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美寶集團CEO徐鵬:以中國技術之力影響世界

2018年8月16日,燒傷溼潤暴露療法及溼潤燒傷膏發佈三十週年紀念暨再生科學經濟發展研討會在京召開。

專訪美寶集團CEO徐鵬:以中國技術之力影響世界

30年前,國家級重大科技成果"燒傷溼潤暴露療法"及國家級新藥"溼潤燒傷膏”由中國科技新聞學會和光明日報等聯合向中外國際社會公佈。經過三十年的創新發展,這項技術在二十萬醫生和研究者的努力下,已經走進全球數十個國家,讓數千萬患者受益,為中國再生醫療技術世界化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徐鵬,美寶集團現任掌門人,國際再生醫學與創面修復學會總裁,創造性的通過國際大平臺極大深化了源自中國的燒傷創瘍再生醫療技術的世界影響力,為這一技術的世界化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專訪美寶集團CEO徐鵬:以中國技術之力影響世界

徐鵬在此次紀念大會中接受專訪,回顧其父親徐榮祥發明的這一技術的30年發展歷程,分享中國技術世界化發展的全新路徑,並倡議構建再生醫學共同體,齊力推進世界再生醫學的健康發展。

30年前,燒傷溼潤暴露療法及溼潤燒傷膏正式發佈,這一技術的誕生對於中國燒傷治療的發展有什麼現實意義?

30年前的今天,一項改變世界燒傷患者命運的技術和產品誕生了。這一技術的淵源其實最早可以追溯到我父親徐榮祥上大學的時候,當時,他深切地感受到傳統燒傷的弊端,並決心革新傳統燒傷治療的局面。他大學期間就致力於探索新的溼性療法治療燒傷,並將畢生精力傾注於此。

1988年8月16日,這項技術對外正式發佈,標誌著這種立足於燒傷組織原位再生復原的燒傷溼性醫療技術和學術正式誕生,以溼潤燒傷創面,液化排除壞死皮膚、再生新皮膚修復燒傷創面的燒傷溼性醫療技術打破了世界傳統燒傷治療學術的格局,可謂轟動一時。

今天,我們在回顧三十年的歷程中展望新的未來,這朵在中國播種、開放的花已經成熟,要綻放給全世界看,未來還將更加絢麗多彩。

 這一技術歷經30年的發展,現在中國的臨床應用現狀如何?

因為這項技術的鮮明特點和優越性,國家衛生部於1991年就將其納入了首批十年百項推廣項目,作為十大醫藥衛生技術之一向全國農村和基層普及,目前已經覆蓋全中國。在臨床應用上,據不完全統計,全國至少有60000家縣級以上的醫院用再生醫療技術進行治療,治療範圍涉及燒傷、外科、整形、皮膚、骨科、肛腸科、急診科、婦科等多科室,年救治患者達百萬人次。

30年來,我們已經培訓了百萬醫生,其中有20萬醫生熟練應用這一技術。

這一技術就是為了救死扶傷、拯救受苦受難者而誕生、成長的。30年來數不盡的患者因為這項技術而獲救,成就了他們浴火重生的人生,實現了他們最初的夢想。

 這一技術已經走出國門,目前國際上這一技術發展狀況如何?

其實在1990 年5月的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上就已經可以讀到對這一技術的介紹。 90年代,美寶更是以技術優勢最早啟動了國際貿易,在中國中醫藥領域創造了先河,打開了世界之門。目前這一中國原創技術已經走進數十個國家,在國際上被廣泛使用。

2015年,我的父親徐榮祥意外離世,我開始接手這一事業,對於我來說,這一技術的世界化發展不僅僅是在地域上覆蓋更多國家,更是中國醫療衛生話語權分量的提升。我希望讓更多國外人認識到我們中國原創的科學技術在世界上同樣能夠發揮戰略性價值,佔據主導性地位。中國的技術是可以輸出到世界的,中國的技術是可以應用於世界的,中國的技術是可以改變這個世界未來的。而且我希望,這個值得驕傲的中國技術能夠造福世界各國人民。

我們中國的技術需要在這個世界有更強烈的話語權,有更直接的參與感。然而這一發展必須獨闢蹊徑,我們必須充分利用資源的力量、關鍵機構的力量。

我們用中國的醫療技術在世界範圍內承擔著社會責任、國際責任,體現出更多中國技術的價值。我們聯合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燒傷專業委員會發起了克林頓全球倡議實施了惠及20000名中國醫生的“再生醫療技術醫師培訓”計劃;加入了聯合國“每個婦女 每個兒童”中國合作伙伴網絡並開啟了“生命再生行動”;發起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50期培訓計劃;與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合作設立“徐榮祥再生治療學外科教授”席位並舉辦”徐榮祥再生治療中心年度論壇“,將源自中國的再生醫療技術推向新的國際高峰,並去努力提升中國醫療技術在國際舞臺上的聲音和影響力,並在這發展中將美寶集團也帶向了新的高度。

我們還相繼聯合哈佛大學、南加州大學、南開大學、芝加哥大學、山東大學、濱州醫學院等國內外實力名校建立科學研究中心,未來還將和麻神理工等建立合作,用世界的資源共同致力於再生醫療技術的尖端深入研究和國際化發展。

美寶集團在這一技術發展中有何作用?

可以說,美寶集團和再生醫療技術的發展是一路同舟共濟、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從技術的升級轉化與傳播應用,到再生科學世界高端平臺的站位,美寶集團都發揮著強大的生力軍作用。

美寶集團以這一技術為核心走出了一條以尊重人類生命價值為企業精神,集研發、生產與銷售為一體的具有原創知識產權體系的民營企業獨特的發展道路,並以再生技術為核心,衍生出更廣泛、更完善的技術體系與產品體系,不斷構建並開拓著再生生命的新經濟業態。

 對於這一技術的未來發展,有何期望與計劃

今年的2月,我們發起的國際再生醫學與創面修復學會在加州宣告成立,併為了紀念創始人徐榮祥將每年二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二定為再生醫學日。這也是我們在規劃的再生醫療技術的未來發展——建立一個集再生理念、再生科學、再生思維三者為一體的國際平臺。通過此平臺形成國際研究合作渠道,在世界範圍內融合聯動與深化發展,實現再生技術臨床方法的普及推廣和交流;促進當今已經臨床化的再生醫學的臨床轉換;並協助相關立法顧問機構和政府相關事務機構來制定推廣一些法規,以便更好的推進再生醫學的健康發展。

我們已經建立了完善健康的再生醫療生態圈,彼此交流、資源共享、技術升級。我們要廣納世界同行、集聚更多仁人志士共舉再生事業大旗,共構再生醫學命運共同體,共塑再生醫學新未來。

未來的世界將是一個休慼與共的命運共同體,我們將以技術為核心樞紐,把中國乃至世界資源機構鏈接成一股力量,形成我們的再生科學聯盟,把有共同價值觀的學者、機構、聯結起來,形成我們造福人類、造福世界的平臺,全方位深層次打造再生醫學共同體,為改善人類生命質量而努力,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努力!

未來不僅是共贏,更是可持續發展,燒傷創瘍再生醫學的未來與發展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用源自中國的科學技術影響世界、改變世界,是燒傷創瘍再生醫學義不容辭的國際使命和時代擔當,原大家為之一起做出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