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出·路》告訴你:如何做父母,孩子才能有出路

我國的疫情逐漸結束,武漢解封,各省市地方的高三和初三學生都陸續開學。又是一年升學季,莘莘學子在努力拼搏,家長們也都早已為了孩子能夠上更好的學校而開始了各種活動。

每年的這個時候,人們就難免會探討人生之路與家庭、父母的關係,大數據統計總是那麼現實而殘酷,然而不能排除的是總會有一些小概率閃亮事件給更多的人信心。

紀錄片《出·路》:三個階層的生活現實

類似於英國紀錄片《56up》,中國紀錄片《出·路》也歷時10年,記錄了三個不同階層孩子的人生軌跡。

紀錄片《出·路》告訴你:如何做父母,孩子才能有出路

1、來自甘肅農村的馬百娟

馬百娟出生在甘肅一個偏僻的小農村,她10歲才在老師的勸說下走進村裡的小學讀書。她很喜歡讀書,也憧憬外面的世界,但是父親說:“不讀書要打工,讀書還是打工,讀書有什麼用。”

幾年後,攝製組再找到馬百娟的時候,她已經不讀書了,家中的經濟條件得到改善,但是她卻沒有機會再讀書了。

曾經,馬百娟也想要找一份工作,工資1000元的服務員工作也是她很嚮往的,但是面試沒能成功,她很沮喪。

2014年的時候,16歲的馬百娟已經懷孕了,她嫁給了自己的表哥,一個在陶瓷廠務工的男人。

紀錄片《出·路》告訴你:如何做父母,孩子才能有出路

2、來自都市北京的袁晗寒

袁晗寒出身在北京,父親從事房地產,母親覺得她有藝術天分,從小就讓她學各種藝術,最後她選擇了美術。1009年,她17歲,因為各門幾門功課不及格,從央美附中休學。

她在家中有著自己的獨立創作空間,父母從不過多幹涉。在閒暇了一個夏天后,她在南鑼鼓巷花兩萬租金租了房子,開起了酒吧。母親沒有反駁,直接交錢,“沒指望她成功,全當交學費。”

2012年,袁晗寒在德國攻讀藝術方向的碩士。她除了上課,就是跟朋友們玩。

2015年,從德國回來的袁晗寒自己註冊了藝術品投資公司,父母再次給出了資金支持。

紀錄片《出·路》告訴你:如何做父母,孩子才能有出路

3、來自小城鎮的徐佳

徐佳的父輩從農村來到城市打工,因為一場車禍意外,父親離開了他們,他記住父親的期望,那就是一定要念大學。在高考復讀三年後,終於考上了二本。

四年本科畢業後,他再次面臨生活的選擇和壓力,那就是找一份合適的工作。

幾次失敗,幾次嘗試,他簽了一家電力技術公司。此後幾年,他一直在該公司工作。

直到2018年,她買了房子,買了車,還娶了一個漂亮的老婆,組建了自己的家庭。

生活有出路,父母是支撐

馬百娟與袁晗寒屬於兩個特定群體,而在當今社會,徐佳的人生軌跡更有普遍意義和代表性。

人需要在父母的要求和支撐下開始自己的人生之路,但前行的負重卻需要我們自己去承擔。

即便階層會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人的命運,但總有人在不斷改變著自己的出身,或許我們成不了可以追逐夢想的袁晗寒,但是通過努力,我們的下一代可以更接近目標。

徐佳在採訪結束時說,他不抱怨命運的不公平,只希望通過努力去改變。

紀錄片《出·路》告訴你:如何做父母,孩子才能有出路

作為新一代父母,我們又該如何支撐孩子,找到屬於他們的出路呢?

1、熱愛生活

生活沒有完全公平,出身更是無法選擇,“真正的勇士就是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作為父母,對生活充滿熱愛,才是我們傳承給孩子的最大財富。

無論生活多難,工作多忙,都要儘量抽出時間帶孩子走出去,親近大自然,多陪伴他們,和他們一起尋找生活中的美好,哪怕是一瞬間。

2、擁有夢想

沒有夢想的人生就如同失去航向的船,只能在迷茫中等待風浪的衝擊。如果我們沒有宏大的夢想,那就先立一個小目標,總之在生活中,要給自己設定目標。

更要引導孩子,讓他們從小就做一個有夢想的人。要帶孩子多讀書,多去見識外面的世界,去參觀一些科技、藝術等展覽,讓他們瞭解到自己生活之外的更多的事物。

3、與時俱進

時代是不斷髮展的,我們也要不斷調整自己,去適應新的環境和事物,不要總是抱著陳舊的思想去看待變化的社會。

接收新東西、新思想,有助於我們跟上孩子的步伐,也能讓我們在將來的緊要關頭,能夠為孩子更好的保駕護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