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是怎樣養成的:14歲上大學,23歲博士畢業入職阿里人工智慧

最近網上比較火的,是一個來自江西南昌的少年天才,胡晉。

這位90後的同學,中學階段三次跳級,14歲考上北京交通大學;18歲大學畢業免試推薦到浙江大學攻讀博士;23歲入職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實驗室,成為達摩院最年輕的科學家。

神童是怎樣養成的:14歲上大學,23歲博士畢業入職阿里人工智能

神童胡晉

凡事都有因果,作為家長,我們更感興趣滴是,這份光鮮閃耀的背後,發生了什麼事情。

一、中學階段的三次跳級

小學、初中和高中三個階段,他共跳了三次級。他5歲上學,8歲就從三年級跳到五年級。9歲時,因學習成績好,他被學校推薦參加南昌市蓮塘一中的少年班考試。在全縣2000多名報考者中,他脫穎而出,成為160多名少年班成員之一。上初中後,小胡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老師剛教完初一課程,他已把初二的課本自學完了,跳級進入初三。進入高中後,他學完第一學年,就直接進入高三。

神童是怎樣養成的:14歲上大學,23歲博士畢業入職阿里人工智能

蓮塘一中是南昌十大名校

如此傲人的學習成績,背後支撐的是良好的讀書習慣。

二、從愛讀書入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胡晉從小就對讀書表現出了濃厚興趣。《紅樓夢》等四大名著、莫泊桑的作品、歷史書、科普書……堆滿了家中的書櫃。“看什麼書,都是孩子自己提出來的,我們只是按照他的意願買。”父親胡新平說。胡晉上高中前,父親每個週末都帶他去書店。現在,家裡最多的東西就是書,歷史、科普類書籍是他偏愛的。

神童是怎樣養成的:14歲上大學,23歲博士畢業入職阿里人工智能

愛讀書是所有神童的共同愛好

從小養成的學習習慣,讓胡晉的自學能力遠遠超出同齡孩子。小胡晉有自己的學習方法。用順口溜記憶難記的知識點是他常用的方法之一。生物課上8種人體需要的氨基酸,小胡怎麼背都記不住,為了解決這個難題,他自創了順口溜:“甲、纈、賴、異、苯、亮、色、蘇。”最後,他順利地掌握了該知識點。

三、有了學習自覺性就成功了一半

胡晉的父親介紹說,自上初中後,家長就很少管孩子學習的事。在少年班學生中,胡晉雖然年紀最小,但學習很自覺,成績一直名列前茅。高三一年,對胡晉來說也是段難熬的日子。他每週只休息半天,週六晚上回家,週日下午就回學校。在家看完新聞,他就會自覺地把電視關掉,認真做作業。在備戰高考的衝刺階段,他每晚在學校晚自習到10點半,回宿舍後繼續看書到12點,然後才熄燈休息。第二天早上6點半,他又起床早讀了。這一切,都沒有人監督、督促,都是孩子自覺完成了。

神童是怎樣養成的:14歲上大學,23歲博士畢業入職阿里人工智能

父母陪同胡晉來到北京交通大學報道

四、全面發展,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

胡晉同學不是那種死讀書的孩子,他的知識面很廣,喜歡體育鍛煉。在學習之餘,他也會上網玩會兒遊戲,或者看看課外讀物。沒有參加過系統培訓,在學習壓力大的時候,胡晉會選擇畫畫來減壓。

神童是怎樣養成的:14歲上大學,23歲博士畢業入職阿里人工智能

胡晉的減壓畫作

胡晉小時候喜歡玩具,經常把父母買的汽車玩具拆著玩,然後再裝上。“小時候有個國外的綜藝節目,叫機器人大擂臺,我特別喜歡看,喜歡機器人。”胡晉緊接著又解釋了一句:“那時候確實不知道自動化是幹什麼的,選專業的時候人家跟我說這個專業就是造機器人的,我就選了。”。

神童是怎樣養成的:14歲上大學,23歲博士畢業入職阿里人工智能

興趣愛好廣泛

進入大學後,雖然比同學要年輕,但胡晉身上並沒有出現所謂的“不合群”,跟大家一起外出旅遊,談天說地,打成一片。

神童是怎樣養成的:14歲上大學,23歲博士畢業入職阿里人工智能

外出旅遊

好的習慣其實都是小學階段養成的

分析完神童背後的種種,我們發現,好的習慣其實都是小學階段養成的。小學階段最關鍵的是培養學習興趣(讀書興趣就是一種自己學習的興趣),在培養出強烈學習興趣之後,自覺學習是水到渠成的。所以,小學階段家長一定不要唯學習成績是論,而是更多地鼓勵、表揚,逐步引導孩子建立學習興趣。例子可以參考我寫的《一年級小朋友期末考試沒有100分,家長千萬別說錯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