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你會吃飽了就犯困?是有病嗎?

吃飽了就犯困,你是豬嗎?當然不!吃飽了就犯困,是有病嗎?當然也不!但為什麼吃飽了就會犯困呢?雖然我也想要吃飽了睡,睡飽了吃的節奏,但是作為雙子座的強迫症患者,小編必須要把這個問題給搞清楚弄明白了,否則吃嘛嘛不香,睡覺叫不醒!

為什麼你會吃飽了就犯困?是有病嗎?

有一種深入人心的食困理論:吃飽後為了消化食物,進入腸胃道的血液流量會增加,同步供應於腦部的血液會相應減少,由於大腦在此時血流量降低,進而導致產生短時間缺血缺氧,所以人就會產生睏倦、想睡覺。

這套缺血缺氧的理論聽起來貌似有理有據,因為所以邏輯關係非常緊湊,但實驗表明:在飯前飯後,為大腦供血的頸動脈內血液流量並無明顯變化,所以腸胃想要和大腦爭寵的套路是行不通了!

雖然已經證實了食困並非腦供血不足的說法,但具體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小編遍訪古蹟、跋山涉水,最終得出幾個相對靠譜的理論,但這些理論也未能得到權威證實,畢竟“困”牽涉的知識面有點廣。

一、胰島素分泌增加

餐後為將血液中葡萄糖運輸到細胞中,胰島素會大量分泌,大量分泌胰島素帶來的副作用:會使大腦產生較多的褪黑素——促進睡意;會降低血液中鉀離子含量,低鉀使人感覺疲勞。所以咱們吃得太多就會昏昏欲睡,渾身乏力。

二、副交感神經興奮

在吃飯和消化的過程中,人體的副交感神經會興奮,增強我們消化吸收的功能,但也會讓人血壓下降、心率減慢、呼吸變緩,引導我們進入睡眠。不知道副交感神經是什麼東西?沒關係,大家都沒見過……反正就是它興奮了,你就困了……

三、食慾素降低

食慾素,一聽這名字就跟吃飯有關係。它是下丘腦分泌的一類激素,酒足飯飽之後食慾素會降低,人會感覺昏昏欲睡不願動彈。而飢餓時食慾素會增多,人變得很清醒,畢竟想去找東西吃嘛……

為什麼你會吃飽了就犯困?是有病嗎?

四招,讓你飯後也精神

一、保證夜間睡眠

如果前天晚上沒睡好,白天本來就會疲憊睏倦,再大吃一頓,那可以說是火上澆油,真恨不得吃著飯就能睡著。而保證每晚7~8小時的睡眠,可以讓白天精神抖擻,食困也會減輕很多。

二、只吃7分飽

如果午飯吃得太多,前面提到的“食慾素”、“胰島素”、“副交感神經”都會一起發力讓你昏昏欲睡,反之,少吃一點,就能讓它們安分不少。

三、飯後散散步

吃完飯適當活動活動,有助於降低血糖,減少睏倦乏力感,戶外新鮮的空氣也有提神的效果。

四、咖啡提神

還是有點困?就來杯咖啡吧~(別打我,真有用!)

以上4招全上都不行?那就別勉強了,只能說你的本能比你的意志力強太多了,註定是個愛睡的主兒,都這樣了那就去睡會吧~午休以15~20分鐘為宜,睡多了會影響晚上的睡眠,第二天中午只會更困哦~

為什麼你會吃飽了就犯困?是有病嗎?

(~沉迷睡眠,日漸發胖~)

↓↓↓夏季狐臭,點擊左下方“瞭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