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吉林的出海口是怎麼失去的?

木叔在做記者時曾和東北的一些外辦官員接觸談到過這個話題,歷史改變不了,但是幾十年來中方其實也在積極爭取以某種其他的方式實現利益。

還是先說說歷史吧,看看東北的出海口是怎麼丟失的。

清朝是元朝之後的數百年來疆域最大的朝代,特別是清朝興於東北,所以對東北很看重。那時候的東北疆域一直到日本海邊,還包括庫頁島等。東北的漁民經常在日本海和鄂霍茨克海捕魚,當然除了漢族,還有滿族或者鄂倫春人。只不過由於清朝不怎麼開發東北,擔心動了“龍脈”,所以數百年來當地很多人的生活相對原始和淳樸,也沒什麼大書特書的歷史,因而現代人不太熟悉。

但是近代清朝衰落了,沒辦法再維持東北特殊地位了,闖關東就成了趨勢,東北就逐漸被開發了。不過對日本海或者鄂霍茨克海的利用還不太多,畢竟那時候這些地方還是很偏遠,闖關東更多還是在遼寧一代和吉林腹地生活,去黑龍江和日本海邊的人除了原住民,外來人口不多。

隨著清朝國力進一步衰落,大家在中學歷史都學了沙俄開始侵佔清朝領土,通過幾個不平等條約,將烏蘇里江以東到日本海的東北全部領土全部割讓,甚至也包括庫頁島(如果庫頁島今天還在中方版圖內的話,tw就不是我們的第一大島了)。這意味著清朝喪失了日本海的出海口。但清朝談判的官員爭取到了一個不幸中萬幸的條款,那就是雖然失去了出海口,但是清朝還有出海權。

東北吉林的出海口是怎麼失去的?

(上圖為圖們江入海口三國交界地理圖)

所謂的出海權是指——因為東北發源的圖們江流入日本海,清朝船隻可以從圖們江口進出日本海。結果呢?別以為俄國人好心,其實他們根本不打算遵守這個條款。清朝船隻(基本上是漁民船隻)幾乎沒有在俄國眼皮底下通過圖們江通行到日本海的。這就意味著法理上中方還有日本海出海權,但實際上受限了。這既怪俄國霸權主義,也怪清朝軟弱無能。

民國時,俄國也變天了,成了蘇俄,蘇俄說廢除中俄簽署的一切不平等條約,一段時間甚至還要將烏蘇里江以東黑龍江以北的土地還給中方。

但這只是列寧的一種討論和說法,事實上俄羅斯沒人真想這麼幹。如果當時確如列寧所言,中方不僅有日本海出海口,東北大片失地也將失而復得。然而這只是一個夢。

更嚴重的問題在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佔領東北後,製造了一個所謂“間島問題”,這個木叔就不多講了,有興趣可以自己查一下。簡而言之就是要把吉林的延邊地區吞併為日本的一部分(表面上說是給韓國,但當時他們已經完全吞併該國了,實際上就等於把這裡直接併入日本版圖),而不是像東北其他地區一樣成了一個附屬國。所謂的“間島”就完全把圖們江入海口包括了。如果這個詭計成功的話,中方在日本海的出海口或者出海權會徹底斷了念想。好在日本最終被打敗,此事也沒能成為現實。

木叔要跟大家強調的是,在上個世紀90年代冷戰結束後,中和俄羅斯關係轉好,日本海出海口的權利得到了恢復。

現在能看到的資料是這麼介紹的——1992年中俄東段邊界談判結束,中方恢復了從圖們江出海的權利,然而由於下游鐵路大橋太低(7米高)以及河道淤塞的原因,僅能通行300噸以下的小船。

東北吉林的出海口是怎麼失去的?

(圖示是東北開發與圖們江三國交流)

後來,中方提出了東北開發戰略,三國試圖在圖們江附近建立一個三角區,形成所謂與南方特區相呼應的開放格局。這是在蘇聯解體後進行過的一個討論。要把圖們江三角洲(當然包括圖們江的日本海入海口)打造成黃金三角。當時中方並不是想借此機會恢復出海口,因為在領土上基本上是不可能了,目的其實也有要事實上恢復出海權的意思。1995年三國外加韓國和蒙古,5國共同簽署了開發圖們江協議。之所以有韓國可能韓國可以出錢,蒙古的話是因為未來可能通過這裡將蒙古的礦產品出海。

這是多麼好的一件事!只是東北亞局勢很複雜,20多年了,此事至今沒有下文。木叔也希望最近東北亞局勢緩和,能夠讓這個三角區真正熱鬧起來,實現一個新的歐亞大陸橋計劃,也就是——從日本乘船,到日本海的圖們江口可以轉乘高鐵,直達蒙古、俄羅斯,就如同今天連雲港開通歐亞大陸橋班列一樣,直抵歐洲多國,甚至可以到法國,進入海底隧道抵達英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