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還會成爲超級大國嗎?

杜達特洛夫斯基


德國從來就不曾成為超級大國,所以也就無所謂它還會不會再次成為超級大國的說法。超級大國這個概念本身就是相對的,只要個別國家的綜合國力遠遠大於世界上其它的國家,那麼我們就可以將這些國家稱之為超級大國。
(德國國旗)

在冷戰結束之前,世界上曾經有美國和蘇聯兩個超級大國,這兩個超級大國都在世界範圍內擁有巨大的政治、軍事和科技影響力。超級大國的強大是全面的,他們擁有左右世界格局並改變人類命運的能力。不過在蘇聯解體之後,世界上就再也沒有哪個國家能夠在軍事、政治和科技等各領域全面比肩美國,所以美國也就成了當今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

經常有人會問德國或者日本有沒有可能成為超級大國,這個問題的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德日兩國幾乎永遠都不可能成為世界範圍內的超級大國。我們判斷一個國家能不能成為超級大國應該是以美國作為參照標準,如果某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和美國相差太大,那麼它肯定不能被稱之為超級大國,所以我們暫且設定美國之外的另一個超級大國的綜合國力至少應該達到美國的70%,而且這個國家必須在全球範圍內具有廣泛的政治影響力。
(美國地圖)


美國的領土面積高達963萬平方公里,人口總量超過3.2億,2017年美國的GDP總量為19.36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一位,同期美國的人均GDP接近6萬美元,位居世界前十位,他甚至比丹麥和新加坡這樣的小型經濟體的人均GDP還要高。另外美國還是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北約的領頭羊,其擁有一支規模超過140萬人的軍隊,在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有軍事基地,這是一個擁有豐富自然資源以及巨大政治和軍事影響力的國家。

德國是一個位於歐洲中北部,領土面積僅為35.7萬平方公里,人口8000多萬的國家。2017年德國經濟總量為3.7萬億美元,世界第四大經濟體,同期德國的人均GDP為4.45萬美元,遠高於歐盟的平均水平。德國是一個經濟實力非常強大的國家,但其經濟總量依然只有不到美國的20%,人均GDP也和美國存在較大差距更重要的是,德國的人口只有8000多萬,人均GDP將近4.5萬美元,在現有科技水平之下,德國經濟幾乎已經接近成長的天花板。
(德國地圖)


經濟體量是一國科技、軍事和文化等各領域發展的基礎,德國的經濟總量和美國差距太大,而且由於德國人口只有美國的四分之一,所以它幾乎不可能縮小和美國在經濟體量上的差距。另外德國是二戰戰敗國,其軍力發展因此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德國也不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它在世界範圍內的政治和軍事影響力甚至遠不如英法兩國,如果德國都能成為超級大國,那麼這個世界的超級大國應該會有很多。
(美軍航母戰鬥群)


美國是當今世界科技和經濟發展的領頭羊,他始終站在人類發展的最前沿,而且由於美國擁有成熟穩定的社會經濟體制,所以其發展水平幾乎達到了人類現有科技水平之下的極限,美國之外其它人口大國的發展天花板基本在4萬美元左右。既然發展水平難以趕上美國,那麼其它國家只能用數量來彌補質量上的差距,因此我們可以斷定當今世界只有印度和中國這兩個人口總量超過13億的大國有可能在綜合國力上超越美國,畢竟他們的人均GDP只要能達到美國的四分之一,經濟總量就能超越美國,這應該還是很有可能達到的目標。而德國則基本永遠不可能成為超級大國。


李姓先生


根本不可能,主要觀點如下!

一:美國的因素:

冷戰結束後,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世界權力結構呈現一霸結構。雖然美國受到2008年的金融危機打後,相對實力呈現出下降趨勢,但是,美國在全球依然保持著絕對的軍事霸權實力與美元霸權優勢。美國對威脅到自己霸權地位與利益的國家,包括自己的盟友在內,也是毫不留情的。如,逼迫日元升值的"廣場協議",歐元剛剛成立時發動的科索沃戰爭,以及推翻危害自己石油美元霸權地位的薩達姆政權等等。因此,在今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能俱備挑戰美國軍事霸權和美元霸權能力與實力,世界依然會保持美國一霸的格局。

二:世界格局因素

德國要想成為超級大國最基本的因素,就是要首先獲得與之匹配的大國地位,現在的德國,只能算做是一個二流的國家,經濟實力排在美,中,日本後面,要想擠進聯合國的權力核心,可以看做是天方夜譚的夢想,別看五常平時鬥爭不斷,但是在維護既得利益方面的立場絕對是一致的,誰都不願意"新人″加入來分享自己的權利和話語權。

現在第三大經濟體的日本,雖然一直賊心不死,蠢蠢欲動的來謀取與自己經濟實力相匹配的大國地位。如果德國與日本重新聯合,結成戰略同盟,對德國來說,也不失一個好辦法。但是,此路根本行不通,不要說世界上其他的國家會出面來反對,就是美國也無法容忍的。

德國和法國雖然是歐洲一體化最積極倡導者與最堅定的支持者,貌似親密無間,這實質不過是兩個世界二流國家同床異夢的戰略抱團取暖。法國的前總統密特朗曾經說過,“法國是我們的國家,而歐洲是我們的未來。"也正是基於法國的戰略共識,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希拉剋當選法國總統後,重新參加了北約軍事委員會和國防部長會議。2009年3月,總統薩科齊代表法國正式提交申請,請求重回北約軍事指揮體系。法國此舉無非就是他只有聯合歐洲對抗美國,才能突出法國在歐洲的重要地位,法國把歐盟看成是自己實力的重要保障,歐盟在法國的未來發展中,將更加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所有這些,成為法國為歐盟的發展竭盡全力的主要原因。法國這個一向以二流實力在國際事務中、扮演一流角色的國家,和德國在國際和歐洲事務中扮演平分秋色的角色也許他能夠接受,如果德國在歐洲重新掘起,這將是美國和法國最不願意看到的結果。如果真的有那一天時,美國,英國,法國會重新結成扼制德國崛起的力量,因為二戰的深刻慘痛教訓畢竟是不遠的事情。

三:德國和歐洲各國的關係。

冷戰結束後,,失去以前蘇聯為假想敵的共同目標後,西方國家之間的凝聚力開始不斷下降,因此各國開始為自己的利益而展開鬥爭。當時的德國,英國,荷蘭等國希望北約東擴,而法國等國卻希望同時南進,南歐各國擔心東歐廉價產品進入,擔心歐盟的各種補貼被東歐各國分享,更害怕德國的影響不斷擴大。我們也看到今天擴大後的歐盟,軍事仍在以美國首的北約控制之下,仍然軟弱無力,難有作為。有意思的是,歐洲所有的國家都希望德國成為歐盟經濟的領頭羊,為歐盟各國的經濟發展多做貢獻。但是對德國要成為政治大國的企圖,大多持警惕性和反對意見。

四:德國的自身因素:

首先:德國是二戰後,對自己戰爭罪行反省最深刻的國家。

其次:德國已經進入老齡化國家的行列。我國的平均年齡是36歲,美國平均年齡是32歲。

再次:現在的戰爭模式已經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己經開始進入熱核時代,將來主要以信息戰或是以代理人戰爭為主。大國與大國之間,根本不可能冒著互相毀滅的風險爆發世界性的大規模戰爭,這就使德國喪失了重新掘起的時間和空間。

因此,未來世界格局的重塑以及世界秩序的重新調整,主要將在五常之中展開,德國只能起到重要的參與作用,而不會是主導作用。


相忘江湖71941665


答案是否定的。超級大國的標誌是具備超過其它強國的政治和經濟影響力。一個國家要想成為超級大國,需要具備明顯超過其它強國的綜合國力,這種國力包括經濟實力、科技實力、人口、領土、軍事實力。今天的德國無論是老齡化的人口,還是狹小的國土都不具備支撐一個超級大國的物質基礎。而且,在現有的世界權力格局下,德國作為北約成員國,面對著超級大國美國的權力制約,在歐洲面對著具有超級大國軍事實力的俄羅斯;在歐盟內部,面對著在軍事實力上明顯優於自己的傳統對手法國和英國(已決定脫歐)。這些因素都從客觀條件上抑制著德國成為超級大國的可能性。

很明顯,今天的德國已經不具備在眾多強國的環繞下脫穎而出,建立起明顯超過這些歷史老對手們的客觀條件。從主觀上講,今天德國的國家戰略是基於自己在歐盟內部的經濟優勢地位,通過與歐盟國家的協調一致來發揮自己的國際影響力。在國家安全上,德國立足於北約獲得安全保證,同時也大力推進歐洲安全一體化建設,建立起北約和歐盟安全組織的雙重安全保證體系。所以說,無論是從客觀條件上,還是從主觀意願上,德國都不可能成為超級大國。


照理說事


沒有這種可能。所謂的超級大國指的是在經濟上與軍事上的實力都遠遠強悍於其他國家,能夠利用強悍的經濟與軍事能力對其他國家進行干涉,能夠謀求世界霸權。

那麼,就以“超級大國”在各個領域的標準來評論一下德國能否成為超級大國。


第一,遼闊的疆域與戰略縱深

曾經的大英帝國、蘇聯,還是如今的美國都擁有非常遼闊的疆域。廣闊的領土不僅提供各種必要資源,能夠實現糧食、資源等自給自足。同時,可以形成巨大的戰略縱深,其軍隊能夠在戰爭中從容的撤退、重組等。一個國家,如果缺乏戰略縱深,那麼再發達富有,在軍事上也是非常脆弱的。


德國本身也是歐洲的大國,然而兩次世界大戰之後,德意志失去了大部分的領土。而且即便沒有喪失,德國的疆域也並不能夠支撐起“超級大國”的定義。如今的德國面積比日本還要小一點,海岸線比較短,在歐洲屬於中部地區。

第二,軟實力因素

強悍的超級大國,必須能夠在意識形態領域形成世界性的影響力。在國際上,能夠以自身的意識去影響其他區域乃至全球的政治生態。

作為兩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德國的處境比較尷尬。雖然與日本不同,德國戰後的態度獲得了世界各國的尊重與原諒,但是德國在世界上的政治影響力仍舊非常有限,並不足以影響世界。


而且,即便是在歐洲地區,德國仍舊面臨法國、英國與俄羅斯的挑戰。這三個都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僅僅這一點,也是德國怎麼努力都無法相比的。

第三,經濟與科技實力雄厚

這是德國唯一符合超級大國條件的地方,也是如今德國在世界上最無懈可擊的優勢領域。二戰以後,德國迅速崛起,西德曾經是僅次於美國的資本主義經濟強國,東德也是國際經濟強國。如今的德國仍舊是歐盟第一世界第四大經濟體,“德國製造”享譽世界。

綜合而言,德國是沒有機會成為“超級大國”的,如今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就是美國,而潛在的超級大國指的是中國、俄羅斯、印度、巴西、歐盟等,德國的實力並不足以成就。



澹奕


以目前的科技水平發展下去,不出意外,德國一定會成為超級大國。

超級大國指極端強大的國家,特指當世界在政治上劃分為支配國和被支配國的時代的一個或極少幾個支配國家。

提起超級大國這個名詞,大家一定首先想到美國和蘇聯,地盤夠大,人口夠多,資源夠足,拳頭夠硬。如果單單看這幾個方面,恐怕德國乘以2也不能爬上超級大國的門檻,用盡了吃奶的勁,德國也就是二流國家而已。這樣去看德國能不能成為超級大國,只能說被浮雲遮住了眼,看不到天。

大家別忘了,在美國和蘇聯之前,還有三個國家被現代學界公認為超級大國,古代中國,西班牙,英國。咱們的老祖宗就不提了,說說人口、資源、領土都與德國半斤八兩的西班牙和英國如何成為超級大國的。

西班牙:1492年西班牙光復運動結束之後,西班牙積極投身大航海活動,著名的麥哲倫和哥倫布都是西班牙王室贊助的。通過大航海,西班牙在亞洲、非洲、美洲佔領了大量的殖民地,掠奪了無數的金銀財寶,建立起了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無敵艦隊,成為了當時世界的超級大國。當時的西班牙科技水平不比歐洲其他國家發達,人口、領土、資源也沒有遊戲,能成為超級大國靠的就是先進的思想觀念(發展殖民地做強盜斂財)和海軍實力。

西班牙帝國巔峰時期

英國:西班牙依靠大航海發家致富以後,作為島國的英格蘭開始眼紅。眼紅是眼紅,但是拳頭沒有西班牙的硬,只能玩陰的。在伊麗莎白一世女王的支持,以政府的名義公開鼓勵海盜行為,搶到東西獻給國王還能受封爵位(現在自詡為紳士的英國人,對待自己老祖宗的偉光正行為,會不會臉紅呢)。通過海盜行為,英國積累起了大量財富,更為重要的是磨鍊出了一支精銳的海軍,並最終打敗西班牙的無敵艦隊。之後英國把財富轉化為購買力,推動了經濟發展,建立了君主立憲國家,掀起了第一次工業革命,成為了世界霸主。英國的資本主義制度領先其他歐洲國家(其他國家還在王權的壓迫下呻吟),工業能力也遙遙領先,這兩項是成為英國超級大國的最重要原因。

大英帝國巔峰時期

既然人口、土地、資源都與德國差不多的西班牙和英國都曾經能成為超級大國,那麼德國成為超級大國也不是不可能的!

德國如何成為超級大國呢。小平同志曾經說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學技術才能幫助德國成為超級大國。《三體》作者提出一個著名的理論,科技爆炸文明進步的速度和加速度不見得是一致的,弱小的文明很可能在短時間內超越強大的文明。

德國目前是世界上工業水平最發達的國家,沒有之一。德國的電子、航天、汽車、精密機械、裝備製造、軍工等均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德國產品以品質精良著稱,技術領先,做工細膩著稱。

可以歪歪一下,第四次工業革命在德國興起。第四次工業革命以智能工業為代表,德國率先實現了智能機器人在整個工業領域的應用。所有工業產品都是智能的、生產工業品的車間是智能的、驗收工業成品的機器人同樣是智能的,甚至德國取得了分子重組領域的突破,發明了智能3D打印機。石油沒了?打印出來!沒有天然氣?打印出來!需要10個人智能機器人作為國防力量保護國家,打印出來!

你能說這個時候的德國不是超級大國嗎?

答主愛歷史,愛科學,愛交朋友,覺得我回答的還能入您的眼,給個贊吧。


驃騎將軍王


會,只要德國想,就一定會。

要成為超級大國,必須具備經濟、軍事和文化實力,以及國際影響力。

經濟實力

從經濟實力上看,德國所擁有的黃金儲備是3378.2噸,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的8133.5噸,而黃金儲備是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的最本質體現。

中國大眾有一個誤區,比經濟實力就開始比GDP總量,但GDP總量的本質反應的是市場潛力,是貨物的目標販賣地的市場增長潛力,與經濟實力的概念差距甚遠,換句話說,GDP總量本質反應的是人口的生育能力。

同時,德國又是歐盟的老大,歐盟的主要經濟政策全部是由德國來搞,歐洲中央銀行,總部就位於德國的法蘭克福,德國所使用的歐元又是在世界貨幣結算佔比中僅次於美元的貨幣,而人民幣的國際結算佔比不足日元的一半。對比之下,可見德國經濟實力之強。

軍事實力

德國是北約成員國,同時,德國擁有自己的軍事側重點,德國陸軍很強,但空軍軍事力量不足,但空軍實力不足這一點被北約聯軍和歐盟聯軍其他部分所彌補。

目前德國軍費一年是400億美元,主要用於武器研發,德國依靠其強大的高端製造業作為軍事力量的後盾,在武器水平上屬歐盟前列。

這裡說下歐盟和北約,歐盟歷史上各個國家之間都是親戚,有時候一個人同時兼任好幾個國家的國王,而目前的歐盟各國之間,可以概述為有國家無國界的整體。

而北約是一個國際化的軍事組織,現在的北約則成了市場經濟國家的國防部,打架的事情主要是美國出人,其他國家與美國一起出資源搞武器聯合研發。就比如f35遠程戰機。

文化實力

德國建國晚,建國以前其他國家之間一有矛盾 ,打架就跑德國去打。所以德國人自古善戰,擁有統一且深刻的歷史仇恨。

德國是一個單一民族國家,文化認同感強烈。

德國又是一個遊牧民族國家,遊牧文化特點則是尊重知識,崇拜強者,尊重科學,團結友愛。所以德國內部集齊團結,同時德國高新技術集齊發達,百年公司不計其數。世界品牌多的更是數不過來。

國際影響力

德國的國際影響力力僅次於美國,雖然不是聯合國五常,也基本不愛搞事情。但主要是德國政客水平過硬,基本不需要開戰就能為德國民眾在國際上爭取各種資源。


王眼世界觀


哈爾福德·麥金德


要回答這個問題,要先弄懂什麼是超級大國(Super Powers)。所謂超級大國,首先在規模上必然是具有絕對優勢的。這裡規模主要是指領土、人口和資源。因此,超級大國一般來說必然是洲際大國,或者用地緣政治大師麥金德的話來說是“基於半個大陸的資源之寬廣基礎的巨型強國”。其次,這樣的超級大國必須是一個基本統一的民族聚合體,當然這種民族統一和聚合程度不同國家可以是不同的。換句話說,想要成為超級大國,必須擁有接近或居於世界前列的人口、疆域和自然資源規模,而這些經過開發和對外運用,可以轉變為國際權勢而使之成為世界強國。簡而言之,擁有或接近世界前列的人口,疆域和自然資源規模,這是成為超級大國的必要條件,凡是不符合這個條件的,都不可能成為超級大國。根據這一界定,我們接下來看一下:德國是否曾經是超級大國;德國是否可能成為超級大國。


世界地圖(根據上述超級大國的必要條件,世界上有那些國家是超級大國“坯子”呢)


接下來,我們來看德國是否曾經成為過超級大國。我們回顧一下德國曆史,不論是勃蘭登堡,普魯士,還是德意志帝國,或者納粹德國,無論從人口、疆域、還是自然資源來看,都從來沒有接近或者居於世界前列過。因此,雖然德國在歷史上曾經是一個強國,但只能說是強國,而不是超級大國,畢竟在規模上,德國完全不符合超級大國的基本要求。那麼,像歷史上德國這樣的強國,該如何界定呢?第一,我們不能否定,德國這樣的國家,在歷史上,的確是一個強國;第二,德國這樣的強國,在規模比它大得多的洲際大國(指能夠動員這些“權勢基值”後的洲際大國)面前相形見絀。這樣的國家,可以被界定為中等強國(Middle Powers)。歷史上,德國、法國等歐洲國家,都是這樣的中等強國。因此,我們可以說,雖然德國祖上曾經闊過,但因為體量的問題,德國只能說在歷史上曾經是“中等強國”,而非超級大國。


德意志帝國(1871-1918)


那麼今天的德國是否會成為一個超級大國呢?答案同樣是否定的,理由與歷史上的德國不是一個超級大國是相同的。更不要說,經過了兩次世界大戰,德國與歷史上的德國相比較,已經失去了大量的領土和人口。當然,我們說,即使是現在的德國在歐洲範圍內,仍然是一等強國,但是這樣的德國,我們說只是歐洲強國,而不是世界強國。也就是說,今天的德國在歐洲具有很強的影響力,在世界範圍內也有一定的影響力,但這種影響力與真正的超級大國相比較,甚至與全球性大國相比較,則有很大的不足。因此,個人以為,今天的德國是不會成為一個超級大國的,原因是規模上的不足。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當然,有沒有辦法讓德國這樣的中等強國,能夠具有超級大國“坯子”的規模呢?這回的答案就不是否定的了。德國可以再來一次世界大戰,統一歐洲大陸,這樣規模就夠了……不過,這種可能性無限趨向於零,更不要說,德意志帝國的敗亡與納粹帝國的毀滅一起昭告德國人:德意志的民族抱負至多隻能是歐洲強國而非世界強國。當然,這也是今天德國所選擇的道路。


hording


不會了 。希特勒1945秋天說優秀無畏的德國人已經都死了,剩下的都是膽小鬼,弱者,所以沒有必要考慮德意志民族以後的生存問題了。雖然希特勒是經多方認證的魔鬼兼瘋子。但事實是7000萬的德國人在二戰中損失近2000萬,四份之一的人口消亡,而且死去的可謂精英,無數名字帶馮的德國人死在東線。普魯士特色的容克貴族二戰以後確實消亡了。曾經令丘吉爾讚不絕口的條頓精神在二戰後的德國已經成為禁忌,即使普魯士國土都變成了波蘭一部分。失去了普魯士特色的德國就只是一個普通西方國家罷了。所以即使經濟成為歐洲之雄也不會再次成為二戰前那樣的超級國家了,因為德國畢竟沒有美國那樣的地大物博和經濟總量。


沒有不存在


德國是否會成為超級大國,這個問題實屬難說,但我個人觀點,他是有可能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來分析一下德國民族的特點,他們骨子裡有一股力爭上游的勁,我們回顧一戰二戰,當其他國家經濟蕭條的時候,德意志民族他們擰成一股繩,努力發展自身經濟,發展自身工業,他們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他們發展階段十分低調,從不對外宣稱自己創造了什麼什麼,而且默默地關門搞建設,德意志民族意識實屬強大,世界上沒有幾個民族能比得上他們骨子裡的那股勁,民族有意識,國家能強盛,這是對德意志民族的分析;再看德國的科技與經濟實力,在歐洲那怕在世界上都是領先的,儘管他們經歷了一二戰的分裂,但他們的科技底蘊還在,他們工業發展會非常迅速,當他們發展起來的時候,沒有哪個國家能抵擋的住的,正如一二戰時期的德國一樣。

我們再來說說超級大國的定義,不僅僅體現在國土面積上的,最能體現就是科技和經濟實力,在世界上眾多發達國家中,德國的實力是不容小覷的,像寶馬,就是德國在復興本國經濟背景下的產物,許多科技公司都誕生於德國,德國科技產物擁有量可以和歐洲任何一個國家比拼,所以,我認為德國有可能成為超級大國的!


風華歲月7443


德國要是再成為超級大國,以英、法、俄為首的歐洲國家肯定不會淡定。德國是兩次世界大戰的罪魁禍首,已經有前車之鑑,這兩個國家絕對不會讓他再次強大,肯定會打壓他的。即便能強大,在軍事上也永遠不會讓他強大起來。

要說,歐洲能再次強大起來的只有應該大英帝國,大英帝國的生產力,一旦被激怒也是很可怕的。目前他還保持著海外殖民領地,雖然軍事影響力不再,但是該國可以在海外駐軍,用武力來彰顯其國際影響力。俗話說:一山難以融二虎,資本主義國家陣營,有一個美國就足以對抗社會主義陣營,所以英國不需要那麼強大,英國強大對自身來說不是好事。

德國的強大也只能在科學技術領域來獨霸全球,當然可以想威廉一世一樣興辦教育,大力發展科學技術。來影響全球,現在的德國科技也是世界頂尖水平。不過母親也出於啃老階段,二戰以後,被老牌帝國打壓,目前也只能在美、英、法、俄的控制之下活動。要再來一次工業革命,即便德國不發動戰爭,這種不純的動機,也讓歐美國家感到不安。所以,德國要想成為超級大國,真的是天方夜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