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萬能險值得購買嗎?保險理財產品如今收益如何?

2018年萬能險值得購買嗎? 保險理財產品如今收益如何?銀行理財回報不佳,A股動不動就割茬韭菜,海外投資的門路還越還越窄。不少人想安安靜靜買份萬能險,還不得不接受收益下滑的現實。那麼2018年萬能險值得購買嗎? 保險理財產品如今收益如何?

萬能險收益逼近銀行理財 前兩三年,兼具理財和保障功能的萬能險橫空出“市”,在國內理財市場默默走俏。一些中小型險企也希望藉此“彎道超車”,用萬能險產品補充錢袋子,然後掃貨A股,迎娶上市公司,從此成為金融行業人人皆知的大黑馬。

一番躁動過後,監管層不斷加碼對萬能險的監管,業務規模、產品期限、投資股市的多重限制下,“迷妹無數”的萬能險無奈漸漸淡去“萬能”的光環。有媒體近日梳理了近六百款萬能險產品的1月份結算利率,有近八成的萬能險產品收益處於4%~5%的之間。其中,中華人壽、泰康人壽、中德安聯人壽等三家險企萬能險產品的收益甚至跌破了3%,最低僅為2.5%。

天吶嚕,別光吐槽2.5%的利率,就是4%的結算利率,跟頻受口水的銀行理財收益也相差無幾啊。幫主從融360拿到一份銀行理財的收益數據顯示,2017年1月銀行理財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為3.98%。而融360對1月份發行量在50款以上的銀行所發行的理財產品收益進行排名,共 39家銀行入榜,上榜銀行中平均預期收益率在4%-4.8%之間的銀行有25家,平均預期收益率在4%以下的銀行有14家。

除了監管上的收緊,市場的變化也預示著萬能險的收益下滑。根據保監會相關負責人近期的披露,2016年保險業投資收益率為5.66%,與2015年相比下降兩個百分點;保險行業利潤2000億元左右,下降三成。 “因為投資主要在資本市場,萬能險的收益要根據資本市場的情況”。對外經貿大學保險學院教授王國軍說,從目前來看資本市場沒有較大的改觀,還處在弱週期,萬能險的結算利率不會有太好的轉變。

關於2018年萬能險以及保險理財產品,其實保險理財產品有優勢也有劣勢,主要大多數人都是衝著保險理財產品的一種保障去的;當然其風險也是比銀行理財產品要高一些的;小豬理財提醒投資者選擇時要慎重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