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大陸的自行車趕不上台灣捷安特、美利達和日本的自行車?

夢67978117


其實,中國中高端自行車已經明顯落後了,而且現在很多新興國產做的確實不用心。一個新品牌,技術實力與閃電、崔克、look有明顯差距,與中國臺灣的捷安特、美利達技術積累差距也很大。比如捷安特,實際支撐的就是巨大機械,所以,比如捷安特的鋁材技術很牛的,所以捷安特能夠在很輕的鋁架上保持足夠的強度(比較不耐撞擊,因為管壁抽的太薄了),還有很多年碳架研發經驗。市場經濟下不得不面對一個問題就是你正經研發,但是技術差距明顯,搞出了差不多的東西成本高,那麼問題來了,你是買國產呢還是買已經存在多年的大品牌呢?這個基本都會選擇大品牌,另外車架幾何設計,國產車架基本都是迷一般,各個地方抄,很詭異的車架幾何。例如zgl的車架,迷一般幾何,你看不出來這個車重點是在哪裡。我們拿碳架為例,決定碳架性能的幾個要素:碳布(其實這個對重量影響更大)、使用的樹脂、碳布堆疊技術、生產過程中碳布保存情況、成品的氣泡情況、車架幾何。看機臺數據意義不是太大,造高的機臺數據很容易,TCR頂級架子就是機臺數據特別高,雖然實際架子也很不錯,但是絕對沒有機臺數據那麼好。對比皮那和s-works就會感覺大力加力的時候反饋慢那麼小半拍。既然生產一個好的東西那麼費勁,用心搞基本上收不回錢,那麼該怎麼搞呢?性價比!國人最喜歡的性價比(其實全世界人都喜歡性價比,感覺只是老外腦子笨而已)。13000塊錢,碳架,碳刀,碳把組。你看性價比高吧,國際大品牌哪個這個價位有這麼豪華的配置?根本不存在!所以,一堆小白看這個好唉,身邊人用過這個品牌也沒說什麼不好,那麼買國外品牌的是不是崇洋媚外,自願交智商稅?其實一分錢一分貨,就像前面說的那樣,決定一個碳架好壞因素很多,所以,10000出頭價位,捷安特,美利達的碳架性能要明顯領先這種所謂國產碳。車架是一個車的靈魂,決定車子性能的上限,雖然大品牌車子10000出頭沒有碳刀,但是你換一個好的輪組,車子性能上限更高。況且,13000整車碳架碳刀碳把組,帶的碳刀實際上不怎麼樣,綜合來說我寧願選擇r3輪組。另外就是,宣傳根本不要臉,國內一些知名車友如方大腿,吳雲飛也是這麼認為,我們可以接受國產品牌做的不如人,但是不能接受做的不行還吹的不要臉。國內淨是些這樣的東西,怎麼玩?很多人多年之後都會覺得錢白花了,多數品牌實際上都在騙小白(雖然不騙能不能活下去我不知道,但是行為是事實),在國內認真做東西很難。雖然這個和國內經濟發展與對自行車運動認知也有關,需要時間去積累培養,幾年前騎行風已經刮完了,剩下一直堅持的是真的騎友,或許未來某一天這項運動會重新熱起來,也許能看到靠譜的國產品牌出現。當時我說一個群裡的騎友,別買烈風,這個碳架不行,別花冤枉錢。他就認為我看不起國產東西,我讓他把車推到我面前,我對著腳踏一腳踩下去,都看到了車架明顯側向形變,發力主要是向下發力。之後他不說話了,看到我的一個美利達根本沒有那麼大形變表示無話可說。太明顯的大力時候協及的證據了。另外,車子不光是車架、輪組、套件。騎行體驗提升包括外胎、車座、制動等好多因素,最後當你多年以後想一想發現,當年追求的性價比並沒有什麼用。最後補充一句,用t800甚至更高級別碳布,車架能做成那個德行也敢吹的也是沒誰了,只有國內一些品牌能幹的出來,太明顯的技術落後了,這麼吹碳布級別高反而是更加暴露自己的技術能力不行


愛運動的阿魯先生


首先要說的是,你只列出了捷安特美利達,說明你對自行車領域知之甚少,有如此疑問也就正常了。

1. 國內自行車的品質並不差,主要是品牌建設不行,這與我國自行車運動所處的發展階段有很大關係。公路車是具有上百年曆史的運動器材,世界著名的公路賽事到今年大多超過了100年曆史,世界著名的自行車廠商甚至早在19世紀末就成立了,而山地自行車至今也有40多年的歷史了。而在我國,自行車成為全民運動器材就是近十幾年的事,更早都是日常出行工具,產生了飛鴿、鳳凰等著名品牌。因此,相較於世界著名的自行車品牌以及我國臺灣的捷安特美利達,國產的很多自行車品牌算是新生兒。

2. 國內擁有一批自行車品牌,正在逐漸壯大。國內目前比較有名的品牌包括烈風、銀貝斯、快客、功隊、喜德盛等等,已經擁有了一定規模的擁躉,也各自有自己的高水平業餘車隊或職業車隊。隨著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的發展,這些國產自行車大都像小米手機一樣通過網絡銷售,廠家直銷、性價比高,而沒有像捷安特美利達一樣滿大街門店,因此你沒有看到,其實他們的發展形勢一片大好。

3. 要在同一個價位上作比較。如果對自行車品牌不瞭解,很多人只會花幾百塊錢買輛國產自行車,然後要去跟所謂的日本自行車和捷安特美利達作比較。最基本的公平原則告訴你,比較要在同一個價位上進行。你如果稍作了解就會發現,同一個價位的自行車,國產著名品牌的自行車並不差。

4. 很多國際知名品牌自行車是在中國大陸生產的。你說的捷安特、美利達,以及大批世界著名的自行車車架,其實都是在中國大陸代工生產的,從技術上來說,我們並不差。

(完)


筆名沐東


大陸的自行車發展之路特別像如今的汽車發展軌跡,起步晚,又是後起之秀。

首先要承認這種差距,論技術創新實力,、品牌價值、騎行文化建設我們都不如臺灣,原因如下:

1.歷史原因,起步晚,錯過世界騎行運動崛起的第一波紅利。

臺灣自行車從上世紀七十年代就開始轉型了,到了八九十年代已經崛起。幹掉了日本,確立了自行車王國的地位。

2.早期的大陸沒有騎行文化。大陸1992年才開第一家捷安特專賣店在南京,那時候一輛自行車賣一千多簡直突破大陸人的想象力!而我們那時候還在為一日三餐發愁,哪有功夫和閒錢騎車?


與此同時我們要看到的是如今大陸自行車運動的迅速崛起,也帶動了自行車行業的高速發展。

在某些方面我們甚至有超越臺灣的表現,比如我們越來越多看到臺灣知名車手來到大陸參賽發展自己的職業生涯,併成名,像臺灣知名速降車手江勝山、江思翰、亞洲車神廖武熊等都在大陸發展過。尤其是賽事和騎行場地方面我們具有先天優勢,而臺灣彈丸之地發展非常受限。

各位看官老爺您覺得大陸什麼時候能出現世界冠軍級車手?歡迎評論區發表高見~


兩輪俠


據新華網老消息,我國2013年時自行車保有量3.7億輛,電動自行車保有量1.81億輛,是實實在在的自行車王國。


我國2015年生產製造自行車8030萬輛,完成營收1500.41億元,同比增加3.58%,增速持續走低,但是內銷自行車額約274億元,同比增約18%。有一個特點,目前我國自行車的銷售量都以低擋車為主,價格在300元/輛左右,還是以代步為主要目的,而運動型自行車愛好者人數僅僅600萬人,低於歐美國家的人口的佔比率。但是這個群體正在快速壯大,這是一個很大的市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騎車運動必然蓬勃發展,這是自行車製造業的大蛋糕!

由於我國自行車運動比較滯後,所以生產自行車的品牌,也相應滯後,品牌含金量不如我國的臺灣省的捷安特、美利達,和日本車的品牌比也還有差距,但是近年正在快速趕超,將在不遠的將來迎頭趕超,屆時國產自行車的品牌將大放異彩,必將站立在世界品牌的前列,因為我們人多國大,是名副其實的自行車王國,有龐大市場的支撐,用不了幾年,其自行車品牌的含金量將大大超越日本,及我國臺灣省。


老蛇正宗


主要是急功近利,一直去模仿,不是去超越,沒有企業文化,從基礎開始就粗製亂造,沒有一種精益求精的精神,口口聲聲要求精益求精,實際不是這樣去做的。再就是企業規章制度只對一線工人,獎罰不分明,沒有做到丁是丁卯是卯,那誰還會去比學趕幫超?時間長了,養成了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得過且過。能不阻礙生產力的發展嗎?我們能把原子彈造成,為什麼造個自行車就不行?根源就是沒有責任心,不去精益求精。我們一直在崇尚差不多就行,能騎就行。車的顏色搭配,零部件的精密度,用料的科學選材等都不去用心做,怎麼能造出好的👌產品來?比如:一個易拉罐的拉環,外國進口易拉罐輕輕一拉,就開了,我們造的要使勁拉,根本不人性化,你可別說:外國的也賣的價錢高。我們現在是不差錢,差的是有錢買不著好東西!豬肉注水、蔬菜水果違規防腐等等,主要是讓錢給鬧的,但我們又沒能力去跟錢💰過不去。才有了急功近利,粗製亂造,坑蒙拐騙、喪盡良心!看看我們身邊的衣食住行是不是這樣的。我們什麼都不缺,都能造好,甚至更好。我們缺的是良心、責任心!


寧靜淡泊146989557


我從事自行車行業,美利達。經常有其他品牌的自行車來店裡維修。當然在不換零件的情況下,美利達不收費,其他品牌要收費。可以說,我對自行車還是比較懂的。科普一下:自行車最重要的就是車架。就像汽車最主要的就是3大件(發動機,地盤,變速箱)美利達也好,捷安特也好,他們就是做了個車架。像剎車,變速器,絕大部 分都是shimano(日本)和速聯(美國)因的。說美利達和捷安特好,是好在車架上。確實是好。國內品牌車架不行。因為如果一個車架垃圾,安裝是全世界最頂級的套件,一樣的不好奇。如果有一個好的車架,套件低端些,同樣的好騎。美利達車架質保終身。捷安特好像是5年。一個好的自行車和不好的自行車騎個十米八米幾乎沒有差別,如果跑個長途的話,高下立判。


碎鈴鐺






喜德盛的,自己覺得好才好,誰不服的出來溜溜


去年煙花特別多2018


臺灣的自行車產業很厲害,特別是中高端產品,在90年代的時候,捷安特,美利達的產品在國內屬於高端,車架幾乎都以鋁合金為主了,但國內的永久,飛鴿等這些自行車仍然是低端貨,以28,26這些車為主。隨經濟的發展,人民有錢了,高端自行車逐漸佔領市場,而國內自行車廠根本沒實力和捷安特,美利達競爭。從99年開始玩車,慢慢的發現捷安特,美利達這些車也不能滿足我的慾望了,瞭解到更多品牌,聖教,閃電,佳龍迪爾,look,梅花等等。但以上不少車都是臺灣OEM,可見臺灣的產業發達,後面逐步碳素纖維佔領市場,臺灣任然是車架OEM的主要產地,但原材料卻是日本,東麗1000,800這些碳纖維都非常牛逼,自行車的變速,剎車,傳動系統也是日本人的強項,不得不提Shimano這個品牌,今年環法差不多60%-70%車隊都用的Shimano的傳動,制動,變速系統,足以見得日本在這方面的領導地位。國內廠家最大的問題是目光短淺,不願意去改變,不結合市場需求,更沒有優秀的人才,這是最大的失敗,雖然現在有共享單車的火爆,也帶動了這些車場的輝煌,但如何持續才是王道,真心希望國內能出一批像Shimano,SRAM等這樣牛叉的公司。


柴可夫斯基蘿蔔司機


以大眾版的山地車為例,不論國產的還是臺灣的,中高檔的基本都是日本臺灣套件。國產車以1千以下低檔為吸引初級客戶為重要目標。中高檔同等價位下,國產的看著主要參數性能高,花哨,但為降低成本,套件質量較差,整車配不合理,經不起長騎考驗。反觀捷安特美利達,1千以下低檔車基本沒有,中高檔到專業級別有多種配置可選,質量配置均有保障,維保服務到位,長時間騎行後用戶體驗好。一句話,多數國產車靠低價,吸引入門者,一錘子買賣。捷安特美利達喜德盛等靠口碑靠質量靠服務,攏住長期客戶與獲取高利潤。

我第一、第三輛都是捷安特,第二輛是永久,現在騎的是網上配的mosso。自己懂車會修,網上配也不錯的。


gejuwang


服了一幫無知的在這評論自行車,還鳳凰永久,人家廠都賣了幾十年了,只是牌子保留,都變山寨作坊了。國內現在都玩喜德盛,千里達等品牌,很多國外自行車車架都是國內代工生產的,車架技術早就不是什麼高科技了,包括碳纖維技術,至於配件,全世界車子都用日本和臺灣的,日本有個禧瑪諾,玩車和釣魚愛好者都知道這牌子,現在都是世界經濟一體化,就好比一個手機,零配件都是好幾個國家出的,蘋果手機都是國產,自行車算個屁,國外奢侈品牌多的是,賣的是情懷,同價位質量好壞都一樣,我家一輛喜德盛一輛捷安特,都買了六年了,槓槓的,除了牌子不一樣,其它根本沒差別,輪轂、變速器、牙盤飛輪,連鏈條的牌子都一樣,價位都差不多,同配置喜德盛要比美利達捷安特便宜幾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