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起義爲何成功的比較少?

源稚生


怎麼定義成功?推翻前朝還是建立新朝?領導集團必須是農民還是大部分參與者即主力是農民?其實在古代皇帝和統治集團眼裡,什麼亭長,自耕農,鹽商,小秀才,和尚什麼的都是農民,甚至慘得不如農民。

第一次,秦末農民起義,陳勝吳廣起義,陳勝吳廣兩人雖然身死,但是起義成功,成功的幹掉殘暴的秦朝,成功的殺光了秦朝統治者,而且成功的建立了新的王朝,西漢王朝。

西漢末年王莽篡漢,改制失敗激起天下反叛,綠林,赤眉農民大起義,成功殺掉了王莽極其統治幫兇,然後窮到騎牛出戰的劉秀成功地建立新的王朝,東漢王朝。

黃巾起義被東漢政府鎮壓,但是造成三國鼎立,曹魏篡漢,只能算是成功了一部分。

南北朝時期的石勒,本是奴隸出身,起義之後成功殺光了西晉最後的統治集團,建立了後趙王朝,幾乎統一了中原,但是後來接班人內亂而滅亡,石勒也算是一次農民起義成功,只不過石勒是胡人而已。

北魏的六鎮起義,雖被各路軍閥鎮壓,但是也造成軍閥割據,導致北魏皇室貴族集體被投入黃河濁流淹死,史稱河陰之變,自此北魏名存實亡,這次農民起義類似黃巾起義,算是成功了一部分。

隋末農民大起義,非常成功地幹掉了隋朝統治集團,但是建立新朝的是前貴族,李氏家族正是利用了農民起義的大潮才成事,例如李世民手下諸多能征善戰大將,出自各路義軍,甚至連隋煬帝女兒所生的皇子即使極為優秀,李世民也覺得頗似自己,但是仍然被眾多大臣忌諱,不得立為太子,抑鬱被冤殺,因此這次算是成功了一半。

唐末黃巢農民起義,雖然黃巢身死,但是其手下大將朱溫成功幹掉唐王朝,建立了朱梁王朝,幾乎統一中原,後因家族內亂而滅亡,這次也可以算成功一半。

宋朝沒有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主要是外患。

契丹的遼朝殘暴壓榨黑龍江的女真部落,起因是徵收海東青,派出鷹使,驕橫跋扈,敲詐勒索,逼迫良家婦女陪睡,稱為薦枕,造成女真大規模暴動,直接滅亡了遼朝,順帶著滅亡了北宋,遼國貴族婦女和宋朝貴族婦女遭受了嚴重的報復,此次起義性質等同於中原農民起義,算是極其成功的一次,雖然女真人不是漢人但這確實是中國歷史,總不能算韓國史吧?

元朝末年,紅巾軍大起義,出身紅巾軍的朱元璋成功推翻了前朝,建立了新的王朝,這算是一次典型成功的農民起義。

後面的李自成起義成功的推翻了明朝,逼死了前朝皇帝,建立了新朝,但是得意忘形失掉了江山,算是成功了一半。

東北的女真族歷史也是典型的中國歷史,女真部落自大明王朝初期就已歸屬於大明王朝版圖,明朝晚期邊吏驕橫,政治腐敗,女真部落遭受壓榨,努爾哈赤的父親和祖父本就歸屬服務於大明王朝,被明朝大將李成梁派往叛亂分子軍營作說客,思想工作差不多成功了明軍使詐攻入叛軍城堡,殺光了叛軍,順帶著把努爾哈赤的父親和祖父也給砍了,事後李成梁都覺得過意不去,朝廷出面道歉了還給出了賠償,賠了十三副鎧甲,李成梁死後,努爾哈赤以七大恨起兵反明,七大恨的主要內容就是要報殺父之仇(還有祖父),奪妻之恨(葉赫老女因明朝偏袒嫁與他人),地盤和貿易之爭,這個在本質上與李自成起義沒有區別,努爾哈赤早年生活可能比李自成還慘點,這也是一次成功的農民起義,儘管女真人不是漢人。

清末的太平天國農民起義是徹底失敗了,同樣造成清朝統治的根基塌陷,例如擊垮了滿蒙八旗,綠營,算是成功了一小部分。

最後一次最成功最偉大的農民起義就不解釋了。

總結如下,歷史上的農民起義成功次數還是不少,這主要與當時的政治經濟形勢,即歷史潮流有關,少數民族暴動反抗也可視作中原農民起義,都是底層人民因為壓迫導致反抗,本質屬性是一樣的。


軍都長弓


2000多年前,我國封建社會第一個朝代,秦王朝就是被農民起義推翻的,自從那個時候起,每一個朝代的政權更迭,幾乎都離不開農民起義,這個封建王朝滅亡的催化劑,而且,每一個朝代少則幾十年上百年,多的200多年,便出現一次政權更迭,這已經成為歷史的規律。


但是這些農民起義運動,雖然給以當時的封建王朝,以沉重和毀滅性的打擊,但卻極少能夠奪取政權的,但成功奪取全國政權的只有兩個示例,一個是小市人劉邦,一個是純要飯花子朱元璋。

另外還有兩個已建立了自己的政權,一個是以奪取了全國政權,但卻被黃雀在後的滿洲人趁機奪取了全國政權,一個是已奪取半壁江山,但不思進取而被剿滅的洪秀全。


其實,劉邦作為農民起義軍,能夠奪取全國政權,與他本人領導能力,和重用人才有著很大的關係,按照劉邦造反的目的,就是奪取全國政權當皇帝。

而在同一時期,在封建社會,第一個農民起義的領袖,陳勝和吳廣就不同了,他們是為了保住自己的命,不得不揭竿而起就此造反,靠造反,為自己謀出一條生路。

其實,這陳勝吳廣他們兩個也沒想到,他們的舉動就此引起天下大亂,各路諸侯紛紛造反。

而他們兩個人只是個小小的農夫,不懂政治,更不懂軍事,所以他們的壯舉很快的就被政府鎮壓下去。

至於以後出現的農民起義軍,大多數都是由於天災,再加上統治階級的橫徵暴斂,更談不上政府的賑災,首先這些個農民,為了謀條生路, 不得不群起而攻之,吃大戶搶官府的糧食,這些起義的農民來勢兇猛,而退潮迅速,唯一的原因,就是沒有一個有力的領導階層,和施政綱領。

而朱元璋作為一個叫花子的頭,能夠奪取全國政權,是佔了天時,得了地利。

首先,朱元璋有一個嚴格的組織,並重用一些知識分子,而他們的革命對象,又是讓中原人牴觸很深的蒙古統治者,從一個流傳下來的故事,說一夜之間便殺盡了蒙古人,其實沒那麼簡單,朱元璋也是領導他的農民軍,經過多年艱苦卓絕的鬥爭,才推翻了元朝這個蒙古人統治的政權。

而在明朝末年的李自成起義軍,一開始就是一個打家劫舍的流寇。

在明朝末年,由於由於統治階級的腐敗,縱有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社會現實,至使反抗明王朝統治的農民義軍,遍及全國各地,而李自成重用了一些知識分子的施政綱領,提出了一些農民歡迎的口號,收攏了一些大大小小的農民起義軍,很快便攻克北京奪取了全國的政權。

但他的失敗,又與他放棄知識分子的作用有極大的關係。

看來農民革命,離開知識分子的參與,那是一事無成的,也是他們失敗的主要根源。


趙志軍001


原因很簡單,階級的落後性。

什麼農民階級是先進的階級根本就是騙人的,原因也是很簡單:一個農民,沒讀過多少書,也沒怎麼見過世面,更多的是算計一些眼前的小利益,他能有多先進。

然後我們再把這個理論放進實例中來看看。從陳勝吳廣起義一直到我黨建立新中國,中國歷史上的農民起義數量可謂是不計其數,然而真正成功的卻是寥寥無幾,看看成功的不過是劉邦、朱元璋、以及廣得工農民心的我黨。這裡我們只談論古代史,劉邦和朱元璋之所以能夠成功,原因很簡單:賞罰分明、恩威並施、思路清晰還有最後一點特別重要就是用人明確

作為農民朱元璋和劉邦(其實他也不能算農民,亭長也是官啊),他們很清楚自己的短板和缺點,而手下的人如劉邦的張良、蕭何、韓信,朱元璋的劉伯溫、李善長、徐達、常遇春可以很好的彌補他們。作為統帥,他們要做的就是合理的調用這些個人才,做到政令明確,並且給予他們的當的信任,這樣才有機會建立起自己的帝國。

再看看這些失敗的人如黃巢、李自成、洪秀全,他們曾經離成功是那麼的近,近到已經快攥住這勝利的果實了,卻因為自己的目光短淺,最終葬送了自己的努力和性命。

黃巢近了長安便屠殺了不少大唐官員,然後開始花天酒地,內部的矛盾還沒解決,就開始享樂,最終使得人心惶惶,被各地藩鎮殺得大敗。

李自成用人為親是用,進了北京之後,對之前給他出謀劃策的文人採取了不親近疏遠政策,反倒是由著劉宗敏等人的這麼一鬧騰,把北京給擾亂了。還有軍機渙散、“闖王來時不納糧”的政治幻想,最終導致了李自成面對清軍兵敗如山倒。

洪秀全是個失敗的秀才,起家靠的是邪教本來進了南京應該乘勝追擊,他卻帶頭花天酒地,而且引發天京事變,最後楊秀清、韋昌輝被殺、石達開憤然離去,削弱了自己還給了大清集結力量的機會,然而自己依舊我行我素,最後滅亡了也不值得惋惜。

這些人失敗就一個大原因,目光短淺,根本看不到未來,而只知道安於現在的逍遙,這就是農民階級的詬病,說到原因,還是之前沒見識過大世面和文化水平不夠,同時自己也是個不會自我約束的人(看看人家朱老闆),最終必然會輸給體制更加完備的政權。


火器工坊


關於這個問題,在靜夜史先前的文章中曾有所提及。

在我國的封建王朝中,很多王朝都是由農民起義推翻的,也有很多王朝是從農民起義開創的,農民起義的不斷髮生,印證了偉人的那句名言: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

但是,我們也看到了,歷史上,農民起義大多充當著為他人做嫁衣的角色,比如陳勝吳廣揭竿而起,最後是劉邦坐了天下,李自成屢戰屢敗修成正果,最後被滿清摘了果實。歷史上,農民起義舉事者很多,但是成事者很少!

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靜夜史認為:想明白為什麼農民起義成功寥寥的原因,只需要看農民起義如何發生就能窺見一二:

農民起義是如何發生的呢?

因為無路可走?

為什麼無路可走?

因為土地被地主階級圈佔,失去生活來源的同時,還要忍受官府等的剝削,根本就活不下去!

為什麼要剝削你們?

因為你們處於社會最底層,是地主階級的剝削對象!

好了,在這些導致農民起義的因素中,我們就可以得出為什麼農民起義難有作為的原因:

1、出身低,容易跑偏

因為身處底層,所以難有長遠眼光,這導致兩個嚴重後果:

一是很容易滿足,比如陳勝、洪秀全,有點權力就開始擺譜,嚴重脫離群眾,忘記初心;

二是容易被地主、軍閥等勢力利用,很多農民起義就是為軍閥割據鋪了路;

因為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平時面對的就是黃土和天。每天交流的,除了老婆孩子,就是一起勞動的農民兄弟,自然難以接觸外界環境。因為難以接觸外界環境,所以內心比較封閉,容易夜郎自大。

而一旦走投無路,走上揭竿而起的道路,拉起一支隊伍,馬上就會在這巨大的反差中迷失自我。比如洪秀全在永安建制時,就已經有了至少4個老婆。

所以我們看到,歷史上的農民起義領導腐化的程度是相當快的,而要成大事,必須要剋制,大部分農民起義者顯然是達不到的!

2、革命太徹底,難以團結其他階級

這個很好理解,相比於農民階級,地主階級是比較團結的。因為要想世世代代作威作福,就要制定一套完整的統治制度。

而從秦始皇建立大一統帝國之後,我國就逐漸形成了皇帝和地主階級共治的局面。什麼意思呢?就是皇帝管中央,派遣官吏官吏地方,而地方的地主階級則配合官吏管理地方治安。

這些地方的地主階級,不是財主,而是鄉紳。

從皇帝,到地方地主階級,形成了一個嚴密的統治框架,壓得農民喘不過氣!

而一旦農民走投無路揭竿而起,這些地方地主階級首先就會和農民進行交鋒,因為農民起義首先要做的,就是殺地主,分田地!

因為農民階級身處底層,接觸的信息少,所以辦事比較喜歡直來直去,對於團結地主階級等策略,一般都是直接忽略,見到地主,先殺了再說。這導致地主階級紛紛團結起來和農民起義軍對著幹!

因為農民起義軍的手段太激進,所以除了農民,根本就無法團結地主階級。在古代,每個人的身份基本有兩個原則,一是農民,一是地主。農民起義的最終目標,還是建立新的王朝,成為新的地主。現在連地主階級也無法團結,那以後的路該如何艱難?

3、生活所迫,意志不堅定

農民起義之所以能起來,並不是農民想著提高生活水平,而是為了活下去。簡單說,不是為了生活,而是為了生存!

所以,這導致很多農民的理想不夠堅定。

什麼意思呢?

走投無路時,農民要扯旗造反。而一旦糧食充裕了,或者說地主階級主動將糧食讓出來,那這把燎原大火還能燒起來嗎?

很難!

所以,這也是農民起義紛紛失敗的原因。沒有明確目標是一方面,意志的不堅定是更重要的因素。

因為意志不堅定,很多外來的不良因素很容易就可以瓦解這支農民起義軍!比如地主階級的封官許願。

關於這個問題,洪秀全曾嘗試著用拜上帝教替代農民起義者的理想,但是一場天京事變,將拜上帝教的本質暴露無遺!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中國歷史上幾乎每次大一統朝代更迭都伴隨著農民起義,秦朝的陳勝吳廣,漢朝的綠林赤眉黃巾,隋朝的十八路反王,唐朝的黃巢,元朝的劉宋陳漢,明朝的張獻李闖,清朝的天國義和。

農民起義意味著底層人群對朝廷已經徹底失望了,當一個人起義的時候可能是因為他腦殘,但是一千人起義,一萬人起義,一百萬人起義的時候,意味著這個朝廷隨時可能崩潰,以及這些起義軍會裹挾著更多的人口。

而且你要知道,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農民軍中也不是沒有渣滓,這些人徹底墮落了下去,體會到了放縱的味道,如果領袖是個律政嚴明的人還好一點,可惜,農民領袖中很少有朱元璋那樣雄才大略的人物。歷代農民起義幾乎都是一幫土匪在肆意放縱,策馬奔騰。

農民起義失敗的最終原因就是領袖沒有大局觀念,以黃巾之亂為例子,黃巾之亂雖然開始是農民起義,但是在起義後完全背離了剛開始時的宗旨,比當時的官府更瘋狂地殘害農民,失去了農民擁護的基礎,完全化為一股盜匪,得不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再加上官府的鎮壓,最終失敗。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黃巢起義更加不堪,黃巢在廣州製造殺戮屠殺了將近二十萬人口,黃巢進攻長安後甚至屠城,屹立上百年的神都長安甚至被黃巢一把大火焚燬,這還不算起義軍裹挾的流民,和大唐軍隊進行的戰爭死亡的人口,因起義導致的饑荒餓死的人口,人吃人是真的存在。唐末農民起義造成無盡的戰亂,無盡的人禍和大大小小屠夫的毀滅性瘋狂,華夏曆史上從來沒有對哪個外族對華夏進行過這樣的滅絕式屠殺,捅刀子最狠的永遠是自己人。

大唐安史之亂前一年,大唐戶口達到了九百六十萬戶,五千兩百萬人口,而到了北宋真宗年間,華夏人口才堪堪達到了一千三百萬人口,將近兩百多年,人口不但沒有增加,反而銳減了將近四千萬人口。



從秦末到現在的上千次農民起義中僅僅只有秦末的劉邦,元末的朱元璋成功了,其餘的都倒在了失敗的浪潮中。

農民起義後地位猛然增長,便只顧享樂不顧危機,比如太平天國的天王陛下,登基後就瘋狂集中權力,掀起了大清洗運動,更有甚者,還沒成功就擺上譜了,還有的,鋒芒太露,引起地主階級和朝廷勢力的雙重鎮壓。

歸根結底就是農民起義沒有大局觀念。


叫我李白把丶


中國有五千年文明史,千載而來,多少英雄豪傑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其中,就有無數的農民起義首領。幾乎每一個朝代更替,都有農民起義軍存在,但能成功的屈指可數。為什麼農民起義軍就很難成功呢?現在我就為大家解答一下農民軍起義失敗的幾個主要原因。



一,對手過去強大,沒有發展起來就被鎮壓。

大家都知道,農民是沒有任何軍事勢力基礎的,在中國古代,鐵礦是收歸國有的,私自販賣鐵,也是要殺頭的,所以農民起義,首先是沒有兵器,想要發展起來,非常困難,往往沒有發展壯大,就被鎮壓下去。像秦末大澤鄉起義,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北宋方臘起義等,都被鎮壓下去,像瓦崗寨起義軍等被兼併。陳友亮,張士誠這樣的起義軍則被對手殲滅。還有那些沒有形成大氣候的起義軍,不被史學家重視,沒有記載進正史,大部分出自野史,所以沒有形成氣候就被鎮壓下去或者兼併佔99%。



二,沒有清晰的政治目標和堅定的政治理想。

這樣的起義軍一開始發展壯大,力量足以和朝廷對抗,但是由於領袖沒有清晰的政治目標和堅定的政治理想,導致起義軍腐敗,失去了民心,被對手打敗。像李闖王起義軍,太平天國起義軍,黃巢起義軍都是這樣,一開始得到農民的支持,發展很快,到後期自己的意志不堅定,貪圖享樂,失去了民心,最終一敗塗地。



三,農民起義軍不代表先進生產力。

幾乎所有的農民起義軍都是在沒有吃飯的情況下才參加起義軍的,都是為了口飯吃,一旦有了飯吃後就失去了戰鬥力,這最跟本的原因就是農民起義軍不代表先進生產力,最終被人民所拋棄,也就註定要失敗。

個人拙見,喜歡歷史的朋友加關注,共同探討!


慶陽蘋果名優天下


中國歷史5000年農民起義的次數也不少,但是農民起義的成功率太小可以說幾乎沒有勝利過。距離勝利最近的也就是洪秀全的太平天國運動了,但是最終也是失敗離場。仔細分析每一次的農民起義都會發現同樣的問題。。

1 管理機制不完善。管理可以說是很重要的一點了,一句俗話說得好“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很好的印證了這一點,沒有一個好的管理機制無法將手下人的思想,行動很好限制住,將所有人凝聚成一個人,力往一處使,沒有強大的凝聚力不是一個成功的集體。

2 思想的落後。農民大部分都是未經過教育改造的,對於新事物,新思想的接受能力還不高。舊的思想註定是被新思想所替代的,不把舊的思想擯棄掉就不能進步。中國近代就是這個情況,新的思想慢慢的將舊的思想所替代,一步步趕上社會的發展。

3 意志的不堅定。觀察歷史的農民起義你就會發現只要起義有一點成果起義之人就會沉迷自己的慾望之中。就那太平天國運動來說,當洪秀全一行人佔領了半個中國之後他們已經忘卻了自己的目標,自己的初心,他們開始沉迷雨酒色權利之中,已經沒有當初剛開始起義時的決心。

4 武器裝備的落後。農民起義註定只有農民,然而農民又有怎樣的武器了,農村來說最多的就是斧子,鋤頭,鐵鍬等這些農用工具,不會想官兵那擁有上好的刀槍劍戟,相對於熱兵器而言古代基本都是冷兵器,冷兵器之間的差距還好點,不像現在農民見到,摸到的熱兵器幾乎沒有。

5 合格的身體素質。起義將就的就是武力,想一想農民的武力又有多少了,沒有經過軍事化的訓練,沒有基本的格鬥技巧,沒有好的兵法策略。即使擁有的龐大的人群也無法將正規的官兵打敗。

6 人數的稀少。古代的通訊不像現在這麼發達,古代就靠飛鴿傳書,寫信等這些東西,傳輸速度也是奇慢。古代農民進行起義,就是一個村子的人一起,然後去周邊的村子就行招人,下來基本都是一個地方人數不會太多,然而會在這段時間內集結很大的官兵對地方進行武力壓制,再加上農民的戰鬥力不如官兵所以大部分農民起義都會很快被壓制。

以上就是我自己的觀點,如有不正確的地方歡迎各位點撥。🤔🤔


蒲公英的約定26215208


我國自秦統一全國開始,農民起義就從未間斷,我們耳熟能詳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便是農民起義的開端。按朝代大概來說我們比較熟知的,秦——陳勝吳廣起義,西漢——綠林和赤眉起義,東漢——黃巾起義,隋——瓦崗起義,唐——黃巢起義,宋——方臘起義,元末——各種農民鬧事起義,明末——李自成起義,清——太平天國運動,這些僅僅是規模較大,影響較深的一些,還有其他的農民起義更是數不勝數。如果定義農民起義的成功是建立統一的國家,那似乎只有元末的朱元璋所建立的大明瞭。這麼多的農民起義,成功的幾乎很少,何解?

一,多數農民起義無賢臣良將幫輔:農民起義皆是不得已而為之,由於農民階層相對的文化水平低下,很少能有出謀劃策者。而農民起義作為一個草莽組織,並無嚴格的領導體系,所以他們不能夠高瞻遠矚,缺乏戰略眼光。(注:明朝朱元璋手下人才濟濟,所以能夠取得成功,在此不在贅言)。

二,自滿,無明確的方針:多數農民起義局部的勝利都有諸多因素,或許是統治者的不作為懈怠,或許是偷襲之舉,而這得之不易的勝利又讓所謂的起義領袖驕傲自滿,固步自封,爭權奪利,到最後從內部就開始瓦解了,如太平天國運動。

三,利益分攤不均:古代農民要求很低,只要求“耕者有其田”,而農民起義取得一些勝利後,並沒有在佔領區進行土地的分攤,只顧自己瓜分利益,這樣既得罪了原本的支持者——農民,又得罪了地主階層,這些人的反對,導致農民起義更難成功。

雖然歷史上農民起義成功者較少,但也不能否定農民起義的貢獻,農民起義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封建王朝的統治制度,而且或多或少的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也促進了歷史的進程!


天有道人無道932


一.缺乏長遠的規劃

並不是貶低農民起義軍,但因為從小的生存環境就是在土地當中,所以農民起義軍的眼光實在有限,就連他們所以會起兵,也只是因為想要打倒當時壓榨他們的官吏,好在日後得到土地,能夠吃飽穿暖,或是滿足起義領導者個人的某種需要.

太平天國起義,洪秀全並不是把天下百姓的利益當做他起兵的根本原因,而只是為了在日後自己真正當上天王之後,能夠享受榮華富貴.洪秀全當年所以創"拜上帝教\

從小我就愛讀歷史


關鍵在於眼界,農民起義一般來說還是那種小富即安思想,胸無大志,沒有統一天下的志向,即便是出了個人傑,歷經千辛萬苦建立新朝,仍改變不了農民的習性

比如明太祖朱元璋,毫不客氣地說,明朝滅亡的伏筆在建立初期就埋下隱患

例如他殺功臣。其實還是不自信,害怕功臣搶班奪位,而宋太祖就採取了買斷工齡的形式奪取功臣的軍權,雖然也給宋朝打下了孱弱的因子

至於劉秀,李世民,他們害怕功臣嗎?怎麼可能?恐怕害怕功臣謀反的念頭都沒有

制度上,朱元璋廢除宰相制度,把權力集中於自己,還是出於小農意識,問題在於,權力越集中,危險性越大,皇帝一個人不可能監控天下,不得不依靠太監,依靠特務統治。就如同一個人不僅幹董事長還要幹總經理,事無鉅細都特麼管,累不死你才怪。而且你勤勉不代表後代子孫也勤勉,遇到不勤勉的後代,朝政就會空轉,因為沒人最後決策拍板

明朝最讓人無語的是皇室貴族藩王制度,朱元璋為了後世子孫永享富貴,設計出前無古人 後無來者的奇葩制度。後世子孫,皇帝只能一個人當,而其他諸侯王以及其子孫,大明財政要一直供養下去,直到永永遠遠,他就不懂的後代會繁衍出多少?倍增懂不懂?結果,大明宗室吸乾了明朝的財政

另外,秀才等取得功名的免稅賦,導致農民紛紛投獻官宦之家。朝廷能取得的稅賦越來越少。最後,到了崇禎帝。財政基本枯竭了

朱元璋農民出身,自以為體恤農民,而實際上中國曆朝歷代對農民壓榨最狠的就是明朝,其他不是農民出身的皇帝,多少都懂得放水養魚的道理,而朱元璋基本上是竭澤而漁

還有奇葩的世襲制度,你祖父父親做什麼,以後你的後代子孫永遠做什麼,朱元璋是印度穿越過來的吧?

還有奇葩的衛所制度屯兵沒問題,平日務農,訓練,戰時就是軍隊,不用國家供養,可他就不明白,種了一兩百年的地,誰他媽還會打仗?到了明朝後期,衛所兵,比農民還慘

還有奇葩的商稅,低的令人髮指,國家所有的收入都來自農民,你特麼也忒狠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