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受骗记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受骗记

昨天下午带外孙小女乘坐公交车时,前面座位上的两个年轻女孩在不停地大声说话,两人在交流如何防范被骗的经验。虽然我不是那种“听墙根”的人,但她们叽矶喳喳的响亮声音不停地在我耳边缭绕,不想听也由不得你。在回家的路上,我想起了她们的谈话,突然,我的脑海中涌现出多年前的一次被骗的经历。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受骗记

那是在1996年前后,我刚调到江苏连云港不久。当时单位为了留住我们几个人,就在单位里盖了一排临时住房,单位里的四个大中专生每人分得了一套。我和女儿租房三年,现在终于住进了属于自己的小窝,心情自然非常高兴。旁边的三位邻居都比我年龄小,其中小张是一位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

小张走出校门,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对自己的人生未来也是有一股“豪情壮志”。“踌躇满志”的他全身都洋溢着一种青春活力,每天迈着轻快的步伐,嘴里哼着歌声出出进进,给人感觉他总是在不停的忙。忙什么呢?其实他也没有更多的事情,工作还仅仅在熟悉阶段,领导没有单独给他分配任务。可他又是一个闲不住的人,面对空荡荡的房间,他肯定呆不住。每逢周末休息他就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会出去,没有半小时准保又回来了。

小张由于单身一人,他的屋里除了一张睡觉的床外几乎什么也没有,我的家就自然成了他的“第二宿舍”。在我家,他的随便程度让外人感觉好像他是主人我倒反成了客人似的,他几乎每天都要在我这呆到“晚间新闻”结束后才恋恋不舍地回他那“破屋”去睡觉。

我的另外一个邻居是从武汉来的大学生小吴,春节刚结婚。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受骗记

那年春节刚过,小吴的母亲千里迢迢从武汉赶来为儿子操办婚事。记得一天早晨,这位母亲要回武汉,眼看老人拎着两个大包就要上路了,而这对新婚的小俩口却不见人影,我觉得奇怪就问老人:“小吴呢?怎么不让儿子送送?”

老人说:“他们还睡呐,我一个人走就行了,不让他们送。”

“妈的,这小子,什么大学生?”我在心里暗暗骂着小吴。

“那怎么成呀?”我想老人第一次来连云港,不熟悉道路。

“这样,我和小张送你去火车站吧。”我看小张从房间里刚好出来, 老人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神色。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受骗记

走进人声鼎沸的火车站售票大厅,我让老人坐在椅子上休息,我和小张去窗口为老人买票。我们在2号窗口排队,相隔一米远的3号窗口和我们并排站队的是一个看上去不到三十岁的男青年。轮到我们在2号窗口买票时,这位男青年也在3号窗口开始买票了。就听这位男青年问售票员:

“有去阜阳的票吗?”

“今天的没有了”售票员没有抬头。

什么“阜阳”,小张一听顿时凑了上去。

“你是阜阳的?”。

“是呀”。男青年一脸的疑惑打量着小张。 我买好票把老人送上火车。

等我返回售票大厅找小张时,只见他已和那位男青年好像是多年的老朋友似的,正聊得不亦乐乎。

见我过来小张神采飞扬地拉过那位年轻人的手走过来高兴地朝我介绍说:

“老大(小张一直这样称呼我),来来,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老乡姓孟,叫他小孟好了。这是我们老大”。

“你好,老大”小孟抢先伸出手。

“你好你好”,我和这位年轻人握握手。

“小孟和我家住得不远,真没想到在异乡能遇上老乡,缘分、缘分呀。”小张有点手舞足蹈。

“我是三年前北大中文系毕业后分配到连云港市委秘书处的,要不是女朋友分到这了我才不会来。这不,春节期间和女朋友分手了。”小孟在和小张不停地说着自己的情况。

小张的眼里越加明亮,殷勤地给他递了一根烟,而后又忙不迭地掏出打火机给他点燃。看他神态真有点汉奸遇到小鬼子的样子。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受骗记

我要急着回单位,小张说要带小孟去汽车站,看看有无去阜阳的汽车。这位年轻人见我要走,就说“我给你留个联系地址,有啥事你就尽管来找我”,他一边说一边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下,从身后拖过一只皮箱,拉开拉链没有打开,只是把手伸进皮箱从里面摸出一沓稿纸,铺在箱子上,又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支有手指粗细的钢笔,一笔一画十分工整地写着他的工作单位。

“连云港市委办公室秘书处”,字体优美漂亮。

说老实话,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稿纸:它让我想起在过去照片上看到的中央领导的手稿用纸,就是那种比16K大一些、红色格子竖排、格子有两指宽间隙的纸张。

看到这一切,说心里话眼前的这人也不得不让我刮目相看了。

这天是个星期天,我回到家也快临近中午。回来后就开始洗衣服,我掏出要洗的衣服口袋里的物件,有钱、钥匙、本子、笔等东西,也没多想就随手将这些物件放在桌子上。记得桌子上我放了有两百六七十元现金,其中有两张一百元整钞,其余都是一二十元的零钱和一堆硬币。

大约下午一点多,小张回来了,让我有些惊讶的是他的那位阜阳老乡小孟也一块来了。小张说今天没有去阜阳的车,小孟不走了。“他的皮箱呢?”,我见小孟两手空空就问小张。

“噢,寄存在车站了”。

小张把小孟带到他自己的房间去了,我忙着洗衣服也就没有过去。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受骗记

片刻功夫,小张把小孟领到我家来。小孟进来就像一位老熟人似的在房间里不停地来回走动,他在我的书架前翻阅书籍,又和我聊起有关“鲁迅”、“钱锺书”、“老舍”等作家的趣闻,他还不时说出一些我并不熟悉的作家的名字。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他还着提到了知青作家“梁晓声”,他说在大学里还和梁晓声有过交往,我们三人就这样聊了一阵,当他听小张说我对北京也熟悉后就不再说大学的事情了。

小张一拎我的暖瓶是空的,

“没水呀?”。

我洗衣服开水全用了,

“我去烧”。我拎着暖瓶去了厨房。当时我们四家的厨房和卧室是分开的,相距有十多米远。等我烧好开水回来时就看到小张站在我家门前,而小孟一人正急促地朝单位大门外走去。

“怎么要走了”,我问小张。

“他说要出去买盒烟”。小张眯着双眼目送小孟。

我进房间后,看见书架被小孟翻的有些零乱,就走过去整理一下。无意间朝旁边的桌子看了一眼,蓦地,我感到后背一阵发凉,桌子上的钱只剩下一堆硬币,所有纸币都不见了。

“小张--”,我喊着跑出房间。

站在外面的小张被我的叫喊声吓了一跳。

我一脸怒气地对他说:“他妈的,这杂种,你赶快去追他”。

“怎么了?”小张可能被我气汹汹的样子吓坏了,脸色也变得煞白。

“这杂种不会回来了,我桌子上的钱不见了”。

“不可能吧”,小张还犹豫着摇摆着头。

“快去追”。

我一急朝小张屁股上踢了一脚,小张顿时紧张地撒腿就往大门外追去......

十多分钟后,小张神情万分沮丧的从门外返回来。

这位自称“北大”毕业又是在市政府任秘书的“小孟”,早已是无影无踪了。

我此时才真正感到我们遇到了一个骗子,----一个智商极高很不一般的骗子。

小张还是不大相信他的这位老乡会是个骗子,又赶快拿出小孟留下的联系电话给市委秘书处打电话讯问,电话那头传来“你所拨打的电话是空号”的语音提示。

小张回忆说:“怪不得这小子一来就向我打听门外出租车多吗?”

这事在单位里很快就传得沸沸扬扬,成了大家的饭后笑谈,弄得我俩好一阵在人前抬不起头。

后来每当提起此事,我就真想朝小张那肥胖的屁股上再狠狠踹上一脚。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受骗记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确是至理名言。

在你们成长过程中有没有上当受骗的经历呢?为了让更多善良的人们不受骗上当,不妨也说来听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