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玉米、大豆產量下降成定局!如何保證收益?

东北玉米、大豆产量下降成定局!如何保证收益?

點擊上方“種子天下” 可以訂閱!

东北玉米、大豆产量下降成定局!如何保证收益?

8月初,記者在前往東北調研時,正好趕上東北罕見的高溫,處於生長關鍵期的玉米正遭遇嚴重考驗。

今年預計玉米減產

記者乘車從遼寧省瀋陽市去阜新市的路上,發現不少玉米地已經嚴重乾旱,玉米杆矮小發黃,部分玉米杆都沒有結棒,玉米著實“口渴”。當地農民告訴記者,像這種矮小發黃的玉米基本上就絕收了。不僅是白天高溫,瀋陽地區夜間氣候也悶熱。8月初,瀋陽夜間溫度高達25攝氏度。這對已完成授粉、進入灌漿期的玉米而言極為不利。

东北玉米、大豆产量下降成定局!如何保证收益?

高溫同樣襲擊著吉林,記者從公主嶺高鐵站出來時,還沒走幾步路身上就已溼透。公主嶺地區處於世界三大黃金玉米帶之一的吉林玉米帶,即最適合玉米種植生長的黃金地帶,玉米整體情況要好於其他地方。

在吉林公主嶺主產區,公主嶺市劉房子鎮石豐村的興佳家庭農場負責人馮俊告訴記者,今年公主嶺地區玉米可能會面臨減產。據馮俊介紹,今年玉米在剛剛播種的時候,天氣遭遇乾旱,直到5月底才迎來下雨,錯過了最佳的出苗時機,雖然目前玉米長勢良好,但是預計年底收成可能較去年減產兩到三成左右。

“今年玉米主產區氣象條件相對複雜,春季乾旱少雨,導致玉米播種、出苗及生長受到較大影響,整體苗情不如常年同期,這也是此次玉米減產的根本原因。如今又遇上高溫缺雨,無論如何,今年東北玉米減產已成定局。”吉林雲天化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農業產業部經理孫雲廷說。

值得注意的是,7月下旬黑龍江局部還出現大到暴雨,引發洪災,黑龍江中西部地區災情較為嚴重,導致農田內澇,也對玉米生長不利。

“本週開始將進入玉米生長的關鍵階段——灌漿期。如果遼寧和吉林地區沒有一場及時的大雨,玉米粒很難長結實。前幾天是下了一點小雨,但不管用。在春旱的基礎下,又加上高溫乾旱,今年的玉米單產或將遭遇較大影響。”孫雲廷說。

嚴重的春旱,對主產區吉林造成較大影響,減產預期也推升玉米價格上漲。自今年4月開始,期貨市場的玉米價格迎來了一波上漲行情。大連商品交易所玉米1901合約的價格從1770元/噸,漲至8月9日最高1898元/噸。

东北玉米、大豆产量下降成定局!如何保证收益?

國內糧油市場中心最新7月報告指出,由於今年東北地區發生嚴重春旱,加之6月後,東北局部地區出現大風冰雹天氣及局部地區發生病蟲害,預計今年全國玉米單產下降已成定局。但是由於今年種植面積增加較多,總產量仍較上年略增,後期需繼續關注天氣狀況,尤其是東北地區是否發生早霜災害。

大豆也遭遇挑戰

除了玉米之外,另一大農作物大豆也遭遇不小挑戰。記者走訪調研發現,不少農民種植大豆的意願也不強。雖然國家2018年繼續對東北三省一區實行玉米和大豆生產者補貼,且大豆補貼力度要大於玉米,但由於2017年國產大豆種植收益明顯低於其他糧食品種,且銷售不便,加之今年利好政策出臺相對較晚,2018年國內大豆種植面積仍然小幅下降。

記者來到大連莊河市仙人洞鎮,當地農民告訴記者,去年莊河地區大豆就遭遇了蟲災和風災,損失嚴重,今年情況略好。“從種植的環節來說,種玉米比種大豆省心,玉米播完種,拔完苗,再放玉米靈,就這些環節。大豆就不一樣了,像我們這個地方,十年有九旱,種晚了怕出不來,種早了又長不高,需要抓準種植時間。我今年種了7畝地,5畝玉米,2畝大豆。大豆光蚜蟲就要打兩遍,開花期間又要防止卷葉蟲,各種蟲害都得防治,投入成本比較高。結痂拉片,要打三遍藥。算下來,1畝大豆的淨利潤也就比1畝玉米高100元。沒有大商所的保險+期貨和政府補貼的話,肯定不願意種。”莊河市仙人洞鎮仙人洞村76歲的農民高文坤告訴記者。

據中華糧網初步預計,今年國內大豆播種面積約1.15億畝,同比減少200萬畝,減幅1.70%;如果後期天氣正常,預計今年國內大豆產量約288億斤,同比減產5億斤,減幅1.71%。

保險+期貨”保證農戶利益

據當地人保財險工作人員稱,今年基本上可以確定最終要啟動保險賠付了。

作為”保險+期貨“的重點試點農場,興佳家庭農場2017年共投保100噸玉米,獲賠6700元。首次嚐到甜頭的馮總,今年將播種的玉米全部投保,因此在面對今年預計減產的情況下,無論最終玉米價格如何波動,興佳家庭農場並不會遭受損失。

據馮總介紹,他的興佳農場,在前端由吉林雲天化提供種子和肥料,中間生產階段由吉林人保提供產量保險,市場端有永安期貨與人保以及大商所合作的價格保險,形成整個閉環的產業鏈,其中沒有風險點。因此無論最終產量和價格如何波動,馮總均能享受利益保障。

記者來到玉米田間,可以看到由於使用了雲天化的籽肥料和先進的種植技術,馮總的玉米地已經完成了授粉,而其他普通農戶的玉米,剛剛才抽穗,因此產量也要高出普通農戶。

东北玉米、大豆产量下降成定局!如何保证收益?

興佳農場的馮總今年49歲, 16歲就開始務農的他,2015年在吉林註冊成立家庭農場。但是2016年,國家取消了執行8年的臨時收儲政策,調整為“市場化收購+補貼”的方式。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內玉米現貨價格隨行就市,波動幅度大幅增加。2016年秋收後,長春地區玉米收購價格從2016年9月初的1720元/噸持續下跌至今年春節前的1160元/噸。面對臨儲問題,種什麼?賣給誰?賣什麼價?問題接踵而來。

這時,吉林雲天化通過“訂單農業”,解決新型經營主體的糧食銷售渠道,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通過高產技術指導科學種田,在發展中提供全套資金服務。馮總準確抓住機會,積極參與其中,通過科學化的種植,每公頃地能增產2000斤左右。

土地流轉金成最大支出

據馮總介紹,自從有了“保險+期貨”項目後,產量和價格波動風險基本沒有了,但是也有擔憂的風險點,就是擔心自己承包不到土地。目前興佳農場最大的生產成本就是土地流轉費用,佔整個成本的60%。目前可以看出,新興農業主體較傳統的散戶種植,無論是產量還是抵禦風險上面,都是具有優勢的,因此應該提倡土地流轉。但是有時會出臺補貼政策,農戶一看到有補貼,就有可能想嘗試自己種地,但是產量沒有新興農業主體高。

這樣就會出現農民不願意土地流轉,之前土地流轉三千到四千每公頃,現在已經變成一萬元每公頃了。不過由於吉林雲天化的支持,興佳家庭農場今年種植1286公頃土地,所有資金,包括土地流轉金的費用,吉林雲天化共提供資金支持1600多萬元。

政府還需加大保險補貼力度

根據吉林人保介紹,目前我國的農業保險還處在最原始的保險階段。由於信譽體系等種種原因,目前我們的保險必須在出苗之後才受理,而國外有些是在播種前2個月就簽訂保單。同時政府要加大保險補貼,比如美國農業保險,85%左右的保費是由政府承擔的。

去年興佳農場的保費是由吉林雲天化承擔的,今年也是由吉林雲天化墊付的,受益於此項目的馮總表示,就算日後沒有補貼自己也願意繳納。但不是所有農戶都有馮總這樣的金融風險管理意識,只有政府加大保險補貼力度,才能免去農戶的後顧之憂。

东北玉米、大豆产量下降成定局!如何保证收益?

種子天下協辦單位:

安徽茂施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萊州市金海種業有限公司

安徽萊姆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更多合作企業火熱招募中...)

东北玉米、大豆产量下降成定局!如何保证收益?

長按上方圖片

識別二維碼

關注種子天下

坐享種業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