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益茂」茶賈傳奇(中)

汪家先人做事勤快,

與人為善,

佔據了地利人和,

生意愈發紅火。

「汪益茂」茶賈傳奇(中)

河橋鎮

河橋鎮是徽杭古道的水上延伸,

依託三江水口,

因河而興,因商發達,

自古就是“百姓百行百店百匠”匯作之地,

更有 “小上海”和“浙西秦淮”的美譽。

「汪益茂」茶賈傳奇(中)

河橋鎮

到清代順治年間,

錢塘名仕周龍騏有《三溪即事》詩云:

“平疇踏遍到東皋,仄徑如腸滑似膏。

白箬短蓬來野艇,青泥暖灶出新陶。”

他所寫的,就是三溪口和汪家。

「汪益茂」茶賈傳奇(中)

苦難小孩子

至晚清時,

汪氏族長叫汪子平,

在鎮上開設茶館、戲場及學堂。

學堂設在老宅內,

窮苦人家的孩子免收學費,

還在黃泥嶺造了一個“義冢塔”,

專門收容無家可歸的餓殍。

「汪益茂」茶賈傳奇(中)

行商

四方行商的商人和鎮上居民慕名而來,

生意愈發紅火,規模漸大,

建造起了“七上八下”大院。

(上有七個天井,下有八個明塘水道)

「汪益茂」茶賈傳奇(中)

商巷

相傳近代中國著名紅頂商人

徽商代表人物胡雪巖也出於績溪,

他幼時家境貧寒,也不識字,

13歲時經親戚推薦,

從績溪來到河橋進“汪益茂”做雜役。

白天干活,

晚上就在東家自設的學堂裡唸書,

很快掌握了識字算賬經商的本領,

前往杭州開闢商路。

「汪益茂」茶賈傳奇(中)

河橋鎮

由於早年的經歷,

後來胡雪巖安徽到杭州的船隊,

每每經過河橋時,

都會在“汪益茂”做短暫停留,

以示敬謝之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