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女畫家用10年光陰,記錄清末民初的中國,每一幅都極其珍貴

英國女畫家用10年光陰,記錄清末民初的中國,每一幅都極其珍貴

記錄的偉大,

在於能留住平凡。

手繪中國

那一年鵝毛大雪,

路人撐著油紙傘,

走在歸家的路上。

英國女畫家用10年光陰,記錄清末民初的中國,每一幅都極其珍貴

小橋,流水,人家,

熙熙攘攘的街道。

英國女畫家用10年光陰,記錄清末民初的中國,每一幅都極其珍貴

萬家燈火通明,

照亮漁船歸家的路。

英國女畫家用10年光陰,記錄清末民初的中國,每一幅都極其珍貴

這些都是英國女畫家Elizabeth Keith(伊麗莎白·基思)畫筆下清末民初的中國。

她用木版畫記錄下那個時期生動的風土人情,那些尋常市井、街頭百姓、玩耍的兒童,還有寫字的先生和時髦女郎等等。這組中國主題繪畫作品實屬罕見。

英國女畫家用10年光陰,記錄清末民初的中國,每一幅都極其珍貴

京城前門外,1925年

英國女畫家用10年光陰,記錄清末民初的中國,每一幅都極其珍貴

中國女士

她讓我們看到了

原汁原味的昔日中國風貌。

英國女畫家用10年光陰,記錄清末民初的中國,每一幅都極其珍貴

雙亭,蘇州

英國女畫家用10年光陰,記錄清末民初的中國,每一幅都極其珍貴

英國女畫家用10年光陰,記錄清末民初的中國,每一幅都極其珍貴

Elizabeth Keith,

1887年生於蘇格蘭,成長於倫敦,

是一位自學成才的藝術家。

受到日本浮世繪影響,

她把東方和西方的藝術

做了很好的結合。

英國女畫家用10年光陰,記錄清末民初的中國,每一幅都極其珍貴

Elizabeth Keith

年紀輕輕的Elizabeth,

便畫得一手好作品,

逐漸長大的她,意識到自己,

不能整天只待在屋子裡畫畫。

於是便收拾行李,

開啟了屬於她的亞洲之旅。

英國女畫家用10年光陰,記錄清末民初的中國,每一幅都極其珍貴

從日本、韓國,再到中國,

Elizabeth熱衷於記錄每個城市裡,

街邊的景象、

人們生活的狀態,

每到一個城市,

她便用畫板和畫筆,

把城市裡那些美好的畫面記錄下來。

英國女畫家用10年光陰,記錄清末民初的中國,每一幅都極其珍貴

初到京城時,

Elizabeth就被神奇美妙的中國文化所吸引。

安頓下來後,

她開始細心研究,

中國文化的精神。

英國女畫家用10年光陰,記錄清末民初的中國,每一幅都極其珍貴

英國女畫家用10年光陰,記錄清末民初的中國,每一幅都極其珍貴

由於對中國文化的強烈熱愛和沉迷,

Elizabeth甚至在中國待了十多年,

用畫筆刻畫出她心中那個古老、

傳統、深邃、神秘的中國。

英國女畫家用10年光陰,記錄清末民初的中國,每一幅都極其珍貴

紫禁城牆外,1935年

英國女畫家用10年光陰,記錄清末民初的中國,每一幅都極其珍貴

每當靈感來了,Elizabeth就會用著她那不太標準的普通話對街邊店裡的老闆說:“老闆,借張椅子好嗎?”

接著坐在那兒一畫就是一個下午。

英國女畫家用10年光陰,記錄清末民初的中國,每一幅都極其珍貴

湖心亭,上海,1924年

英國女畫家用10年光陰,記錄清末民初的中國,每一幅都極其珍貴

無論是磚牆瓦房,街邊小店,

還是巷子裡的一角,

在Elizabeth眼裡,皆是風景。

英國女畫家用10年光陰,記錄清末民初的中國,每一幅都極其珍貴

英國女畫家用10年光陰,記錄清末民初的中國,每一幅都極其珍貴

靈隱寺,1925年

閒時談詩論藝,曲水流觴,引吭高歌,詩韻酬唱,真高雅之事也。

英國女畫家用10年光陰,記錄清末民初的中國,每一幅都極其珍貴

京劇演員,1924年

英國女畫家用10年光陰,記錄清末民初的中國,每一幅都極其珍貴

Elizabeth說:

“我一直竭盡全力,

把這些木版畫,

哪怕是最小的細節,

也儘可能地畫出我對中國的情感。”

英國女畫家用10年光陰,記錄清末民初的中國,每一幅都極其珍貴

夜晚的小院,1922年

英國女畫家用10年光陰,記錄清末民初的中國,每一幅都極其珍貴

滿族官員

中國小大人,1922年

她讓眾多國人甚至世界,

瞭解到那個時代的中國,

淳樸中隱著聰慧,

荒古中透著俊秀。

英國女畫家用10年光陰,記錄清末民初的中國,每一幅都極其珍貴

刺繡,蘇州

英國女畫家用10年光陰,記錄清末民初的中國,每一幅都極其珍貴

“如果可以,我希望能在更多的角落留下我的腳印,直到我走不動為止。”

作為一名歐洲人,她對中國的熱愛讓眾多國人都自愧不如。她的藝術成就,也為中外文化交流史留下了淡雅的一筆。

英國女畫家用10年光陰,記錄清末民初的中國,每一幅都極其珍貴

駝背橋,1925年

現在的日子很快,

情、愛、生命都快,

一生不知該愛怎樣的人?

似乎也都忘了靜下心去欣賞,

身邊平凡而普通的美好。

英國女畫家用10年光陰,記錄清末民初的中國,每一幅都極其珍貴

蘇州月夜,1924年

記錄的偉大,

在於能留住平凡。

你連平凡都欣賞不了,

又怎麼欣賞美好?

英國女畫家用10年光陰,記錄清末民初的中國,每一幅都極其珍貴

正是那些

被人視而不見的平凡小事,

才組成了生活。

安迪·沃霍爾是藝術大師,

擁有最會發現美的眼光,

仍然也對生活裡的細微懷著崇敬的感情。

英國女畫家用10年光陰,記錄清末民初的中國,每一幅都極其珍貴

整合自網絡侵刪

學著欣賞身邊的“美”,

也許更容易獲得生命饋贈的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