手機不要買智能手機,買個學生手機功能沒那麼多自然就約束了!

網絡遊戲同樣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網遊就是精神毒品,很多成年人甚至都會沉迷於其中,廢寢忘食,不好好工作,更何況小孩子呢!



遊戲設計者都是資深心理學家,他們研究的就是人的內心,一個人的內心缺少什麼,他們輕而易舉就能掌握,他們精心製造了一張大網,等待魚兒上鉤。

要知道,年輕的心怎麼可能抵擋這種赤裸裸的誘惑呢。

手機對未成年人的殘害己造成不可逆的局面,國家該出手管控了!手機號實行實名制,身份息份的手紋採集不知是否完善,手機系統該強制採用指紋解鎖,系統識別未成年就不能聯網,只能用於電話通訊。這樣小孩就不會遷怒於限制其玩手機的人,從根本上杜絕對手機上癮。


深思瓶

成才必須要先成“人”。一個性格變異扭曲的人才能做出常人不能理解的不可思議的事情!



事件回顧:安徽宣城郎溪縣十字鎮水鳴村,一位母親在自己的家門口被自己的親生孩子拿刀殺死,倒在了血泊之中。死者在縣城給孩子陪讀,丈夫在外務工,放假帶孩子回老家,死者在生活中對孩子很好,但是在學習上對管得非常嚴,由於孩子的視力不太好,所以限制孩子玩手機,不過孩子不能理解母親的良苦用心,反而心懷不滿,在日記本上甚至寫下恨媽媽的話。當天晚上,死者又拿走了孩子的手機,心中被的憤怒之火熊熊燃燒,拿起刀趁母親外出時,將其殺死,然後回去若無其事地睡覺,第二天早上,被村民發現了文中開頭的一幕,發現了屍體,於是報警,將少年帶走調查。


事件反思:手機引發了這場血案的發生,孩子要玩,母親不讓,最終矛盾激化,導致不可收拾。近年來,因為手機,因為玩遊戲,辱罵家長,毆打爺爺奶奶,時有發生,而這一次居然把自己的親生母親殺死,這種冷漠,這種仇視,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孩子玩手機或者玩手機遊戲,已經成為一個社會問題,值得每一位家長深思!成年人對於手機都已經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沒有手機就沒有安全感,這種依賴性不就是“上癮”嗎?而孩子們年齡小,心智不成熟,沒有判斷力,那就千萬不能讓小孩子玩上癮,影響學習成績,影響人格形成,影響終身幸福!


結束語:霸氣的手機,誰擋我的路,我就幹掉誰!君不見,手機這些年已經幹掉了電腦,幹掉了電視,幹掉了手表,幹掉了照相機,幹掉了收音機,幹掉了手電筒,幹掉了鏡子,幹掉了遊戲機,幹掉了日曆掛曆檯曆,幹掉了錢包,幹掉了身份證,還會幹掉什麼?眼睛?頸椎?婚姻?家庭?下一代?好嚇人,你們快拿手機出來查一查怎麼才能壓壓驚!


坐雲端看水東流

觀點:孩子敢於弒母的根本原因在於對孩子過分注重知識教育,缺乏了做人的教育。

一、簡介

  • 死者在縣城陪讀,丈夫在外打工,放暑假帶孩子回老家。死者平時對兒子很好,但在學習上要求嚴格,由於兒子一隻眼視力模糊,所以限制其玩手機。不過,孩子並不能理解母親的苦心,甚至心懷不滿,在日記寫下“憎恨媽媽”的內容。
  • 2017年8月10晚,死者又一次拿走了孩子的手機,心中燃燒著怒火的兒子,趁母親外出不備,拿刀將其殺死在家門口,然後若無其事地回屋睡覺。第二天早上,村民發現死者遺體,於是報警,將少年帶走調查。

二、少年弒母的根本原因是望子成龍,卻忽略了最基本的做人教育

通過新聞可以發現:該案中大多都是現在社會家庭中的縮影,對孩子的學習非常嚴苛,但是同時對孩子的生活起居卻又無微不至。這就是目前的家庭教育的現狀,過分的注重知識文化的教育,忽略了最基本的做人的教育。

“不成才,但成人”,其實做人遠比學習知識要困難很多,目前的教育現狀大多都是填鴨式的教育,而教育都是應試教育,剝奪了孩子過多的自我認知的機會,只需要按部就班的學習,背誦,練習即可。

而父母便充當了孩子的“書童”,但是卻忽略了身為父母在文化教育之外的一些做人基本道理的教育,從而引發了這場悲劇的發生。

三、身為父母應當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

作為父母應當改變傳統的教育方式,側重於文化知識的教育,卻拋棄了最基本做人的教育,在中國“成才,但不成人”的例子網上比比皆是,高智商,低能力,低情商的大學生不乏。如何保證孩子真正的能夠順利的融入社會,筆者認為單靠文化教育是遠遠不夠的,更多的應當從文化教育之外入手,比如:

情商教育、逆商教育、做人的教育,這些教育也是樹立孩子完整人格的構成部分,但是往往家長為了孩子考取好的學校,而把這部分教育的時間拋棄掉,最終導致高文華,低能兒的現象屢屢皆是。

最後,雖然不清楚孩子的具體年紀,但是按照目前我國的法律規定來看,因為本案中的男子未滿14週歲,未滿足刑事責任年齡,所以可能還無法追究其刑事責任。但最終母親身亡,兒子入獄,家不成家,這種教育已經足以深刻,希望看到文章的父母們,能夠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更加註重孩子的心理教育,即便不成材,能夠成人,相信孩子的未來也未必會差到哪兒。


麋鹿說法

孩子在家門口竟然把自己的媽媽殺害了,這是教育的失敗。同時也給自古以來以孝道為天下先的我們狠狠的一記耳光,自己精心養育的孩子竟然把自己殺害了,這是多麼大的仇恨啊。安徽宣城市郎溪縣這位媽媽放棄自己的工作就是為了專心致志的陪孩子讀書,她平時對孩子管束比較嚴格,但那都是為了孩子好啊,鄰居們從來沒有聽到過母子二人的爭吵,看來這個媽媽還是一個特別理智的媽媽,她沒有訓斥孩子,更沒有打罵孩子,她只是像中國千千萬萬的媽媽一樣對孩子嚴格要求,恪盡職責的想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

作為媽媽,我深刻的體會到這位媽媽的愛子之心。一個媽媽為了孩子放棄自己的事業,放棄自己的追求,自己的夢想,這在中國已經是司空見慣的,沒有人為做媽媽的感到惋惜,也沒有人認為她的付出是犧牲。做媽媽的一般也是毫無所求的盡心盡力照顧自己的孩子,她們放棄優厚的工資待遇,她們放棄時髦的服裝,只為了自己的孩子能夠優秀,但是往往事與願違,她們為之奉獻的孩子不僅沒有取得優異的成績回報自己的媽媽,卻還把生自己養自己一心一切對待自己,這個世界上最忠誠的一個人殺害了。
這件事情確實值得我們所有的父母深思,也應該給我們所有的人敲響警鐘。我們只是一味地奉獻,但是從來沒有考慮過,孩子是否願意接受我們的奉獻,做媽媽的一味地付出,孩子是否也感覺到厭煩。孩子也同樣需要父愛,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親的角色並不比做母親的輕,為什麼在孩子的教育中父親卻像一個隱形人,他們真的沒有參與到孩子的成長和教育中。孩子尤其是男孩,到了十歲左右父親在他們心目中的形象比母親更偉岸,他們跟需要父親的愛,更需要跟父親的溝通和交流,也可以說男人之間那點事有時候做母親的真的可能不太瞭解。家庭教育中父愛的缺失特別容易讓孩子走偏甚至走向極端。希望天下的父親們,能夠勇敢的承擔起教育孩子中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讓疲憊的媽媽們喘口氣!


巴拉小博士

女子家門口被害,死狀慘不忍睹,嫌疑犯竟是14歲的兒子!到底是什麼樣的原因讓14歲的孩子對母親痛下殺手?

被害女子陪兒子在郎溪縣城讀書,負責孩子的飲食起居,丈夫則常年在外務工,放暑假後,母子倆回到了老家水鳴村,附近村民稱 ,女子平時對兒子很好,想要什麼基本都會滿足,對於兒子學習上管教的比較嚴。全家人在村裡的人緣都很好,案發當天,村民們也沒有聽到爭吵聲,當聽說兒子殺死母親的消息都大感意外。有村民分析,兒子殺害母親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媽媽不讓他玩手機,兒子視力有點模糊,所以媽媽限制兒子玩手機,母親被害前,兒子還在日記裡寫了“恨媽媽”的相關內容。安徽宣城市郎溪縣公安局政工科負責人證實消息,稱涉案人員未滿14歲,將依法不對外通報案情。


一個14歲少年為何會殺害親生母親,真的是因為母親不讓他玩手機嗎?我想可能還有一些其他因素,十幾歲的孩子正處於叛逆期,對事物的認知也不全面,母親在學習上管教孩子很嚴,導致了孩子的逆反心理,日積月累,孩子終於因為母親不讓他玩手機的事情而爆發了。但是不管怎麼說,我也想不通他為什麼會對母親痛下殺手,就算管教很嚴,也不至於殺了生他養他的母親!別說是弒母,正常人要是心裡有這個想法都會覺得很羞恥很自責,怎麼能殺了自己的母親?或者孩子只是激情殺人,母親激怒了他,他情緒失控才殺了她嗎?但是案發當天,附近村民也沒聽到爭吵聲,這個真的讓人捉摸不透。


不管怎麼說,14歲的孩子雖然是未成年,但是已經造成了母親的死亡,不論在法律還是道德上都應得到該有的懲罰。這孩子的人性去了哪裡,不知感恩,連平時對自己很好的母親都能殺害,母親的含辛茹苦,日夜為他奔波,他完全看不到母親的付出,只是把母親的不好無限放大,記恨母親的不好,最後因為一個手機殺了她媽!我不想過多的譴責他,法律會有一個公正的判決,


墨采薇

一個有膽子殺母親的人,他還需要什麼家庭教育,他需要的是更嚴厲的懲罰,需要的是下半輩子一直活在自己深深的自責裡面!當然了,他的下半輩子,必須沒有手機!

母親的善意在他的眼裡變成了惡意!

擔心他一直玩手機導致眼睛近視,母親苦口婆心的勸解,然而他非但不聽,還在本子上一筆一劃的記錄著母親的“罪行”!

長年累月的怨恨,終於在母親一天晚上拿走他手機的時候爆發了!但母親準備出門去上班的時候,他拿著刀,瞭解了母親的生命,隨後自己還若無其事的回去睡覺!

我就不知道為何這個孩子的心會這麼大!那可是他的血緣至親啊!而且就算是一個14歲的孩子,也應該知道殺人犯法了吧!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實屬逆子!不孝子!

對孩子的放縱就是對自己的謀殺!

生前,這位母親對孩子是百依百順,除了學習方面是可以說是有求必應了,然而就是這麼一位慈愛的母親卻被自己的孩子痛下殺手,不經讓人覺得的這孩子是被寵壞了,以至於他的心靈已經扭曲!以至於他壓根沒有把母親放在眼裡!

這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且不講母親生他給他生命的那個人,就換做是其他人,如此好心好意的對待他,他也不該拿刀殺死啊!

學習不僅僅是課本上的知識,更多的是做人!

在很多家長的眼裡,只要自己的孩子在學校裡學習成績好,那麼這就是一個好孩子,無論他的生活作風有多差,家長都會覺得沒有關係,來日方長,長大了就好!

但是這真的是對的嗎?我想如果一個孩子不會做人,不懂禮貌,那麼這個孩子以後一定不能在社會上立足!


愛孩子,就要真正教孩子,就要讓孩子服你,讓孩子可以適當的玩手機!


樂鬧

這孩子的心該有兇狠殘忍。殺自己的親媽。

手機的毒癮該有多大。讓自己失去理性。

青少年玩手機的度該如何掌控?父母該承擔媽些責任?

對於青少年犯罪,聽聽律師怎麼解析?

逆反期的青少年該如何教育?如何讓孩子從虛擬的世界回到現實?怎樣才能讓類似事件不再發生?


看事情的詳細經過

宣城市郎溪縣十字鎮水鳴村,去年8月11日上午,一中年女子遺體在自家房子附近被發現。經警方調查,確認該起命案為他殺,並將被害女子未滿14歲的兒子帶走調查。遇害時間為接警前一天晚上,即8月10日。經審訊,被害人兒子向警方供認了殺害母親的犯罪事實。

14歲少年日記裡寫有“恨媽媽”,弒母原因或因玩手機被收。經瞭解,被害女子陪兒子在縣城讀書,丈夫在外務工,放暑假,母子二人回到水鳴村老家,女子平時對兒子學習管教較嚴,男孩一隻眼睛有點視力模糊,女子不讓玩手機。

浙江一16歲女孩家人不讓玩手機從19樓跳下身亡

北京一16歲男孩父親不讓玩手機,將手機從六樓扔下,男孩跳樓身亡,其母親受打擊,隨後也跳樓身亡

四川李先生因不滿16隨兒子天天玩手機遊戲,讓兒子交出手機,半夜兒子提起凳子把李先生頭部砸傷……

一件又一件的悲劇,未成年孩子到底中手機的毒有多深?這些事情的發生到底是誰的錯?該誰負責?把責任推給手機到底對不對?

以上事件的發生的共性

父母不讓玩手機。不讓玩就走向極端,手機控制了自己的思維,讓自己失去了理智。

家庭教育的方式或過於簡單粗暴過於寵愛嬌慣。這種教育或許更傷人。

留給父母的教訓:

教育管教孩子注意方式方法,切忌簡單粗暴,防止因溝通管理不當,引發不可挽回的後果。家長需要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改變“講大道理式”的教育方式,應以朋友的身份和徵求意見的口吻,與孩子耐心地進行交流。

錯的並不是手機,而錯在教育方式,要引導孩子正確的使用手機!


家長怎麼做:

一,少年正處於逆反期,情緒會常常不穩定,越是不讓玩手機越阻止不了,讓家長無所適從不知道該怎麼管理,一味禁止只會適得其反,家長不要簡單粗糙,對孩子有耐心,細心,要慢慢講道理,一點點控制孩子玩手機的時間。

二,多帶孩子到外面的世界看看,讓孩子對外面的世界感興趣,不要總讓他在家裡寫作業,累了就在手機的世界裡娛樂,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和孩子一起學習,不斷鼓勵他,讓他覺得自己有成就感。

三,父母做榜樣,父母要自律,孩子才有可能聽從父母的教育,不要自己整天抱著手機,還要求孩子不能玩,這沒有說服力,孩子口服心不服。


律師如是說

“不滿14週歲,為完全不負刑事責任年齡,不管實施何種危害社會的行為”。針對該起弒母案,陳悅認為,若警方最後認定,涉嫌弒母少年若確實不夠14週歲,則不承擔刑責。


鐵衣姐姐

看到新聞真的很震驚,竟然發生如此人倫慘劇,而兇手竟然是未滿十四周歲的兒子!

事發經過

案發地為安徽宣城市郎溪縣十字鎮水鳴村。據瞭解,死者在縣城陪讀,丈夫在外打工,放暑假帶孩子回老家。死者平時對兒子很好,但在學習上要求嚴格,由於兒子一隻眼視力模糊,所以限制其玩手機。不過,孩子並不能理解母親的苦心,甚至心懷不滿,在日記寫下“憎恨媽媽”的內容。

2017年8月10晚,死者又一次拿走了孩子的手機,心中燃燒著怒火的兒子,趁母親外出不備,拿刀將其殺死在家門口,然後若無其事地回屋睡覺。第二天早上,村民發現死者遺體,於是報警,將少年帶走調查。

手機惹禍

這不是手機第一次惹禍了。就在少年殺死母親前的兩個月,浙江溫州一初中生在配眼鏡時,因為母親遞錢時不小心遮住了其手機屏幕,當即大發雷霆,猛擊打母親頭部;在此事的1個月前,四川的一位父親因不滿兒子成天抱著手機玩遊戲,要求兒子交出手機,誰知兒子竟在夜裡趁其熟睡時用板凳砸其頭部,最後縫了七八針,留下一道明晃晃的疤痕,好像在提醒著什麼。在此事發生的前幾天,重慶、湖南兩位少年,竟然因為手機被沒收而離家出走。

成年人玩手機都會上癮,遑論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呢?所以,在筆者家中,一開始就不許孩子玩手機,也不許玩遊戲,至今家中尚無一臺IPAD。不過,不許孩子玩,我們自己也不玩!

法律責任

由於死者兒子尚不滿14週歲,為完全不負刑事責任年齡,也就是說無論其犯下什麼罪行,都不會被追究刑事責任。

那難道就這麼算了?也不是的,根據我國《刑法》第十七條規定,因不滿十六週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加以管教,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這個是有先例的,2016年6月,四川13歲少年為搶一部手機,潑汽油將23歲女老師特重度燒傷,也就是被其父帶回家看管;2016年7月,廣西一名13歲少年殺害3名兒童後,僅被執行收容教養三年。

想來真是可怕,就因為未滿十四周歲就可以為所欲為,所以要求降低刑事責任年齡的呼聲一直不斷……


打虎拍蠅

事情發生在2017年8月17日,這是悲劇的一天,安徽一女子在家門口倒在血泊中,兇手竟然是自己未滿14歲的兒子!這消息一傳開,社會立刻沸騰起來。事由的導火索竟是沒收了孩子的手機,孩子在日記中記錄恨媽媽的內容。家屬猜測,孩子事先就準備好的!


村民稱,母親對孩子管教嚴格,平時對孩子挺好。但事發後,知情人透露孩子視力較差,母親不讓孩子玩手機,管的比較緊才導致的!公安局稱,孩子未滿14週歲,為完全不用負刑事責任年紀!對此事依法不對外通報。

首先,傷親殺親事件不是個例。

2017年9月,杭州15歲初三女學生為了玩手機被媽媽沒收和家裡起爭執,縱身一躍跳下19樓當場身亡!

現在,所有人對手機依賴越來越大。孩子從小就開始抱著手機搶紅包兩天開始。過年回家,親戚的手機都在小孩手上掌控,不給就鬧哭。


所以管教小孩方法可能都不一樣,各有千秋!但是我們要知道手機對身體的危害!

  1. 視力下降,兒童每天持續用平板電腦1至2個小時以上,三個月視力就可以從1.0下降到0.5左右。
  2. 脊椎受傷,小孩子處於發育階段,玩手機總是躺靠臥什麼姿勢都有,怎麼舒服怎麼玩,這對脊椎是很大的挑戰!
  3. 注意力受影響,離開手機的時候,腦袋裡想的不是學習,而是時間快點過去,好再去玩手機。長此以往,孩子專注力會下降!
  4. 交流受阻,玩手機上癮的孩子大多不喜歡和外界交流,缺乏交往的自信,活在手機的世界裡,比較被動,有時候找他說話,他可能眼睛都不看著你。
  5. 容易發生意外,這段時間大家熱議的小夥子滾下幾十個臺階導致身亡事件,就是如此,還有過馬路,坐地鐵等。這些低頭族的習慣,他從小就學會了。出意外幾率就顯然大很多了!
孩子的習慣,應該從小就要糾正!關注孩子的情緒和生活!孩子不善於表達是可怕的隱患!多和孩子溝通!具體方法,沒有統一的!大多取決於孩子的生活環境,畢竟父母才是最好的老師!

悟空視訊


2017年8月11日,安徽宣城市郎溪縣十字鎮水鳴村,一名中年女子的屍體被發現死在自家房子附近,死者在縣城陪讀,丈夫在外打工,放暑假陪孩子回老家,死者對兒子很好,在學習上要求嚴格,由於孩子沉迷玩遊戲,女子限制其玩手機,不過孩子並不能理解母親的苦心,因此心懷不滿,甚至在日記本上寫著恨媽媽的話語。



當天晚上,母親又一次拿走了孩子的手機,心中怒火燃燒的孩子趁母親外出之時,拿刀將其殺死在自家門口,然後若無其事的回家睡覺,第二天早上,村民發現死者屍體,於是報警,民警隨後將少年帶走。

又是一起因為玩手機引發的血案,近年來因為孩子玩手機引發的家長和孩子之間的矛盾不斷的擴大,因為玩手機毆打家長,辱罵家長,而這次居然是直接將家長殺死,這個問題已經逐漸成為一個社會問題,值得我們每個做家長的反思這個問題,



孩子玩遊戲真的不能禁止嗎?遊戲真的是洪水猛獸嗎?不一定是這樣,對於孩子,因為未成年,對一些事情缺乏理性的判斷,這就需要家長不斷的糾正這個問題,我個人覺得堵不如疏,不讓孩子玩遊戲肯定不行,但可以每天在規定時間玩一定的時間,然後剩下的時間家長可以轉移孩子注意力,引導孩子發現其他的興趣點,比如帶孩子出去玩,進行別的方面的活動,對於孩子沉迷玩遊戲還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