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社交電商能成爲融資界的寵兒?

近期拼多多、雲集等社交電商不斷融資和上市,以下的問題值得我們思考:

1.早在2014年京東和騰訊就嘗試過社交電商,為何今年才成為風口?

2.社交電商能夠崛起的幾個必要條件是什麼?

3.社交電商的最大價值是什麼?

4、社交電商玩法各異,目前有哪幾種主要模式?

要想回答上面的問題,我們一起來看看今天要分享的這篇文章——

《社交電商“逆襲”站上風口,流量紅利或催生新巨頭》

以下為要點精編:

1、在流量紅利逐漸耗盡的後電商時代,基於微信生態的社交電商所帶來的裂變和爆發式增長,似乎正在掀起另一場逆襲。

2、在短短几個月內,多家社交電商平臺“不約而同”融資、IPO,在這背後是拼多多和雲集僅僅用三年時間跨入電商第一梯隊的“行業級”現象。同時,電商巨頭京東也宣佈搭建微信社交生態“超級聯盟”全面升級社交電商戰略。

3、社交電商為什麼突然成了風口?“社交電商過去幾年一直在做,但直到最近一兩年得到資本認可,被驗證為可行的模式,可規模化複製且想象空間大,所以大家認為風口來了。”電商分析人士李成東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說道。

4、凡是稱得上“風口”的領域,資本無不一擁而上。在過去的4月份,不僅社交電商獨角獸拼多多傳出再獲騰訊30億美元融資的消息;4月23日,社交電商平臺雲集微店宣佈,已完成1.2億美金B輪融資。

5、“以往所有風口和普通大眾都沒有關係,但是社交電商的風口,其特點是商品流通以來第一次人人皆可參與,並且能在此獲益的風口,所有人都能享受這個機遇,這也促進社交電商成為風口。”貝店總經理顧榮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採訪時表示。

6、現在整個中國微信滲透率是淘寶滲透率的2倍左右,龐大的微信用戶群成為社交電商強大的紅利點,其發展速度超乎想象。

7、《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相關資料發現,2014年的“雙11”,京東和騰訊曾嘗試將在移動端推出“粉絲+社交”的新玩法,通過拍拍網實現社交電商,而當時的拍拍網還屬於C2C模式,非今日的二手電商。

8、但是,當時業內人士對“社交電商”概念提出了質疑,認為社交電商本來就是偽命題,社交是一種引流方式,不是一種電商模式。另外,當時的社交電商不是大眾常規的消費需求,因此,拍拍網在一年後被京東關閉了。

9、不論傳統的電商還是傳統的線下零售,或是今天的社交電商,一個本質的價值點就是降低效益成本,降低品牌到消費者中間的交易成本,還要獲得低成本的傳播和低成本的渠道,雲集和拼多多的共同特點就是以用戶帶來用戶。

10、李成東認為,社交電商能夠崛起有幾個必要條件:一是電商發展進入瓶頸期,運營成本日漸增長之下新的公司沒有機會;二是移動社交媒體技術驅動,及供應鏈和支付環節的完善;三是時間碎片化和購物習慣的改變;四是會員制和店主制的用戶裂變模式,不僅讓流量獲取成本低,還解決了用戶留存率及復購率的難題。

11、社交電商領域玩法各異,目前有六種主要模式:以雲集、環球捕手、貝店等為代表的B2B2C類平臺分銷模式;以拼多多、淘寶特價版、京東拼購、洋碼頭“砍價團”、蘇寧易購拼團等為代表的平臺“拼團”模式;以小紅書、美麗說、蘑菇街等為代表的“平臺+達人分享“模式;以什麼值得買為代表的內容導購類平臺;以有贊、點點客、微盟等為代表的傳統工具類模式;以及傳統微商代理模式。

12、《2018中國社交電商消費升級白皮書》指出,預估到2020年,我國社交電商商戶規模將達2400萬,市場規模將突破萬億元。也就是說,在淘寶、京東等電商巨頭存在的情況下,社交平臺的流量紅利依舊能促使中國市場產生下一個巨頭。

13、作為一個“新興市場”,必然會有獨角獸企業出現。而社交電商的發展才剛開始,未來的廝殺也會更激烈。

最後,讓我們對《社交電商“逆襲”站上風口,流量紅利或催生新巨頭》這篇文章作者“張斯”和原文出處“每日經濟新聞”,說一聲感謝!

今日值得關注的TIPS:

社交電商的流量是無限的,但是平臺的流量是有限的。流量池的前提在於需要有相對完善的電商生態,比如現在的微信和微博。作為商家或者開發者,需要以全新的姿態改變整個市場的發展趨勢,並影響消費者的購物習慣,但發展軌跡依然要遵循零售的本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