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五常:经济学只有三个公理

文章导读大道至简,用张五常教授的话说经济学是一门有公理性的实证科学,在社会科学中只有经济学是公理性的。

经济科学只有三个公理:需求定律、成本概念、竞争含意。

这三个公理用张五常教授的原话来说是“五十年来我写下的无数的中英二语的推断或解释的经济学文章,来来去去不过是用上述的三个简单公理作为基础,只是我要花几十年的心血才能一般性地作出上述的理论简化。”

经济学其实就是我们身边的个体、企业、国家之间的相互需要和相互满足,所以,置身于此环境中,如果不懂得其运行之道,还怎么拯救世界呢?

所以,把本篇文章推荐给正在思考如何拯救世界的你。

张五常:经济学只有三个公理


作者简介张五常,国际知名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

1959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师从现代产权经济学创始人阿尔钦,8年后获博士学位;后在华盛顿大学任教授。

1982年返港担任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院长,至2000年退休。

张五常:经济学只有三个公理


经济学是一门有公理性的实证科学:需求定律、成本概念、竞争含意 , 公理性的实证科学可作事前推断 ,经济学是一门有公理性(axiomatic)的实证科学(empirical science)。

所有自然科学皆属公理性,但在社会科学中只有经济学是公理性的。

举社会科学中的历史学为例,因为不是公理性,历史学者只能在事后作解释,不能在事前作推断。

我很佩服史学家的学问,在他们那里学得很多,但史实的发生他们不能在事前肯定地推断。

张五常:经济学只有三个公理


举个例子吧。一九八一年我推断中国会改走资本主义或市场经济的路,是事前推断,肯定的,因为我用上的经济分析是公理性。

换言之,因为是公理性,经济科学的事前推断与事后解释是同一回事——好比牛顿说苹果离开了树枝会掉到地上去,事前推断与事后解释是同一回事。

张五常:经济学只有三个公理

牛顿的物理学是公理性。当然,这种科学要有肯定地错的可能才有可为,因为验证假说是求错但希望不错。

最简单地看,经济科学只有三个公理。一是需求定律,二是成本概念,三是竞争含意。

张五常:经济学只有三个公理

七十年代初期我在美国提出的钞票例子今天在西方成了名。

一纸百元钞票在人行路上会失踪,经济学的推断万无一失。

这个现象在所有科学中只有经济学可以在事前推断或在事后解释。

张五常:经济学只有三个公理

考虑如下三点吧。

一、需求定律说,如果没有公安在场,该钞票失踪的机会较大,因为行人拾取的价下降。

二、如果一个男子有佳人之约,急不及待,他拾取该钞票的意图下降,因为机会成本是上升了。三、如果路上行人较多,该钞票出现争夺的情况会上升——这是竞争的含意。

上述的三项公理基础,骤眼看是小题大做,但经济学的公理基础就是那么多——一九八一年我推断中国会改走市场经济的路的理论基础也只是那么多。

这里要注意,牵涉到生产的边际产量下降定律与消费的需求定律是同一回事。

因此,简化到尽头,五十年来我写下的无数的中英二语的推断或解释的经济学文章,来来去去不过是用上述的三个简单公理作为基础,只是我要花几十年的心血才能一般性地作出上述的理论简化。

这里的关键问题,是公理性的科学一定要有实验室的操作支持才可以有成就。

所有自然科学皆属公理性,从事者一律要不断地在实验室操作才能学有所成。

经济作为一门实证科学,其实验室是真实的世界。因此,原则上,从事经济解释或推断的人应该天天在真实世界跑。

张五常:经济学只有三个公理


在进入加大读本科之前我就不断地这样做,而获博士后也不断地到处跑,到处观察。这解释了虽然我要到二十四岁才进入本科读经济,但事实上我是带技拜师,先走了一步。

张五常:经济学只有三个公理

是的,只要能多记街头巷尾的经济现象,经济学是可以先在实验室操作然后才学理论的。自然科学则要二者一起学。


以上就是张教授关于经济科学公理的阐释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