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檢察」:用兩成力量辦完八成案件

鄭州市金水區是河南省委所在地,金水區檢察院平均每年辦理各類案件2500件4000人左右,辦案量約佔鄭州市的18%,河南省的5%,是全省辦案量最大的基層檢察院。

2017年,金水區檢察院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在全省率先建設“三遠一網”檢警案件遠程聯絡平臺等信息化平臺,實現60%的案件通過遠程辦理。“智慧檢察”解放了辦案人員的“雙腳”“雙手”和“大腦”。

“智慧”發力 用20%的力量辦完80%的一般案件

今年8月2日上午9點,檢察官孫超受理一起盜竊案件,利用遠程提審系統,對犯罪嫌疑人進行提審,智能語音識別系統自動生成訊問筆錄,並用文書質量檢查子系統進行校對。十分鐘後提審結束,孫超開始利用刑事案件智能輔助辦案系統,對案管中心已經編目的該案電子卷宗進行審查,重點核實自動標紅的瑕疵、證據指引版塊提示的要點,20分鐘後,閱卷審查完畢。

上午10點半,孫超走進檢警工作室,利用檢警案件遠程聯絡平臺,提前介入鄭州市公安局柳林分局辦理的一起8人生產銷售偽劣產品案,該案案件複雜、涉及人員眾多,專業性強、信息量大,案值巨大,屬於疑難複雜案件,孫超和公安機關辦案人員深入研討分析案情,向公安機關指明瞭下一步繼續偵查的方向,引導公安機關及時收集、固定證據,確保將案件辦成鐵案。

以科技手段實現案件繁簡分流、簡案快辦、難案精辦,用20%的力量辦理80%的一般案件,同時集中80%的力量攻克20%的重大疑難複雜案件,“智慧檢察”正在悄然改變檢察官的工作節奏。

金水區檢察院檢察長王青說,公訴人、法官、公安、被告人分處檢察院、法院、公安分局、看守所四地,“足不出戶”“面對面”訊問、庭審、介入偵查,有效緩解了案多人少矛盾,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點帶面 智慧應用貫穿檢察工作全流程

如何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案件管理工作,實現規範辦案和案件質量提升?金水區檢察院依託鄭州市檢察機關的案件質量評價平臺,研發出標準卷智能評查、三書比照智能評查、統一業務系統文書質量檢查三大子系統。實現案件流程全預警、節點全告知、程序全透明、用流程管理硬約束,倒逼檢察官規範辦案。

“在評查中,將掃描後的案件卷宗與標準卷宗進行文本對照,評查效率、準確率大幅上升。系統內置起訴意見書、起訴書、判決書‘三書’智能化檢索評查模塊,自動將問題提示評查員,變人工評查為數據評查,從原來只抽評60%的案件,到現在實現了案件質量評查百分百全覆蓋。”金水區檢察院偵監科科長楊京鴿介紹。

在金水區檢察院,打開“檢務通”手機雲平臺,隨時隨地可以查看督辦事務、工作接待、設備報修、派車申請、公用審批、物品申領、值班管理、會議室管理等,真正實現了“哪裡有信號,哪裡就有檢察工作”。

此外,每個幹警手機上都有“法律法規掌上學”,遊戲化設置黨建知識、法律知識學習版塊,學習進度以紅軍長征節點來顯示。鼓勵幹警利用碎片化時間遠程學習,自動顯示學習積分排名,每月還會評選出“學習之星”,極大激勵了幹警學習。

目前,“智慧金檢”已打造出3大類十四個小軟件,實戰實用的思維貫穿了研發每個項目的始終,形成形成包括“智慧公訴”“智慧偵監”“智慧民行”“智慧控申”“智慧執檢”的“智慧辦案”工作格局,並實現檢察辦公、隊伍管理、檢務保障、檢務公開和服務等方面的智能化建設。

智慧,更要便民。金水區檢察院遠程視頻接訪系統方便群眾直接表達訴求,控申接待大廳第二次被評為“全國檢察機關文明接待示範窗口”,律師權益保護軟件可實現網上查詢、閱卷預約、信息推送等功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