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肝炎日」了解肝臟 保持健康

「世界肝炎日」了解肝脏 保持健康

「世界肝炎日」了解肝脏 保持健康
「世界肝炎日」了解肝脏 保持健康

2018年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種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臟炎症和壞死病變為主的一組傳染病,臨床上以疲乏、食慾減退、肝腫大、肝功能異常為主要表現,部分病例出現黃疸。

肝炎病毒在人體肝臟內進行復制繁殖,導致肝臟細胞炎症、壞死,如不及時治療,易出現肝纖維化,久而久之發生肝硬化,甚至發展為肝癌,導致死亡。

「世界肝炎日」了解肝脏 保持健康

常見的肝炎類型

病毒性肝炎分為甲、乙、丙、丁、戊等多種型別。

  • 甲型肝炎病毒(HAV):潛伏期通常為14-28天。甲肝常通過糞-口途徑傳播,即通過人與人的接觸或攝入受汙染的食物或水傳播。大多數甲型肝炎感染病例症狀輕微,大多數人會完全康復並獲得持久免疫力。甲型肝炎感染不會造成慢性肝病,也很少致命,但有時可導致高死亡率重型肝炎,即急性肝衰竭。改善環境衛生條件、保障食品飲水安全和接種疫苗是抵禦該疾病的最有效辦法。


  • 乙型肝炎病毒(HBV):潛伏期平均70-80天。乙肝傳播途徑包括接觸受感染的血液、精液及其他體液;分娩時通過受感染母親傳給嬰兒,或家庭成員傳染給嬰兒;通過使用汙染過的血液和血液製品、汙染的注射器或注射毒品傳播。乙肝可造成急慢性疾病,在急性傳染期沒有症狀,如造成慢性感染,可能逐漸發展成肝硬化或肝癌。感染乙肝病毒的成年人中,90%以上在6個月內會痊癒並完全清除病毒。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成為慢性疾患的可能性取決於一個人受感染時的年齡。6歲以下兒童感染乙肝病毒,最終轉為慢性感染的可能性最大。幼童接種乙型肝炎疫苗是預防乙型肝炎的主要方法。


  • 丙型肝炎病毒(HCV):潛伏期為兩週至6個月。丙肝常通過接觸受感染血液傳播,包括使用丙肝病毒汙染過的血液和血液製品、汙染的注射器或注射毒品,也可通過性途徑傳播,或通過已感染丙肝病毒的母親傳給新生兒。丙肝感染初期,約80%的人不會出現任何症狀。隨後,75-85%的新感染者出現慢性肝病,其中5-20%會出現肝硬化,1-5%會死於肝硬化或肝癌。檢出丙肝病毒抗體表明受檢人被感染或者曾經被感染過,需進行核酸檢測確診。目前沒有可以預防丙肝的疫苗。


  • 丁型肝炎病毒(HDV):丁肝病毒感染僅發生在乙肝病毒感染者中。丁肝病毒和乙肝病毒雙重感染可能會造成更加嚴重的疾病和後果。安全有效的乙肝疫苗能夠為抵禦丁肝病毒感染帶來保護。


  • 戊型肝炎病毒(HEV):潛伏期平均為40天。戊肝大多通過食用受汙染的水或食物感染。戊肝是一種自限性感染,一般4-6周內會自愈。在罕見情況下,急性戊肝會造成暴發性肝炎即急性肝衰竭和死亡。懷孕婦女最易患戊肝導致的產科併發症,在孕晚期,戊肝造成的死亡率可高達20%。戊肝流行率最高的地區是東南亞。2011年,我國批准了首個預防戊肝病毒感染的疫苗,目前已在部分地區上市。

「世界肝炎日」了解肝脏 保持健康

肝炎的預防和控制

病毒性肝炎所造成的疾病負擔和死亡情況,以及因肝炎引發的疫情引人關注。對於這一“沉默的疾病”,廣大市民需要提高認識,積極面對——有效預防是防止病毒性肝炎感染的重要措施。

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吃熟食、喝開水,防止病從口入是預防甲肝及戊肝的有效方法。安全使用血製品、不共用注射器、避免不潔醫療行為等是切斷乙型、丙型及丁型肝炎傳播途徑主要方式。對於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接種是最安全且有效的措施,全程接種後,約80%-95%人群可產生免疫能力,保護效果可持續20年以上。對於慢性乙肝及丙肝患者,早期檢測、正規醫院診斷、全程規範治療、定期的隨訪是提高治癒率的保證,切忌自行停藥,造成病情急發或反覆。

肝炎患者在生活方面需忌油膩、辛辣飲食,少吃生冷滷菜、甜食,堅決禁酒,避免過度勞累,如熬夜工作、長途旅遊等。肝炎患者宜保持規律的生活習慣,堅持鍛鍊、適度娛樂,保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給機體一個戰勝病毒的強壯體質。

「世界肝炎日」了解肝脏 保持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