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買的機械錶一天快了30秒,是買到假貨了嗎?

有情的人終不被辜負


昨天一位表友向我“訴苦”,自己剛買來還沒幾天的手錶,一天的走時誤差達到30秒,覺得自己被騙了買到了假貨。當然了在我的竭力安撫之下他還是瞭解了機械錶的誤差情況,只有是對腕錶稍微瞭解一些的表友都知道機械錶有誤差這是一個很正常的情況,但是誤差有大有小,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什麼是機械錶的合理誤差範圍。

每個人對誤差的定義不盡相同,有的人根本不介意,但是有一個人可能只接受日差1秒……首先我們要知道,瑞士機械錶的誤差標準是日差±30秒。而石英錶的誤差一般小於0.5秒,一個月下來誤差15秒以內都很正常。

當然了除了以上說的,在種表界還有很多各種各樣的認證,下面就讓我們詳細瞭解一下。

天文臺認證,要-4/+6秒每天,經過天文臺認證的手錶一般會在錶殼或者錶盤上印有“Chronometer”英文字樣,除了精度的要求以外還有各種各樣的嚴格測試,並且經過天文臺認證的手錶比沒有經過認證的手錶價格貴30%左右。

百達翡麗PP認證,百達翡麗與2009年宣佈不再使用日內瓦印記,改為自己的PP印記。PP印記的要求更為苛刻,包括了腕錶的每一個部位。而走時誤差要求是機芯直徑在20毫米以上的日誤差在-3~+2秒之間,機芯直徑小於20毫米的日誤差在-5~+4秒之間。

積家1000小時測試,積家每一隻腕錶出廠前都要經過1000小時的嚴格測試,模擬顯示生活中各種環境,精度要求日差-1/+6秒。

QF印記,這個印記可能很多人都沒有聽過,這是帕瑪強尼、Vaucher Manufacture Fleurier機芯廠、蕭邦Chopard以及播威 Bovet四家公司共同推出。精度要求0/+5秒每天。

那麼為啥機械錶會出現誤差呢?為啥經過這些認證的手錶日常生活中佩戴還是不精準?

這是因為各種認證的測試環境和我們小顯示生活還是有差距,即便是模擬也不可能一模一樣。所以腕錶的實際誤差值和理論誤差值是有出入的。

另外手錶本身也可能造成誤差,日常生活中機芯誤差的影響因素很多,比如磁場,腕錶的機芯是有金屬製成特別是遊絲,一旦受磁就會粘連在一起,進而印象手錶精度。

除了磁場溫度也會對腕錶精度產生影響,因為溫度會影響到機芯內部的潤滑油,潤滑油的黏度絕決定了機芯的運轉情況。

當然腕錶不準也可能是我們自身的原因,如果佩戴著運動量不足就會導致機芯動力不足進而影響精度。或者是長期久置的腕錶,不定期補充發條的話會導致潤滑油乾涸,等等只能說機械錶精度的影響因素實在太多了。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減少誤差呢?相信這一點也是很多表友迫切想知道的。

既然誤差不可避免,那麼我們就儘量減少。比如不讓手錶出現在溫差太大的環境中,每天佩戴足夠8個小時。再有不要把手錶放在離電視機、收音機等電子設備旁邊,如果一旦受磁也就需要去專業的錶店進行消磁除了;同時不要佩戴腕錶參加激烈活動,避免撞擊震動導致內部零件鬆動,甚至損壞;最後一點注意定期保養,可以有效延長腕錶的使用壽命。

專注正仿手錶測評,一個接地氣的鐘表自媒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