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申請考核」製成大勢所趨,考博還有好出路嗎?

近期,全國各大高校的博士研究生招生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但是近幾年,許多學校的「考博」不再是靠統一筆試一決雌雄,而是讓考生申請審查,擇優錄取,即博士生「申請—考核」制。

但是自博士生招生制度改革以來,申請考核制既享受著讚譽,又面臨著諸多質疑。

一方面,申請考核制更看重學術成果和學術經歷,能有效地考察考生是否具備攻讀博士的素質;

另一方面,申請考核制的公平性和有效性則遭到一定的質疑。

報名資格

不同高校在報名資格上則有著各自不同的要求,例如不同高校對考生在院校出身、英語水平、研究成果、課程成績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限制。

博士「申請考核」製成大勢所趨,考博還有好出路嗎?

部分高校報名資格、審核標準及監督機制歸納

在研究成果方面,北京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明確要求有影響因子大於 3 的獨立一作 SCI 文章,浙江大學則要求有一篇獨立一作的 SCI 文章,其他高校則沒有如此明確的規定,但對科研成果也是相當看重。

可見,博士生申請考核制招生制度強調考生的科研能力與素質,但一些高校對考生畢業院校的限制,難免有出身歧視之嫌,使得普通院校畢業但有繼續深造意願的考生在申請階段被硬性條件排斥在外,畢竟院校出身與學術水平沒有必然的關係~

相對含糊的考核標準

申請考核制側重通過「申請材料」和「綜合面試」選拔考生,因此考核標準是否明確對考核的公平客觀有著很大的影響。

但是,如表 1 所示,在材料審核這個主觀性較強的考核環節中,幾乎所有高校都沒有一個明確的考核標準和評分方式,唯一有相對明確初審材料審核標準的是廈大藥學院。

博士「申請考核」製成大勢所趨,考博還有好出路嗎?

圖片來源:廈門大學藥學院博士招生簡章

在複試環節,大部分高校都規定了面試的方式,但是大多都只是是對面試的評分標準稍作提及,面試的評分細則較為含糊,沒有具體量化的考核指標,只有部分學校告知了最終的計分方式。

博士「申請考核」製成大勢所趨,考博還有好出路嗎?

圖片來源:清華大學生科院博士招生簡章

因為考核的標準比較含糊,所以申請考核制的公平性和有效性會遭到一定的質疑,所以,強化監督可能是一個解決方向。


監督機制

監督制度確保招生公平的最後保障,監督機制的完善程度可以從組織保障、學生申訴、違紀處罰三個角度衡量。

但是從目前的調查結果來看,仍有 1/3 的高校沒有對監督機制作出文本規定,即使有規定,大多數時候也沒有一個比較細緻的處理方案。

關於「學生申訴」的規定只是說明考生若對結果有爭議,有向招生工作小組提出申訴的權利,但具體流程、時間期限、申訴方式、處理辦法等細節都不夠具體和清晰,實施的可操作性不強。

對此網友怎麼說?

網友一:

中國是人情社會,關係遠大於規則,考試更公平。如果一定要申請-考核,就必須嚴守畢業關,博士論文需要省外甚至國外雙盲外審。

網友二:

當年實在沒有時間複習準備這個無聊的博士入學考試,就一直工作了七年,直到一個德國教授願意招我為他的博士。這樣我就不用參加什麼考試了,還得到不錯的薪水,何樂而不為?希望中國能真正實行這樣的制度。

網友三:

研究生申請制度不僅僅是為了選優秀的研究生,更是為選不同學科的,尤其是交叉學科的研究生。這才有可能出高水平成果。現在的招生制度,只要考上的,導師沒有選擇,只能招。看似公平,但不利於交叉學科發展,和交叉學科人才的培養。

縱使申請 - 考核制還存在一定的不足,但是申請考核制招生方式無疑是大勢所趨。

那麼,在座諸位對當前的申請 - 考核有什麼意見呢?

留言說說你的看法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