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過後,便是「多事之秋」!如何安然度過?

立秋過後,便是“多事之秋”!如何安然度過?

“秋三月”始於立秋,終於立冬之前,途經六個節氣三個月份。所以,立秋過後,我們也將正式邁入了“秋三月”,然而秋季也被稱為是“多事之秋”,因為氣溫的下降、季節的轉換以及“秋燥”等因素,秋季也是呼吸道、消化系統以及神經系統等疾病的高發期。因此,如何安然度秋便眼下最為緊要的事情了。

立秋過後,便是“多事之秋”!如何安然度過?

醫書《黃帝內經》說:“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洩,奉藏者少”。

立秋過後,便是“多事之秋”!如何安然度過?

大意為,秋天充滿了肅殺之氣,我們要秉持著從容不迫平和的心態。早睡早起,以更好地收藏陰精、舒發陽氣;使情志安寧,以緩和秋天殺伐之氣,收回散發在外的陽氣、也收回自己的心神;作風低調內斂,時常吐故納新,清肺養肺。這才是順應天意的“秋收”之道。否則可要傷肺,冬天會拉肚子。不打好“秋收”的基礎,就難以做好冬天的“閉藏”工作。由此可見,秋天養生應當根據自然界節律的變化,注重“收氣”、“收精”、“收神”,這樣才能更好地培固正氣,抵禦外邪,安度“多事之秋”。

關於秋季養生的實用tips

關於起居

早睡早起,晚睡不晚於11點,早起不遲於7點;適當鍛鍊,但不宜大汗淋漓,否則陽氣易耗損,不利於內收,可選擇動靜結合的運動,如太極拳等;天氣晴朗時,擇一空氣清新的地方,如公園,練習六字訣,尤其是“呬”字訣,可幫助肺吐故納新,清肺養肺,提高免疫力,預防秋季感冒;“秋凍”注意分寸,尤其慢性病的患者應根據自身情況以及天氣變化適當添衣,防寒保暖。

立秋過後,便是“多事之秋”!如何安然度過?

關於飲食

不忙“貼秋膘”,先調理脾胃。經歷“苦夏”後,脾胃功能都還處於比較弱的狀態還沒有恢復,此時“貼秋膘”必會適得其反。所以立秋後,每天早晨來一碗粥,裡面放一些清熱、祛溼、健脾的食材如薏米、綠豆、芡實、蓮子等對於脾胃功能的恢復是非常有幫助的。然後等待天氣真正涼下來,多增加一些肉類等高蛋白的食物必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對於秋天來說,在平衡五味的情況下,根據自身的情況,適當增加甘、淡、酸、滋潤的食物,但也不可太過。對於緩解“秋燥”,可適當多吃一些:梨、蜂蜜、銀耳、荸薺、蓮藕等。

立秋過後,便是“多事之秋”!如何安然度過?

關於情志

秋天,日照變短、萬物蕭索,一切都沒有了生氣。此情此景最容易產生抑鬱悲涼的情緒,所以要特別注意調節自己的情緒,多聽聽音樂,天氣好的時候出去走走,適當鍛鍊身體,多參加集體活動。

立秋過後,便是“多事之秋”!如何安然度過?

秋季養生,秉持養收之道。若能做到以上幾點,定能助你安然度過這個“多事之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