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基本上都有小廟,什麼廟最多?爲什麼會有這麼多小廟?

棒奔霸


你說的應該是土地廟吧!那裡是供奉“土地爺”的地方。另外,在我們這邊農村的各村也有外人可以住的一種廟,由於現在基本沒了,也不清楚叫啥名了,就是路過的人可以在裡面歇息,一般是在村頭處,現在只能看到幾處而已,不多見了!

不過在農村來說,還是土地廟比較多一些,畢竟農民賴以生存的還是土地,當然也要供奉保佑自己的“土地爺”了!

一、土地廟是農村分佈最廣最多的

一般來說,這樣的廟宇都是當地農民自願自發修建的,在很多農村可以見到這樣的小廟,尤其是漢族居住的村莊。不過現在我們這邊基本看不到了!對於我們80後的基本出生時就已經消失了!

二、土地爺到底是誰,你知道嗎?

其實,土地廟也叫福德廟或伯公廟。這應該就是土地爺的真實身份名稱吧!

其中一種說法是,土地爺是一位周朝周武王時期的官吏,名叫張福德。因為是農曆二月二生的,因此民間會在這天進行拜祭。據傳說,他36歲當官,為官清廉,勤政愛民,到了102歲才去世,不知為何古人都這麼能活,呵呵!後來一個貧農用石頭圍成石屋祭拜他的功績,不久,就變得富有了!後來傳開了,大家都自發的建這種小廟祭拜他。後來被稱為“福德正神”。其實各地風俗的不同,土地爺也會另一他人,例如岳飛也被太學奉為土地神。

三、土地廟最廣應該是朱元璋的功勞

這或許與朱元璋的身份有關係吧,畢竟他原來也是個農民,也是農民的兒子。也是對農民最好的皇帝之一。也因此,明朝的土地廟特別多,估計在古時已經達到了最鼎盛時期。以上僅供參考,歡迎關注我,瞭解更多農村新鮮有趣的事兒!也歡迎大家繼續補充觀點看法,共同探討!


龍百曉生


在農村基本上都有小廟,什麼廟最多?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小廟?

寺、廟,最初有對於兩者的定義,可能更多的得益於六小齡童版的《西遊記》,小時候基本沒有沒看過的!

年紀稍長之後,基本以參與廟會的形式,對廟有了更進一步的認知,但年輕人多為遊樂的目的居多,對於廟中神靈的拜祭,因其帶有更多的迷信色彩,多有嗤之以鼻的不屑心態!

觀音廟、土地廟、山神廟、城隍廟、龍王廟等,這應該是現在全國各地農村都統一存在的,而且是最多的!

但凡廟的存在,多為祭拜鬼神的場所,並與人類的精神訴求息息相關,或求風調雨順、或求家人平安、或求多子多福等等!

古時農耕為主的社會,基本靠天吃飯,而且自古便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說法!

而且那時的農業經濟,人們在強大多變的自然力量前,往往軟弱無力,因而出現了建廟來拜祭神靈以求精神慰藉的原始宗教信仰,這應該是土地廟、山神廟、龍王廟等誕生的根源!

以前的時候,或許我們從電視劇中也有了解,人們生病或者新婚家庭久而不育,多會以祈求神靈的方式為己積福,以渴求保平安,有傳承!

現時社會人們普遍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從現代人的思維看,這些有太多的迷信色彩和“投機取巧”的功利性!現階段,廟宇文化的信仰有些逐漸式微了!



現在具有地方民俗色彩的廟及其供奉的神靈,多作為旅遊資源來開發!以我家山東這為例,“奶奶廟”為最!

泰山奶奶,這是我們山東這邊比較出名的神靈。

記得幾年前跟同學爬泰山時,在上山的途中,路兩側有好多小廟,廟中有各種各樣的神靈,尤其泰山奶奶最為出名,多數中老年遊客拜祭的多!

而且我老家村裡有一乾隆年間建立的廟,還有鄰村“辰巳山”都有泰山奶奶的神位!而且是多位神靈在與其相應的殿中共存,比如玉皇殿、泰山行宮、白衣閣、三清殿、王靈官殿、呂祖殿、十大夫殿、天仙聖母殿、天師殿等等。

在我老家山東淄博博山,這裡最出名的就是“顏奶奶”!尤其廟會的時候,更是人山人海的熱鬧非凡,這個有逐漸發展成旅遊項目的趨勢!


老家老味兒


土地公,廣東有些地方稱土主伯公,每個伯公都有名字,像我家一直拜的有兩個,新安土主在老宅,相傳伯公不保過河人,所以新宅就拜所在地的龍眼土主。龍眼土主旁種的樹都不能活,後來一長者說,它是龍眼土主,種龍眼樹吧。還真的成活了……每年出了正月,全社的社民齊聚舉行伯公祈福大會,年底伯公會時還福,當年出生男孩的家庭要供奉一個雞,祭祀完,雞要分全部社民享用。主人家則分到一雙雞腿,這應該相當於別的地方添人口要去祠堂點燈的風俗吧。


源清流靜


古人通信都很落後,也算無政府狀態,更沒有城裡人農村人區分,整個社會都是靠土地莊稼農產品維持。天災人禍都靠自己解決,風調雨順那現在來說就要過豐收節,但也不能忘記天地爺,所以村村寨寨都修了土地廟。設立土地仙,現在通信員,上天講好話,下地保平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