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誰結束了慘烈的五胡亂華的局面?

五胡亂華時期無疑是北方漢人的噩夢,西晉在八王之亂時,由於幽州刺史王浚愚蠢的決定,引來段氏鮮卑軍隊來對付當時的成都王司馬穎。

“五胡”主要指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人大部落,但事實上五胡是西晉末各亂華胡人的代表,數目遠非五個。西晉時期塞外眾多遊牧民族趁西晉八王之亂,國力衰弱之際,陸續建立的非漢族政權,與漢人政權對峙。

究竟是誰結束了慘烈的五胡亂華的局面?

西晉的“八王之亂”使西晉初年並不十分發達的經濟,受到更為嚴重的破壞,與此同時,關東地區又爆發了罕見的蝗災和瘟疫,史載“至於永嘉,喪亂彌甚。雍州以東,人多飢乏,更相鬻賣,奔迸流移,不可勝數”,“流屍滿河,白骨蔽野。

在鮮卑族進入中原之後,殺男子,俘虜女子,由於在入侵過程中沒有隨軍攜帶軍糧,於是就將這些被俘的女子充當軍糧,開啟了將人當成軍糧的惡習。隨後的羯趙政權更是將漢族女子直接抓起來當成軍糧來飼養,甚至將這些女子命名為雙腳羊。

究竟是誰結束了慘烈的五胡亂華的局面?

後來《晉書》記錄這個禍亂時,使用中原士族,十個剩不了一個。在這個關鍵時候,冉閔在北方建立了漢族的冉魏政權,在全國範圍裡發佈“滅胡令”,也正是冉閔在這三年對五胡的大屠殺,才讓中原的漢族民眾有了更大的生活空間,也使五胡對漢族產生了恐懼之感,所以在冉閔的冉魏政權失敗之後,漢族也沒有被大規模屠殺,確保了漢族在北方地區的優勢地位。

冉閔舉兵滅亡作惡多端的羯趙政權,此舉順應了北方漢人民眾的正義呼聲,數十萬羯人在漢人民族復仇的怒火下被屠滅,也讓後續統治中原的氐人、羌人、鮮卑人建立的各個政權,再也不敢如石勒、石虎一般,明目張膽地殘虐漢民。但是經過漫長的撕殺戰亂中,中原大地上佔統治地位的人己經不是漢人,而是被漢人稱之為蠻夷的民族。

究竟是誰結束了慘烈的五胡亂華的局面?

因為漢人已無力再戰,強壯的青年大多戰死,剩下的多是老弱病殘,已沒有能力阻止異族的入侵。同時,多年的戰亂使中國的文化、建築遭到嚴重破壞,大量文化宗卷遭焚燬,華夏文明消失殆盡。在中國歷史最黑暗的時侯,一代偉大帝王--隋文帝楊堅出現了。他在漢族面臨滅族的最危險時刻成功取得當時中國大地上最強大的胡人政權,建立隋朝。

楊堅上位後立即恢復了自己的漢姓,停止了軍界和政界胡化趨勢,力行漢化。隋文帝勤理政務,對百姓實行寬仁的政策,楊堅通過進行一系列的改革,使國力日漸強盛,漢族民族力量終於恢復強大。

究竟是誰結束了慘烈的五胡亂華的局面?

先後征服各族蠻夷,使中國又回到了和平年代,結束了五胡亂華的局面,中國漢帝國崩潰後,正是有了隋文帝,中國才重新走向了統一的道路,華夏文明才會從此遠離了被摧毀的危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