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吉林的出海口是怎么失去的?

木叔在做记者时曾和东北的一些外办官员接触谈到过这个话题,历史改变不了,但是几十年来中方其实也在积极争取以某种其他的方式实现利益。

还是先说说历史吧,看看东北的出海口是怎么丢失的。

清朝是元朝之后的数百年来疆域最大的朝代,特别是清朝兴于东北,所以对东北很看重。那时候的东北疆域一直到日本海边,还包括库页岛等。东北的渔民经常在日本海和鄂霍茨克海捕鱼,当然除了汉族,还有满族或者鄂伦春人。只不过由于清朝不怎么开发东北,担心动了“龙脉”,所以数百年来当地很多人的生活相对原始和淳朴,也没什么大书特书的历史,因而现代人不太熟悉。

但是近代清朝衰落了,没办法再维持东北特殊地位了,闯关东就成了趋势,东北就逐渐被开发了。不过对日本海或者鄂霍茨克海的利用还不太多,毕竟那时候这些地方还是很偏远,闯关东更多还是在辽宁一代和吉林腹地生活,去黑龙江和日本海边的人除了原住民,外来人口不多。

随着清朝国力进一步衰落,大家在中学历史都学了沙俄开始侵占清朝领土,通过几个不平等条约,将乌苏里江以东到日本海的东北全部领土全部割让,甚至也包括库页岛(如果库页岛今天还在中方版图内的话,tw就不是我们的第一大岛了)。这意味着清朝丧失了日本海的出海口。但清朝谈判的官员争取到了一个不幸中万幸的条款,那就是虽然失去了出海口,但是清朝还有出海权。

东北吉林的出海口是怎么失去的?

(上图为图们江入海口三国交界地理图)

所谓的出海权是指——因为东北发源的图们江流入日本海,清朝船只可以从图们江口进出日本海。结果呢?别以为俄国人好心,其实他们根本不打算遵守这个条款。清朝船只(基本上是渔民船只)几乎没有在俄国眼皮底下通过图们江通行到日本海的。这就意味着法理上中方还有日本海出海权,但实际上受限了。这既怪俄国霸权主义,也怪清朝软弱无能。

民国时,俄国也变天了,成了苏俄,苏俄说废除中俄签署的一切不平等条约,一段时间甚至还要将乌苏里江以东黑龙江以北的土地还给中方。

但这只是列宁的一种讨论和说法,事实上俄罗斯没人真想这么干。如果当时确如列宁所言,中方不仅有日本海出海口,东北大片失地也将失而复得。然而这只是一个梦。

更严重的问题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占领东北后,制造了一个所谓“间岛问题”,这个木叔就不多讲了,有兴趣可以自己查一下。简而言之就是要把吉林的延边地区吞并为日本的一部分(表面上说是给韩国,但当时他们已经完全吞并该国了,实际上就等于把这里直接并入日本版图),而不是像东北其他地区一样成了一个附属国。所谓的“间岛”就完全把图们江入海口包括了。如果这个诡计成功的话,中方在日本海的出海口或者出海权会彻底断了念想。好在日本最终被打败,此事也没能成为现实。

木叔要跟大家强调的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后,中和俄罗斯关系转好,日本海出海口的权利得到了恢复。

现在能看到的资料是这么介绍的——1992年中俄东段边界谈判结束,中方恢复了从图们江出海的权利,然而由于下游铁路大桥太低(7米高)以及河道淤塞的原因,仅能通行300吨以下的小船。

东北吉林的出海口是怎么失去的?

(图示是东北开发与图们江三国交流)

后来,中方提出了东北开发战略,三国试图在图们江附近建立一个三角区,形成所谓与南方特区相呼应的开放格局。这是在苏联解体后进行过的一个讨论。要把图们江三角洲(当然包括图们江的日本海入海口)打造成黄金三角。当时中方并不是想借此机会恢复出海口,因为在领土上基本上是不可能了,目的其实也有要事实上恢复出海权的意思。1995年三国外加韩国和蒙古,5国共同签署了开发图们江协议。之所以有韩国可能韩国可以出钱,蒙古的话是因为未来可能通过这里将蒙古的矿产品出海。

这是多么好的一件事!只是东北亚局势很复杂,20多年了,此事至今没有下文。木叔也希望最近东北亚局势缓和,能够让这个三角区真正热闹起来,实现一个新的欧亚大陆桥计划,也就是——从日本乘船,到日本海的图们江口可以转乘高铁,直达蒙古、俄罗斯,就如同今天连云港开通欧亚大陆桥班列一样,直抵欧洲多国,甚至可以到法国,进入海底隧道抵达英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