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偉:情感應該是唱歌的第一要素,情感應該大於技巧!

著名男高音歌唱家

王宏偉:情感應該是唱歌的第一要素,情感應該大於技巧!

教你歌唱秘訣。

歌唱作為一門藝術,必須要通過聲音,把情感和內容,深刻地體現出來,以感化聽眾,要把音樂的最深情感唱出來。

一、掌握科學歌唱方法,表現作品思想感情。

好的演唱者能把歌曲中的情緒和情感充分地表現出來,一曲唱完“餘音繞樑,三日不絕”。這說明必須要有較高的思想和藝術修養,對生活、對音樂有深刻的理解,有較深的藝術造詣和較高的歌唱技巧,才能將自己心靈的感受用具有豐富色彩和特有的風格的美妙聲音,去撥動聽眾的心絃,使人留下深刻的影響。

在大學四年的聲樂學習中,我體會到歌唱中的情感表現在聲樂演唱中的重要性。上聲樂課時,老師總讓我面部表情不要猙獰,因為老師這句話我苦惱了很久也思考了很多,其實就是缺乏內在的情感,表情冷漠很難打動觀眾的心。我們同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歌唱時全身呆板,缺乏表現力,只是按音符唱詞,卻不知表達情意,也有的同學只為了注意聲音技巧,而沒有內函缺乏激情,口中所唱與他心中所想似乎毫無關係,聲音空洞乏味,在舞臺表演時,感情不投入、緊張,給觀眾一種不舒服的感覺。

情感體驗是感知音樂的基礎,要豐富情感體驗,應充分發掘音樂形象中的情感因素,由淺入深、由簡單到複雜,去體驗音樂中的情感,使情感體驗在音樂的審美實踐與創造中逐步發展豐富。對美的理解和情感的衝動不斷加深,要善於把握關鍵,要用心歌唱、盡情抒發情感,讓情感在美的感染下不斷深入的發展。

王宏偉:情感應該是唱歌的第一要素,情感應該大於技巧!

(喜歡唱歌的朋友可以點擊文章下面的“瞭解更多”或使用手機百渡一下“說話式唱法”進行系統的學習,讓老師幫你做一個專業的發聲測試,先找到你的問題幫你調整一下)

二、入情入境,用心歌唱。 

19世紀,意大利的歌劇演唱已經到了“美聲學派新時期”,有人詢問起當時著名的歌劇作家羅西尼,演唱歌劇需要什麼條件,羅西尼回答說:“第一是聲音,第二是聲音,第三還是聲音。”

歌唱藝術發展到現在,在理論上持這種觀點的人好像是不多了,但在歌唱實踐中,這種聲樂重技術輕情感和藝術表現的歌唱者卻依舊不乏其人。當然,有些歌唱者,因為聲音修養的不成熟,技術的不完備,或在發聲上還存在某些負擔和障礙,使得他的演唱意識不能從聲音觀念中解脫出來,這自當別論。

問題是有一些演唱者或聲樂學習者認為,只要聲音完美,就沒有無情之聲。他們認為歌唱觀念和歌唱思維中,主要是聲音。實際上,他們自己已經把聲音當作了一種形式,在演唱中,為聲音而緊張,為高音而發抖,對歌唱意識的思維,停留在聲音的圓潤、氣息的支持、聲區的統一、共鳴的運用等方面,從而使它們的演唱在聽眾的聽覺中有形無神,有聲無情,甚至是生硬、機械的,他們這種外在的緊張和內在的空虛,必然造成藝術表現力的蒼白和膚淺。

王宏偉:情感應該是唱歌的第一要素,情感應該大於技巧!

(喜歡唱歌的朋友可以點擊文章下面的“瞭解更多”或使用手機百渡一下“說話式唱法”進行系統的學習,讓老師幫你做一個專業的發聲測試,先找到你的問題幫你調整一下)

首先,從歌唱藝術對人的感染作用來講,歌唱必須先“入人”才能“化人”。你的歌聲要“入人”,就必須與人“情通”;你的歌聲要“化人”,就必須使人“神往”,也就是“聲入而應,情交而感”。所謂“神往”應當是歌者與聽眾“情通”之後,達到的另一個更深刻的思想境界,也就是“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的深刻感應。這既是歌唱藝術的社會作用的規律,也是客觀的音樂美的欣賞規律,從這個意義上講,人們的聲樂藝術中強調唱情,當然是無可非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