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和青島的差距在哪裡?

濟南和青島的差距在哪裡?

上世紀90年代,記得在省城濟南的一家晚報上,有人發文章說了這樣一個觀點:

在青島,有了名氣的文化人,往往就會到濟南,而在濟南的文化人,一旦有了影響和條件,就會往北京跑。

這是中國特色,也是一種現實。

和北京相比,其他任何地方的資源都應自愧不如。連上海也不例外。

在中國,還有一個現象很有意思,就是一個省份裡的“雙雄”現象。

過去的成都與重慶,廣州和深圳,而現在有瀋陽和大連,福州與廈門。

巧合的是,這幾個能夠和省會城市相媲美的非省會城市,大部分都是海濱城市。

從城市比較學的角度來看,這個現象真的應該有人去好好研究研究。

再回頭說濟南和青島。

一個是省會,一個是國家中心城市。青島很早就是副省級,而鄰省河南的鄭州現在雖然發展很好,很大,但迄今為止還不是副省級城市。

和青島比起來,濟南的文化底蘊相對而言,還是要深厚許多。畢竟是一個建城幾千年的城市,而青島只有百十年。

再就是大學,這也是當下文化最重要的載體。青島這些年這方面有了長足發展,但按總體實力,濟南還是略勝一籌。大學是聚集文化與學術人才的主要載體,這方面的優勢不言自明。

再說文藝方面的高等教育資源,濟南有山東藝術學院和山東工藝美院,而青島沒有,只有其他大學裡的相關係或者二級學院。人才也就相對缺乏。

再來看,作家與詩人,具體的人就不說了,總的來講,還是濟南佔據上風。單說詩人,青島按說是一個非常浪漫的城市,但當代新詩的作者目前在全國有影響還寥寥無幾。

還有就是媒體,總的來講,青島的媒體前些年蓬勃發展,但總的很難趕上濟南。

但青島媒體界的幾位重磅作者,卻有點讓濟南同行汗顏。一是《藏獒》作者劉志軍,再就是《束星北檔案》的劉海軍,還有就是《百年獨語》《文武北洋》的作者李潔,這樣重量級的作品和作者,濟南很是鮮有。

濟南有山有泉,這一點青島也不能比。泉水不說了,全世界獨一無二,單說山吧,濟南南部就是泰沂山脈,連綿不斷,尤其是連著泰山。

青島只有嶗山,雖然名氣不小,又有嶗山茶出名,離大海最近,很有些仙風道骨意味。

前面說了濟南很多好話,下面得誇誇青島了。

首先,經濟總量遠超濟南,令後者常年汗顏。

青島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與區位優勢,雖沒有泉水,卻有廣袤的大海,一望無際,伸向世界。

青島的開放,與濟南的保守。

奇怪了,即便是膠東的幹部,一旦到了濟南,立馬就墮入到保守的窠臼。

青島的外向型經濟,濟南無言以對。青島的城市美麗,濟南應該自愧不如。

青島的城市管理,濟南應該說望塵莫及。青島的時尚,青島的現代化,青島的國際化,等等,這些方面,濟南都遠遠不如,即便放眼將來,濟南也未必能追得上或者縮小距離。

實際上,濟南和青島,也有可比性,也沒有可比性。

另一方面,也沒有必要拿一個標準來衡量不同的城市。

濟南是古老的,青島是年輕的。

濟南是文化的,青島是時尚的。

濟南是民俗的,青島是現代的。

濟南是溫情的,青島是熱情的。

濟南是厚重的,青島是輕盈的。

這樣,兩個城市,分別代表著山東的不同側面。

希望它們都很好,而且能相互學習,相互借鑑,相互促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