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投資p2p嗎?

小豬的世界


導語:如今,P2P的雷暴還在持續。一個龐大的中產投資人群體開始浮出水面,在雷暴聲中,他們哀鴻遍野。他們慘遭清洗,只是因為他們傻、貪嗎?到底是什麼,讓他們對似乎近在眼前的巨大風險視而不見?

“一夜之間,全都爆了。”7月底開始,許多P2P平臺的投資人發現到期的資金不能夠兌付,甚至有平臺直接發佈通知,平臺暫停服務、老闆跑路。P2P爆雷潮席捲而來。成千上萬的爆雷潮“難民”焦急地投訴、報案,不少QQ群聚集了大量的“難友”。而在線下,大量投資人頂著烈日與暴雨,湧入到上海、杭州、北京等P2P企業集中分佈的城市,希望找回丟失的財產。

幾十位“牛板金”投資人在大堂聚集維權 圖片來源:網貸天眼

過去幾年,年化利率從近10%到20%不等的P2P理財平臺吸引了大量的投資人。不少中產階級將上萬甚至上百萬的積蓄投入到了P2P平臺,另外有一些年輕人不惜從信用卡、網貸、親朋好友手上套現借款投資P2P。P2P爆雷之後,一切夢幻都破碎了——有些人的積蓄血本無歸,有些人一夜間債務纏身。

不過,就在“難民們”焦急地找尋追回資金的辦法時,許多局外人卻開始對受害者們加以指責——或嘲諷他們傻,對顯而易見的風險視而不見;或斥責他們貪,竟然傾其所有甚至不惜高舉外債進行投資。就連官媒也開始提醒投資者“擦亮眼睛”,“不能抱有僥倖心理‘博傻’”。

如今,P2P的雷暴還在持續。人們感嘆,海水退去後,人們才知道誰在裸泳,同時一個龐大的投資人群體也開始浮出水面,在隆隆的雷聲中,他們哀鴻遍野。但這些投資人遭遇的悲劇,真的只是因為他們又傻又貪嗎?到底是什麼,讓他們對似乎近在眼前的巨大風險視而不見?

“債權投資,遠比股權投資安全”

“我工資收入一萬左右,對我來說,這些損失也是一筆不小的錢,要好幾個月才能掙出來,都是自己辛辛苦苦攢下的積蓄。” 在這場P2P雷暴中,Jack丟了至少3.8萬元。對於這一筆損失,他只跟媳婦說了“不影響生活”,但萬萬不敢告訴她具體的數字。

2011年,P2P剛剛起步。剛畢業於北京某211大學財會專業的Jack從貼吧上敏感地注意到了P2P的廣告,開始試水,“投了1w人人貸,那時候年化收益率13.5%,賺到了。”

P2P,即person-to-person(或peer-to-peer)的縮寫,是一種將小額資金聚集起來借貸給有資金需求人群的一種民間小額借貸模式,屬於互聯網金融產品的一種。在中國,最早的P2P網貸平臺成立於2006年。到了2012年,中國網貸平臺進入爆發期,網貸平臺數量擴大到2000餘家。這一年,國內含線下放貸的網貸平臺全年交易額已超百億,在那之後的幾年裡,P2P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投資人。

Jack對P2P顯然也是做足了功課,“首先,p2p模式是從外國引進的網絡借貸模式,盈利主要來自於利息差和手續費;其次,和權益類投資不同,我們拿到的是固定收益;然後,我們承擔的投資風險主要是財務風險,也就是債務人破產導致的風險。”

充分了解P2P原理的Jack沒有衝動地投入過量的資金。“我個人是屬於風險厭惡型的。而且我是一名會計師,因為工作的原因,經常要學習相關的知識。我之所以投資P2P,是因為我覺得債權投資風險相對比股權投資風險小的多。”也就是說,將P2P選作自己的投資方式,已經是Jack理性考慮過後,做出的相對保守的選擇了。

面對通貨膨脹、貨幣貶值,作為並不富裕的中產,不敢也沒有能力投資房地產等“大項目”,又不甘心把錢放在銀行裡任其貶值,P2P投資似乎是最折中的方法了。而P2P平臺正是瞄準了這一群體進行“精準打擊”。

穩妥起見,Jack還給自己設置了一整套的保險方案。首先,他在選擇P2P時給自己劃了三條紅線:第一,必須有銀行存管;第二,必須有大型企業的推廣或入股;第三,投資回報率不能超過15%。另外,為了降低風險,他還採取了“分散投資策略,在不同的平臺投資相對較低的金額。”

“讓我沒有想到的是,把雞蛋放到不同的籃子裡,但所有的籃子都在一個車裡,然後車翻了。” 雷暴來臨,Jack才意識到再怎麼小心,風險都很難避免,“銀行存管就是個笑話,平臺完全有能力繞開所謂的銀行存管;然後這次我遭暴雷的平臺基本都是小米推廣的,小米卻甩鍋不管;至於第三條,面對這種連環雷暴,也是根本無效。”

“過去我相信,向P2P貸款的小微企業就算信用度再低,也是企業,企業有資金週轉,就會有收入,本金損失都可以接受。”但這場雷暴改變了他的想法,“這行業並不正規,相關的法律框架並沒有建立完善,所以最大的風險,是道德風險,而非投資風險。”

Jack無奈地自嘲道:“可能是因為讀書讀傻了,才低估了道德風險吧。”

但Jack再理性,仍然忽略了,P2P模式的財務風險係數,由於急功近利的產品營銷以及整體經濟環境的不景氣的而被放大了。P2P平臺為了在市場競爭中加速擴張,一邊向投資人承諾高收益,一邊向借款的個人與企業降低借款門檻,這意味著有大量信用度低,從銀行拿不到貸款的個體轉向P2P民間借貸。而P2P平臺則指望著這些人付出高比例的貸款利息,以滿足他們對投資人的承諾。然而,在實體經濟不景氣、P2P信用體系缺乏完善的背景下,P2P平臺壞賬率居高不下,一些平臺甚至拿後來投資者的資金來補足前面投資者的收益。在國內經營一家互聯網金融公司的年輕創業者阿杰表示:“現在的經濟環境,沒有什麼生意能夠達到10%以上的盈利,一些P2P卻給出了將近20%的收益率,這根本不靠譜。”

“我是比較早的米粉了,我相信它”

白星也是這次雷暴的受害者。2016年,正是P2P平臺e租寶非法集資案爆出的那年,P2P還很火爆。當時30歲的白星通過親戚第一次接觸到P2P投資,“最早也是不信的,比較謹慎。我有親戚在H大金服上班,親戚說他們自己都在投,沒什麼問題,我就投了。” 很快,白星就嚐到了甜頭,“那時候投了大概30萬,利息是8%一年,第一次就拿回了本金利息兩萬多。” 回款次數變多,就慢慢放下了戒心。

從2016年開始到2018年,成交指數(紅線)在一定攀升之後開始波動下降,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人氣指數(藍線)不斷波動上升,直到2018年7月P2P雷暴發生,兩大指數驟降。

不得不提的是,白星還是一名資深的“米粉”(小米產品的粉絲),而這一層身份,正是促使他擴大P2P投資的重要因素。“我投的掌悅理財和小米有合作,說是隻有擁有小米手機的、並在小米的軟件市場裡下載才能獲得專屬福利平臺。”

在過去的幾年,小米產品的銷售和P2P的推廣深度捆綁在一起。比如,MIX2S手機剛出來的時候,官方商城要搶購,很難買到,但是如果購買了理財產品就有機會獲贈。另外,不少P2P理財平臺直接嵌入小米互聯網生態鏈服務中,如小米手機的“小米運動”APP和小米VIP的每日任務,廣告中標註了“米粉專享”、“每日福利”等字樣,小米用戶完成下載、註冊等任務後,就能獲得獎勵。

白星對小米的信任,是長期以來培養起來的。“說真的,上網隨便搜索都能看到利息10%以上的P2P產品,我都不會相信,但小米推過來的平臺我還真就沒多想,看他們這麼大力宣傳還是米粉專享的,肯定沒問題。畢竟我是比較老的米粉了,手機剛出的時候我就有購買,現在家裡的淨化器、掃地機器人還有父母的手機都是小米的。”

出於對小米的信任,白星甚至沒有再仔細審查P2P另一端。“掌悅有說是保本保息的,還有三方的擔保公司,並且接入了網銀存管。風險提示我之前還真沒看到,爆雷之後再回去看,才發現背景上寫的風險提示,而且在很不起眼的地方,很小。”白星表示,自己曾經用天眼查查過借款的公司,確實有實體,但是更多的信息就需要花錢買權限了,“況且你借出去的標都是被打亂的,不可能每一個公司都去看。”

不過,就算投資人足夠仔細看到了那一行小小的“投資有風險”的提示,哪怕他們在“天眼查”之類的地方查到了借款人的公司實體及股權信息,他們仍然難以辨識真正的風險。為了吸納更多的資金,本應當承擔信息中介的P2P平臺在承諾高收益的同時,卻刻意地掩蓋投資的風險。比如,這些平臺只會告訴投資人“預期回報”,但不會寫清楚“預期回報”是如何計算的,更不用說詳細披露底層資產的性質,對於產品違約之後的賠付問題更是少有提及。

曾經,白星一度通過P2P投資實現了財富自由,但如今,小米推薦的P2P遭遇大規模爆雷,白星一下子損失了80萬。現在,白星加入了一個小米維權QQ群,群友自主統計,截止到8月2日,小米推薦的P2P平臺爆雷率高達76%。

“小米在宣傳他們的產品時有沒有對公司的背景進行審核?就現在的情況來看,小米現在這麼高的暴雷率,說明這些問題平臺就是衝著小米龐大的米粉資源去的。” 在白星以及群裡的群友們看來,小米應當賠償他們的部分損失。

藉助中產對投資的巨大需求,P2P在過去幾年瘋狂生長,並在各大互聯網渠道瘋狂投放廣告。2017年,P2P幾乎霸屏主流網劇,比如口碑極高的網劇《白夜追兇》裡錢站與愛錢進兩家P2P平臺的創意中插廣告;又如《那年花開月正圓》中出現了悟空理財、現金借款、愛錢進三家網貸平臺;近日被立案調查的唐小僧的廣告就曾出現《琅琊榜2》等多個熱播劇中。

風險信息的刻意掩蓋,推廣宣傳的瘋狂美化,使P2P為自己塑造出了“安全投資”完美的形象,為投資者強行灌下了放心藥。但推廣者、融資人、生產商的利益緊緊綁定、債權股權曖昧不明、借款人無力償還債務……這一切,投資人不會知道。

“要不是國家站隊,搭個臺子說年收益10%,您信嗎?”

早在2013年底開始,P2P平臺的危機就已經開始顯現。隨著投資需求不斷高漲,不少創業資本開始湧入互金行業,在P2P領域,一個剛剛上線的平臺,一天之內吸納個幾十萬甚至百萬並非難事,一批平臺居心不良,在上線的幾天甚至半天內,圈了一把投資人的錢就拍拍屁股走人。截至2014年12月,出現提現困難、倒閉、跑路等問題的P2P平臺達到338家。更為震撼的案子出現在2016年,一家名為“e租寶”的P2P平臺非法集資700多億元,其龐氏騙局本質被坐實,受害的投資人規模多達90餘萬。

2014年P2P跑路欺詐部分企業名單。圖片來源:網貸之家

但弔詭的是,P2P領域已經爆發的集體性危機仍然沒有擊垮後來投資人的信心,主流媒體的宣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就因為國家和媒體的站隊所以才那麼多人入坑的。要不隨便看到路邊搭個臺子說年收益10%,您相信嗎?”白星迴憶,兩年前他在媒體上看到過大量鼓吹互聯網金融的新聞報道,“就是國家之前的拼命推廣,讓很多人忽略了風險。”

實際上,P2P這類互聯網金融產品的火爆,與當下的金融政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近年來,在去槓桿的政策引導下,傳統金融機構對於貸款審批不斷緊縮。在某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做信貸審批的小劉表示,“因為央行提高了銀行準備金率(注:銀行需要提留一定比例的存款,以保證儲戶提款,其餘的存款才能用於放貸或投資,這部分存款叫銀行準備金。中央銀行通過調高銀行準備金,減少銀行貸款,抑制經濟過熱。)這兩年銀行在個人信貸、個人抵押貸款還有企業貸款的業務上都在收緊。”在另一家城市銀行工作的小妮也表示:“我們銀行從去年開始走保守路線,壞賬金額太大了,銀行不看好市場,不敢放款。”

2018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快金融體制改革。改革完善金融服務體系,支持金融機構擴展普惠金融業務,規範發展地方性中小金融機構,著力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也正是因為如此,民間金融借貸的生意也紅火了起來。銀行小劉對此也深有體會:“很多民間借貸企業出現了,他們經常通過各種方式試圖接近銀行工作人員,希望能夠接觸到那些貸款遭拒的人的信息。我是不敢,但據我所知,我有同事就曾經向外售賣過這類信息。”

金融借貸業務就這樣被進一步地去中心化並徹底地交給市場。而這些P2P的投資人,大多隻看到了包裝精美的互聯網金融產品,看到了主流話語對該行業的普遍看好,卻根本難以看到自己投入的一筆筆生活儲蓄,從一開始就被拿去消化整個金融系統的債務危機。

當P2P平臺不斷透支著信用向投資人們打造著P2P“安全投資”的形象,加之主流輿論的支持,我們可以說,這些投資人對於風險的漠視不是因為傻和貪,而是被不斷市場化的金融世界製造出來的。

暴雷之下,中產下沉

在這一波P2P爆雷中,受害者不是資產富足的上流社會,也並非袋中羞澀的社會底層,而是那些“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中產。P2P平臺正是看準了的“新中產”,更準確地說,是這群人的家底。

白星說,他損失的80萬本來是要在成都買房付首付的,“這下子計劃全泡湯了”。受爆雷影響的還有他的家人,“就昨天,我姐姐投的60萬也暴了。這些我都沒敢跟父母說,他們年紀大了,怕他們擔心。” 白星因為這筆損失,壓力很大:“如果有什麼維權活動,我會去的。”

Jack說,“3w多損失追肯定是要追的,但是我並不打算去鬧事,也不會參加集會活動。我能做的就是報警,工商投訴,信訪辦留言,然後等事情告一段落,聯合起訴小米。我不會做任何違法或涉嫌違法的事,因為一旦被抓,前途就完了,不值當的。”這次事情之後,“只會考慮保值,不會再考慮增值了,因為風險完全不可控。以後可能要將90%的資金放在國債上了。”

而把近35萬儲蓄投入到P2P裡的阿紫因為這次雷暴陷入了絕境。“我生活本來就挺糟的,被坑了後跌入谷底了。我家裡重男輕女,我父母我弟弟有什麼開始都找我要錢,否則就到外面去說我不孝。加上我離了婚,還帶著一個孩子,現在經濟不好,我三十多了,工資太低,賺不了那麼多,經濟壓力很大,才拿去投資。本來就指望這點存款,未來算有點看頭,但現在錢沒了,我打算把孩子還給我前夫,我活著也沒啥意思了。”

被收割的中產投資人們成千上萬,如今正躁動不安:在雷暴之後,我們這些中產,還是中產嗎?

作者 :林深

美編 :黃山


土逗公社


好問題!

正好剛回復《P2P一直爭議很大,也有人說安穩賺錢並不難,你怎麼看?》(https://www.wukong.com/answer/6568970054661046532/),裡面提到,近年來,P2P平臺出事,甚至跑路的新聞時有所聞,去年,曾有報道,中國的P2P網貸問題平臺累計已超過1300家之多,主要問題是詐騙捲款跑路,請先參閱。

目前,出問題的P2P平臺可能更多,依然是詐騙捲款跑路的消息時有所聞,P2P儼然成了負面的詞彙,另人有談虎色變之感。

事實上,正規的P2P平臺還是有不少的。

那麼,如何判斷一個P2P平臺是否正規呢,很簡單明瞭,三個基本原則:

1、是否有第三方託管,自己不能有資金池。P2P的問題是典型的誠信問題,最好由銀行託管;

2、借貸方是否有足額擔保的抵押品;

3、項目是否明確,整個流程是否非常透明。

另外,有一點請特別注意,一般而言,在當下,如果有P2P平臺告訴你能確保超過10%以上的回報,那就基本就可能屬於騙局,千萬小心。

綜上所述,如果能確定一個P2P平臺是正規的,並具有專業靠譜的風控系統的話,那還是可以投資的。

你對這個問題有什麼好的建議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陳思進


“前段時間銀豆網還讓我們給他們PR,寫客戶稿,幸虧節操和理智驅使我沒有接這個活,誰能想到這麼快就……”一位自媒體創業者向投資界透露,網貸行業的天花板貌似真的到了頭。

  作為一個旁觀者,並不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被雷擊中的感覺。然而翻開朋友圈裡幾家知名P2P 公司的從業者,幾乎很難從他們身上看到東家的影子。隱退的隱退,離職的離職,寒暄之餘,還會說一句:離開那片渾水,是好事。

  據網貸天眼不完全統計,上週就新增問題平臺51家,累計問題平臺已達4492家,即便是百億級別的平臺也撲了街。千億資金灰飛煙滅,遍地唱衰讓投資人戰戰兢兢,創始人寢食難安,散戶們精神恍惚,卻仍然要打起精神,蒐羅各種線索,做好抓住小偷的偵探。

  萬億級市場:誰比誰更安全,誰又比誰跑的快?

  “安全”是掛在P2P嘴邊的熱詞。

  自2015年e租寶成為一面鏡子,照出了黃金時代的陰暗面之後,誰也不會再說這個行業百分百的純粹。

  千瘡百孔是對這個行業最好的形容。有意思的是,越來越多的公司在往這個行業注入新的水分。2015年上半年就出現了超過1000家的新平臺,行業裡融資案例一個接一個,他們在臺上滿懷激情的講著“互聯網+”和“風控”的大道理。

  站在一群烏鴉裡,看的到別人黑,卻看不到自己黑。他們看著自己平臺輸進來的資金,到處散發著油膩的微笑。即使周圍有玩家倒下,但是整個行業都是這麼發展起來的,有什麼怕的呢?

  逐漸互聯網金融漸漸地與跑路、騙子、非法集資等詞彙緊密聯繫在一起,這些玩家又開始搞上了“金融科技”,企圖用“科技”來一葉障目。

  更可笑的是,他們對外宣稱平臺所謂的安全就是:“已上線銀行存管”、“已與某大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已獲得等保三級系統安全評級”、“已獲國企背景投資”、“已獲得了知名投資方股權投資”、“已是市值幾百億上市公司”……

  這些安全評級的盔甲看起來很強,實則根本就不堪一擊。一家頭部平臺的創始人在自己的專欄文章中提到:“不要過分迷戀網貸平臺的股東背景,如果單純的只是把希望寄託在這些方面,其實是錯過了重點。投資人關注的重點應該鎖定在借款人群體和借款項目上,一個良好的借款項目組合才是所有投資本金、收益來源的源頭活水。”

  監管一直在背後盯著:2016年4月,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正式啟動;2016年8月24日,銀監會等四部委正式發佈《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2017年7月,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召開,要求堅決整治嚴重干擾金融市場秩序的行為,加強互聯網金融監管,強化金融機構防範風險主體責任;2018年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健全對影子銀行、互聯網金融、金融控股公司等監管,嚴厲打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等違法活動;4月27日,《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關於加強非金融企業投資金融機構監管的指導意見》同日發佈,《金融控股公司監管辦法》等重要文件都板上釘釘……

  P2P企業眾生相:倒閉跑路、轉型退出、固守陣營

  說是某羊毛黨,有一百多萬,散投在幾十家平臺,已經雷了十幾家,現在人已經精神恍惚。網友的一句話點評:這就是傳說中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可是籃子都放在一個貨車裡了……

  民眾把整個網貸平臺裝進了一輛貨車,但實際上網貸平臺已經出現了眾生相:有的倒閉、跑路、被立案偵查;有的開始轉型或者退出;有的則是固守陣地,等待黎明。

  陸家嘴一棟高樓內的明星企業、創立3年時間、累計交易額超過750億元的唐小僧;一度被稱為民間四大高額返利平臺的錢寶網;付融寶、抱財網、牛板金等這類有背景、有存管、規模大的平臺;還有那個累計借貸金額超265億、待還餘額超28.9億的投之家,做夢也沒有想到轉眼間就成為歷史了。

  另一邊聚有錢決定良性退出網貸行業,並開展清盤工作,盡最大努力兌付用戶的本金。網貸平臺愛錢幫也於21日宣佈清盤,完成良性退出,公司承諾不跑路,不失聯。細想想也是,在備案延期的當下,退出網貸行業,脫掉身份做一個乾乾淨淨的人也挺好。

  當然還有一些公司,他們最終決定為了儘快配合政策性監管要求,加快合規整改速度,提早進行備案驗收,去掉所有的期限錯配。銀多網以及各個資產方表示願意拿出約1億元一次性兌付零錢計劃和新手寶產品,並暫停開放同類型產品,並對平臺產品模式進一步調整……

  這個行業最不能存在的就是所謂的孤勇。每一個P2P創始人,在輾轉難眠之後,清晨起來打開窗,與同行相伴,到頭來又是一個美好的未來。

  但其實都明白,平臺出現的“充值容易、提現卻困難”、“回款慢”、“霸王條約購買平臺理財產品”等,都是大紕漏下的微動作。

  當然,網貸平臺還走向了IPO路線。但上市潮真的是網貸最終的極樂盛宴麼?

  對於當下全國各地暴雷現象,團貸網接受投資界採訪時表示,:“目前行業出現危機,深層次的原因要從兩個方面看,一個是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去槓桿的時間比較倉促,以及股市等資本市場帶來的連鎖反應;第二個則是網貸行業經歷了多年爆發式的增長,埋下了諸多隱患。因此,平臺較為集中的出現逾期等問題,引發對流動性風險的恐慌,導致行業危機的爆發。”

  除了團貸網,投資界還採訪了多家上市公司,但都表示不方便對當下行業現狀進行回覆。據瞭解,一些正要準備去美股、港股上市的網貸企業,交易額都相對較小,一切都是“穩”字當頭。

  談P色變,投資者也成了驚弓之鳥!

  “跟你聊完更害怕了,你要賠償我精神損失。”作為一個資產80%配置在P2P裡的人,老邢頗為忐忑,但好在心態還沒“崩壞”。

  對於目前P2P行業所處的尷尬處境,他很無奈:“確實除了P2P沒什麼好投呀!手裡這點錢,上不夠買房,中不再買車,下不想買奢侈品,零零散散,就都投到P2P了。我沒有像段子裡講的買40種,我就買了三種!你們一定要加油呀!就算被擠兌,分24個月還我,我也OK的。”

  老邢的呼喊道出了周圍許多人的心聲。“對於手握大量現金的中產階級來說,投資增值是剛需,充滿極大焦慮,買銀行保本理財的話年息5%都不到,這不是投資,是慢性自殺。”

  已在金融圈工作多年、小有積蓄的高先生也對投資界透露,“我自己和家人都投了很多錢進去,現在還不是退出的時候,我相信自己的判斷。我投的都是排名靠前的平臺,目前還沒有暴雷現象。”

  據他透露,前些日子最恐慌的時候有散戶以年化超過100%的收益賣自己手上的標,這時一些大戶趁機抄底,月收益能超過10%。“這正是打心理戰的時候,跑出來的很決絕,當然衝進去的也很勇敢。”對此,高先生也很堅定:“我絕不提前退出。”

  門檻低、收益相對較高、入局者眾,這成為最近幾年P2P行業瘋狂發展的社會基礎。2017年P2P行業成交2.8萬億,待收餘額1.22萬億,比2012年增加了140倍。“有人說這個行業全是騙子,可一個沒有價值、都是騙子的行業怎麼可能出現這種增速呢?過去十年裡,不要忘記,P2P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銀行解決不了的小微企業或徵信空白的個人融資需求,而且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多收益回報的選擇。”他說。

  哀嚎者眾,行業集體暴雷在上演卻是事實。中聞律師事務所合夥人、互聯網金融法律業務部負責人李亞律師在接受投資界採訪時表示,“要警惕投資人信心崩潰引發的流動性危機,也就是大面積擠兌。”他認為,P2P之所以集中暴雷,主要在於資金鍊斷裂,而資金鍊斷裂跟經濟形勢下行資金全面收緊,以及股市普遍持續下跌有一定的關係,也就是“錢荒”

  金融新政的“去槓桿、擠泡沫”,股市、房市、私募、P2P都在鬧錢荒。李亞認為,為了回補主業現金流,短期內貸款類機構因流動性問題將持續承壓,一旦發生大面積擠兌,後果不堪設想。

  聚愛財就向投資界直言了自己的看法,“活期”等違規期限錯配產品,無法抵禦投資者信心缺失下的“擠兌”,造成資金鍊斷裂。市場情緒的變化,已經導致了風險傳導的連鎖效應,恰恰才是最大的問題。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P2P“生門”何在?

  與此前的爆雷潮不同的是,這一次引發的恐慌是全局性的,無論合規不合規的平臺,無論頭部平臺還是中小平臺,都不同程度受到了衝擊。有分析人士認為,最終可以活下來並通過監管備案的平臺,不會超過現有平臺數量的10%,也就是不到200家。

  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即便P2P行業正在經歷寒冬,依然有資本方選擇逆市入場。

  據相關機構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共有20家P2P網貸平臺成功宣佈獲得融資,包括兩家企業成功在美IPO。即便在風聲鶴唳的7月,一週內連報6家P2P平臺獲得融資,其中懶財金服由五家上市公司聯合投資,短融網背後也有上市公司與國資基金加持。

  投資界同時觀察到,在最近風險集中爆發的時期,一部分投資者與大眾驚慌失措的反應是有很大差別的,他們當中要麼自己有很強的金融知識儲備,要麼是懂得利用專業的第三方機構來甄選優質平臺。在他們看來,無論網貸行業新增或是減少多少家平臺,影響並不是很大,因為可選的優質平臺範圍是有邊界的。所以在暴雷潮中,這部分投資者幾乎沒有什麼損失。

  一位長期投資P2P的業內人士對投資界表示,在行業艱難時期,優勝劣汰進一步加劇,劣質平臺進一步出清,剩下的都是具備一定軟硬實力的平臺,更好的投資標的會逐漸顯露。

  而大家一致在等待的,是監管政策的真正落地。

  近日,多位行業人士表示,監管方或將於7-8月間落實187條的網貸備案驗收細則。這是繼7月16日中國互金協會及此前上海、廣州、深圳、江蘇等地互金協會集體發聲後,針對P2P網貸平臺的最新監管動向。

  而就在昨天(7月23日),有媒體爆出消息,即將落實的187條網貸備案驗收細則中或將涉及對所有平臺分級管理,P2P平臺或將被分為合規、整改、兼併、清退四大類。圈定範圍之後,將對行業提出更具體的准入細則。

  據瞭解,合規和整改的兩類機構將進一步被納入規範的範疇,而兼併和清退則是以不同形式退出市場。之所以在清退之外,還有兼併設計,或許是因為監管考量到,對於那些遵循監管原則、有真實資產、有道德底線的平臺,一方面應該給予經營者安全下車的機會,另一方面也是為投資人利益製造了一個相對安全的緩衝地帶。

  “監管部門對互金領域的監管也沒有經驗,很大程度上對市場的認知甚至落後於市場機構,需要在摸索中調整優化進步。”接近監管人士表示,“一方面,政策在逐步明朗,另一方面監管也意識到了自身的能力瓶頸,現在各地金融辦也在逐步引入阿里、騰訊等巨頭的金融科技能力來助力互金監管。”

  作為普惠金融領域的重要力量,P2P行業不會消亡。市場的巨大壓力,將真正激發出行業變革轉型的決心。柳暗花明,恐慌下希望仍在。


投資界


2017年是,是p2p極為混亂的一年。投資p2p的人會越來越少。

E租寶跑路、“善心匯”事件、泛亞事件IGOFX外匯騙局。這些讓人心寒。


震驚的P2P騙局


1、IGOFX外匯騙局——受害人數:近40萬人;涉案金額:50億美元。

2、“善心匯”事件——受害人數:500多萬人;涉案金額:92億

3、E租寶跑路——受害人數:90萬人;涉案金額:500億

4、泛亞事件——受害人數:22萬人; 涉案金額:430億

這些項目騙局

1、第一個通過互聯網在外國機構的網絡交易平臺上進行外匯交易的行為,不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保護;

2、第二個“善心匯”名為精準扶貧,實為非法傳銷,高收益為誘餌,通過網絡虛假宣傳;

3、第三個 “e租寶”靠著高額利息、發展客戶返利為誘餌,各大媒體大力度宣傳,一年半內非法吸收資金500多億元,受害投資人遍佈全國31個省市區。

4、第四個,許多愛國人士為了泛亞“為國儲藏稀有金屬爭奪國際話語權”口號而投資,結果血本無歸。

騙局換名字,未來走向


現在現金貸經過大整合,相信的人越來越少。

互聯網金融呈現如下特點:

1、p2p轉型為現金貸;

2、現金貸遭遇政府整頓

3、現金貸紛紛赴美上市融資;

4、發力金融科技,轉戰未來風口。

投資者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被科技的幌子矇蔽,謹慎投資。

防騙核心:1、不要期望一夜暴富;2、不要期望超高收益率;3、降低收益預期;4、需要看底層真實資產。



 


懂財帝


小白的朋友是一名在深圳工作的普通電腦程序員,每天對著電腦編寫繁瑣的代碼,每逢有項目夜裡還要加班加點,忙得不可開交,雖然手頭有一些閒錢,但卻無暇顧及。

去年春節回來後的一次聚會中,他向小白諮詢了一些投資的門道,作為一名專門研究財經、理財等領域的作者,小白索性向他推薦P2P這固定類收益的產品,他欣然接受了。

很快他投資了深圳一家名叫XX公司的P2P理財產品,剛開始還甚為滿意,年化收益率達到10%,可是到了後來,隨著其他平臺跑路的消息曝光以及網貸監管的打壓,讓他提心吊膽,但是在10%如此高收益的吸引下還是繼續留了下來。

然而今年春節以後,這位朋友煩心的事情再次發生了!春節後,很多P2P平臺一標難求,並且收益一直在降。一些知名的平臺,比如新聯在線、短融網、微貸網、有利網等平臺紛紛走上降息的“大道”,降息幅度在0.5%-1%。

業內人還預計,隨著國內理財“生態環境”發生的重大變化,今年收益率還會繼續下降,預計年底將跌到8%-8.5%。

對於小白的這朋友來說,收益率每下降一個點都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如果繼續下降那到底會發生什麼?他有一句話讓小白印象非常深刻,他說:“我玩P2P就是因為利息高,現在這麼低,還玩什麼?”

看到這,或許大家都明白了,在小白這位朋友眼裡,高收益是他是否繼續留在平臺的不二選擇,這類想法的投資人市場上比比皆是,不過如此看法小白並不盡認同,因為每個投資資產在不同的階段都有不同的收益率,收益有降有升,收益下降也不全然是壞事,或者還隱含另一層意思!

對於P2P平臺收益率的下降,小白的觀點:

一、收益下降的原因

原因一:平臺合規成本的增加。

大家都知道這一兩年P2P行業監管的政策不斷,先是去年8月份的暫行辦法,後來是資金存管業務指引的出臺,一個接一個,歸根結底就是要求P2P平臺滿足備案管理、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銀行資金存管三項硬性標準,為了達到這個條件平臺需要引進人才、上下打理、業務轉型等可是一筆不少的開支,高的可能達到上千萬,那麼高的成本平臺也要吃飯怎麼辦?當然是讓投資人承擔一部分或者說收更高的平臺管理費。

舉例:

A、小微企業A通過平臺MM向B君(投資人)借錢,給B君的利息是12%,但是平臺要收取1%的平臺管理費,實際上B君的收益率只有11%;

B、如果平臺的成本增加了,為了維持生計,將會提高平臺管理至2%,那麼將導致B君的收益率降到10%。

原因二:小微企業向平臺借錢的數量少了。現在實體經濟不景氣,小微企業要那麼多錢也沒地投資,在資金需求沒有以前旺盛的情況下自然不願意花費太高的成本獲得資金,這樣就會傳遞到投資人收益率上。

舉例:

A、上面的例子不變:小微企業A通過平臺MM向B君(投資人)借錢,給B君的利息是12%,但是平臺要收取1%的平臺管理費,實際上B君的收益率只有11%;

B、突然有一天A發現自己不那麼缺錢了,如果還繼續承擔12%高利息自己真是夠虧的,於是他決定給B君的利息降到10%,然而當中平臺XX仍然要收取1%的平臺管理費,最後B君的收益率只有9%,所以收益率降低了。

二、收益率下降是壞事嗎?

收益率降低對投資人來說確實是不大高興的事,但不全然是壞事,為什麼這麼說?

1、儘管收益率降低,但是在所有“固定類”收益的理財產品中P2P的收益率還要比較高的,目前:

A、銀行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4.2%左右

B、貨幣基金收益率3.44%左右

C、寶寶類理財產品3.22%左右

D、銀行存款一年期1.5%左右

E、萬能險4%-5%區間

F、信託產品7%左右

G、國債:4.5%左右;企業債:7%左右

H、分級基金A 7%左右

I、P2P理財收益率9.51%左右

可見,相對來說P2P理財收益率還是相對較高的。

2、不只是P2P理財,未來一年所有理財產品收益率下降將會是常態,小白在《銀行理財高收益的“套路”就是它!》(微信公眾號:小白讀財經可查看)一文中提到,今年信託產品、銀行理財、券商資管等方面的大資管文件預計很快出臺,監管的重點就是劍指這些領域的“期限錯配”問題,如文章提到的“期限錯配”是這些理財產品高收益的主要來源,如果全面限制期限錯配,那麼信託產品、銀行理財、券商資產等理財的收益率必然會降低。

3、天上不會掉餡餅,高風險高收益,你的收益有多高就要承擔多大的風險,這是經濟學裡永遠不變的真理,以前在P2P你可能享受20%的高收益,但是你需要承擔他存在20%跑路概率的可能性,如果收益率降了下來,那麼借款人(小微企業)就無需承擔太大的借錢負擔,如此平臺的跑路將會大幅降低。

所以平臺收益率的降低往往也意味著平臺安全性的提高,降低了企業資金斷鏈風險,不過老實說收益率降低也不意味著所有平臺都安全,所謂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這當中總會有一定平臺試圖矇混過關,風控意識淡薄,對投資人來說要儘量規避這些風險平臺,至少要三大注意:

1、平臺要合規:看平臺有沒有取得備案管理、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銀行資金存管三項資質,這是平臺合規的最基本要求,一般來說備案管理、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是銀行存管的前置條件,如果已經有銀行存管那麼前面兩項條件一般都具備。

截止到2017年2月27日,共有122家正常運營平臺與銀行完成直接存管系統對接並上線。也就是現在合規的平臺都在這122家裡面,具體是哪些大家可以百度一下,網上的資料都有。

2、平臺的信息情況:選擇一個平臺看這個公司是不是存在,這個可以登錄工商系統查看(http://www.gsxt.gov.cn/index.html);看看平臺的法人、股東、有沒有被訴訟或處罰等,這個可以在企業公示系統、最高院法律文書查詢網查看。在這個平臺網站上看歷史情況,比如逾期率,違約率,如果有違約記錄,要重點留意。另外,有條件的投資人可以諮詢它們的員工,自己公司員工是最瞭解的,如果每個員工都自願投資自家的平臺,那麼這個平臺應該不會太差。

3、初始投資金融不要過大:平臺好不好不能只聽他們說,要有自己的判斷,對於初始的投資人來說,對新平臺不太瞭解,可以先以少量錢投資,增加對他們的認識,以便了解這家平臺的真實情況。


小白讀財經


雖然跑路的P2P平臺很多,但是如果想投資理財的話,P2P還是可以參與的。老虎君參與P2P已經2年多了,雖然獲得的收益不多,但還沒有踩雷。去年12月,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在下發的57號文中要求各大P2P平臺需在2018年4月底之前完成備案登記工作,並需在2018年6月底之前全部完成。隨著金融監管的不斷加強,P2P市場將更加規範,對投資來說是一次很好的機會。

投資者在選擇平臺時也需要注意:

1、未上線銀行資金存管的平臺,一概遠離。銀行存管能防止平臺挪用用戶的資金,當然只是資金安全增加,並不是絕對沒有風險。

2、成立時間超過兩年且成交量較低的,謹慎參與。平臺自然是大一點比較靠譜。

3、信息披露不透明的平臺,建議遠離。

老虎君提醒大家,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的,大家要量力而行哦!


環球老虎財經


目前公認的互聯網金融主要包括以下幾種:第三方支付、以餘額寶為代表的互聯網貨幣基金、眾籌和P2P借貸。近日,P2P平臺爆雷的消息不斷產生,P2P還有沒有投資價值,能不能繼續投資是大家關注的問題。對此,我們可以來看看P2P到底有哪些比較優勢,通過這些優勢的分析再來審視是否應該投資P2P。

餘額寶

以餘額寶為代表的貨幣基金嚴格來說並不屬於金融創新,只是一種購買和投資渠道的創新。原來我們通過銀行網點購買,現在我們通過互聯網或通過第三方支付等渠道輕鬆購買。支付領域如今已經形成以中國銀聯、支付寶和財付通為主要份額的寡頭市場。目前三者也正在進行線下的爭奪。支付寶和財付通依靠打車軟件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大眾的支付習慣。在如今三分天下的情況下,資本再想進入支付領域形成氣候將越發困難。

眾籌

眾籌是股權的眾籌。目前眾籌依然面臨重重困難,例如眾籌模式的參與對象十分廣泛,如果引發訴訟,波及面會很大。若眾籌平臺在無明確投資項目的情況下,吸引投資者資金,然後吸引項目上線在進行投資,則存在非法集資的風險。

從我國目前眾籌網站的情況來看,由於我國對非法集資的規定較嚴,眾籌模式很容易觸發紅線。一個殘酷的事實是,眾籌模式在我國依然處於初級階段。

P2P

P2P是債券的眾籌。2013年P2P借貸開始飛速發展,直到目前依然保持高速增長。高速發展的背後必然有P2P相對於其他互聯網金融的比較優勢。

一是P2P投資標的產品的收益率高達8%-15%,而且互聯網渠道替代了傳統物理網點,節約了籌集資金的成本。

二是從資金投向上看,P2P借貸主要投向高風險、高收益的小額貸款行業,這些貸款原來很大程度上是影子銀行,是一般銀行不做的。

三是P2P借貸目前依然存在一定程度的監管真空。P2P借貸的槓桿受到的限制少,進入行業的門檻低,因此存在不受限制的政策紅利和監管套利。

所以,從比較優勢上看,P2P的投資價值還是可觀的。

【融資商業計劃書】通過大量商業模式梳理、戰略規劃、融資策略指導以及和創業者、投資人的面對面交流,總結並歸納了【“行業+階段+對象”的三維BP撰寫模式】


一捷諮詢


之前從無任何負面消息的雲端金融突然崩盤,一夜之間公司被查封,老闆劉金海投案自首,平臺客服甚至直接對投資人說:“經偵已經介入,我要下線了,再見。”據悉,截至查封當天,平臺待還金額仍有7.02億元。

而在6月21日,聯璧金融也爆發了擠兌事件,警方也已對其開展立案調查;另在端午節期間,號稱交易量800億規模的網貸平臺唐小僧“公司高管主動投案”、“員工被離職”等信息持續刷屏。至此錢寶網、雅堂金融、唐小僧和聯璧金融四大高額返利平臺已全部關停。

6月,果然成為P2P的生死線。

今年年初,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下發《關於加大通過互聯網開展資產管理業務整治力度及開展驗收工作的通知》,通知在“驗收標準”中提到,資產管理業務作為金融業務,屬於特許經營行業,須納入金融監管。非金融機構不得發行、銷售資產管理產品。

根據通知的具體內容可以發現,互聯網資管涉及的業務類型,包括了定向委託、收益權轉讓等產品,目前市場上以定向委託的形式較多,涉及不少業務量較大的平臺,這些平臺沒有金融牌照同樣不能經營該業務。

對於P2P網貸平臺來說,平臺本身具有上述業務、或者將上述業務剝離、分立為不同實體的平臺,監管方會將分立之後的實體視為網貸平臺的組成部分,一併進行驗收。

另強調:未經許可,依託互聯網發行銷售資產管理產的行為,須立即停止,存量業務應當最遲於2018年6月底前壓縮至零。

據零壹數據統計,截至2018年上半年末,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有1504家,同比減少25.2%;上半年問題平臺共359家,同比略有下降,環比2017年下半年增加16.6%。

2018年上半年P2P網貸成交額為1.05萬億元,同比下降18.7%,環比2017年下半年下降26.7%。截至2018年上半年末,P2P網貸貸款餘額為9610億元,同比下降16.8%,環比下降1.4%,已連續9個月呈下降趨勢。


新芽NewSeed


1..銀行理財門款較高,最低5萬,而P2P理財的投資門款100起投,銀行理財年化收益率4%左右,而p2p理財普片在8%-15%之間,有的能到18%以上。

2.國家大力整治p2p行業,在未來的p2p發展中,可以很清晰的查看平臺的各項披露,銀監會下發的《披露指引》從一定意義上扼制平臺產生虛假標的,自融等情況發生。

3. 據某知名網站統計數據得知,截至2017年1月底,踩雷投資人47.8萬人,但只佔總投資人數的比例的4.5%,觸雷資金265.8億元,佔總投資額的3.1%。換句話說,這個投資市場95.5%的人是賺錢的,96.9%的錢目前還是安全的


貴州網貸


自陸金所風波和紅嶺創投清盤事件以來,整個網貸行業人人自危,投資者情緒高度緊繃,聯繫到停業及問題平臺過半,正常運營平臺越來越少,很多投資者已經到了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地步,甚至還有部分投資者大放厥詞,說P2P行業已經窮途末路。那麼,P2P還能不能投?

答案自然是肯定的。其實陸金所風波和紅嶺創投清盤事件只是在告訴我們:無論大巨頭還是小平臺,在行業洗牌和趨嚴的政策環境下,沒有人可以獨善其身,不符合監管的平臺,一律都要被清理。而且,反過來說,行業監管加強,對投資人來說百利而無一害,資金更安全,投資更放心。並且,結合金融現狀,P2P網貸仍是性價比最高的一款理財產品。不僅投資靈活、操作簡單,而且收益可觀,更為小微企業和社會底層群主解決了融資需求,增加了普通人的投資渠道。所以,投資P2P理財還是目前最好的理財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