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寡婦有多悲哀?她17歲就開始守寡,臨終前說出一個祕密

在古代女性地位是非常低的,嫁做主婦到還是可以,如果是做妾那可就太可憐了。蘇軾思念亡妻,能寫下: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這樣的千古絕句,可是蘇軾對於自己的小妾可是非常隨意,甚至有一次拿自己的小妾來換取駿馬。但這些能嫁給別人的女性,好歹身邊還有一個人,總歸不算是太寂寞。在中國古代,最可憐的還是要屬寡婦。

古代的寡婦有多悲哀?她17歲就開始守寡,臨終前說出一個秘密

因為古代戰爭比較多,所以很多男子是要去前線打仗的,有戰爭就必然有死亡,無論是斬獲多麼大的勝利,都會有人在戰爭中死去,所以在中國古代,會有很多的寡婦。有的很年輕的的時候就做了寡婦。

在古代,寡婦改嫁是非常可恥的,儒家的“存天理,滅人性”的理論不知道坑害了多少嚮往自由的人們。有的寡婦有孩子還好一點,好賴這一生還能有一個人陪在自己的身邊,有的就慘了,十幾歲的時候,丈夫就去世了,孃家嫌棄晦氣,也不接納,一個人孤苦伶仃的過完這一生。

古代的寡婦有多悲哀?她17歲就開始守寡,臨終前說出一個秘密

只有是人就會有慾望,就會有七情六慾,長期孤獨的古代寡婦也是這樣,可是古代極其注重禮義廉恥,寡婦為了解決寂寞慾望問題會採用哪些解決方法呢?讓我們來具體說一下。

清朝嘉慶年,有位李氏寡婦17歲就開始守寡,多年一直一個人生活,可她的婆家人非但不可憐,反而覺得李氏寡婦與外人有染,存在不正常的男女關係。在一次家族大會上,李氏寡婦被自己的婆家人狠狠地批鬥,她憤怒了,多年壓抑心中的情緒徹底爆發了。他伸出自己的手給那些懷疑自己的人看,人們這才發現李氏寡婦的十指頭都被截斷。

古代的寡婦有多悲哀?她17歲就開始守寡,臨終前說出一個秘密

還有一位就更加可憐了,她十五歲的時候,丈夫外出打仗犧牲了,當時她肚子裡還有孩子,孃家和婆家都非常貧窮,只能一個人含辛茹苦的把孩子養大。每到深夜,她就把所有的積蓄,也就是一百多枚銅板胡亂的扔在地下,然後辛辛苦苦的去撿去找,有的時候,她還故意把銅板扔的很偏,為的就是讓自己非常疲倦,然後上床睡覺能安穩一點。

中國古代對於禮法制度的要求是病態的,寡婦也有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權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