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補冬,補嘴空!

立冬補冬,補嘴空!

凍筆新詩懶寫,

寒爐美酒時溫。

醉看墨花月白,

恍疑雪滿前村。

——李白《立冬》

“立冬”節氣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即太陽位於黃經225°時。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開始。冬是終了的意思,有農作物收割後要收藏起來的含意,中國又把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我國幅員廣大,除全年無冬的華南沿海和長冬無夏的青藏高原地區外,各地的冬季並不都是於立冬日同時開始的。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在古代社會中是個重要的節日,這一天皇帝會率領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設壇祭祀。立冬節氣,高空西風急流在亞洲南部地區已完全建立。此時高空西風南支波動的強弱和東移,對江淮地區降水天氣影響很大。當亞洲區域成緯向環流,西風南支波動偏強時,會出現大範圍陰雨天氣。此外,緯向環流結束和經向環流也會建立,並有寒潮和大幅度降溫。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週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民間一直有“立冬補冬,補嘴空”等說法。在寒冷的天氣裡,人們適宜多食用一些溫熱補益的食物。飲食調養方面要遵循“少食生冷”的原則,但也不宜過多食燥熱之物,可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禦寒膳食,如牛羊肉、烏雞、鯽魚、豆漿、牛奶,同時也要多吃新鮮蔬菜,如蘿蔔、青菜等,以避免維生素的缺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