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教你如何把握未來

李嘉誠教你如何把握未來

6月30日,李嘉誠先生連續第15年參加汕頭大學畢業典禮,還邀請了姚明。李嘉誠曾經參與籌建了汕頭大學,因此他每年都會來發表主題演講。過去一段時間李嘉誠應不算順心,重倉押注的英國資產因為退歐打了折扣。今年的主題是《未來就在眼前》,李超人開頭就是憂心忡忡

濫竽充數已經沒有市場,沒有解決方案的雄偉願景更是“有毒組合”,貽誤資源、時間還未最可怕,你知道我最害怕是什麼?我最害怕主觀、因循的“心向”。我們對“閉塞傾向”要時刻高度戒備,功能凝固及慣性定向的惰性判斷,是走向未來的障礙和負累;錯誤的政策或計劃,只會把未來困鎖在永無盡頭而又徒勞無功的迷惘中。

大家都知道科技創意帶來高增長機遇,但世界依然困擾重重,環境難以持續,不公平、不公正、不安、焦躁處處,令人畏懼。你如何把恐懼轉化為促動力,成為未來的想象者,和困難的解決者——承擔各種不可能的挑戰和任務——不輸給風雨?

小魔認為,互聯網時代迅速把世界拉近,每個人在享受了網絡普及化帶來的信息優勢的同時,也被迫提高了工作要求,時代快節奏硬生生地拖著每個人走。互聯網使得組織越來越扁平,分工協作鏈條變短。在這個時代,組織和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向個人端集中,組織中的優秀個人的優勢逐漸轉化為企業的競爭資源。這是因為高水準、標準化的管理科學帶來的競爭優勢,在這個快時代,會被快速複製,組織架構上的差異化優勢被迅速磨平。越來越多的企業的競爭力,慢慢演化為明星員工,明星高管個人能力的決戰,個人作用在被放大。很多服務性行業,比如影視、律師、諮詢、教育、公關、高科技研發、互聯網等,都呈現出這一特徵。個體作為核心資源的時代,已經慢慢到來。在這個把個人能力迅速放大的年代,無論是屌絲還是牛人,都有足夠的舞臺。個人自我提升,將得到最大化回報。

李嘉誠給到年輕人三個建議:

這高增長的年代,要脫穎而出,必須不斷強化謙遜的學習態度。當人工智能讓機器也有觀察力和邏輯力時,

心智、心像力是你擁有洞見,有先見之明潛力的關鍵。

科技是高增長的基石,人才創意是發動機,但社會的包容是燃料,三者合一,孕育出共同學習、共同迭代,讓新觀點引向新洞見,有升級增值力,有協變力的社會,才能享受連續鏈良性循環的紅利。

銳變的年代,也同時是人格力量的年代,在理想大道上趕路時,希望你們有悲天憫人的心懷,不要忘記有能力幫助別人是福分。

小魔特別贊同,要注重思維的力量。思考力是個人能力上最顯著的差異化能力。始終保持高度的思維敏感性,持續性關注某個細分領域,用思維上的時間換空間,換思想深度;能夠保持一份獨立思考,建立第二層思維,敢於挑戰普遍性觀點的逆向思考。這些都會給你帶來回報的。

最後附上李嘉誠買下beyond《光輝歲月》版權後請林夕重新填詞的《大學問》。這是汕頭大學的畢業歌,還是讓人激動的青春味道。

《大學問》

曲:Beyond

詞:林夕

知道什麼叫天高地厚

內心的天空 也要懂得探究

知道什麼是海市蜃樓

人海的感受 也要去進修

知識跟世界細水長流

智慧用思考照明宇宙

我們懂得學問沒盡頭

學會怎麼做事 再學做人的操守

我們懂得學習的理由

吸收是為了奉獻 才能承先啟後

生命不止堅毅與奮鬥

有夢想才是 有意義的追求

成功不止付出與擁有

有承擔才是 最高的成就

知識跟世界細水長流

智慧用思考照明宇宙

我們懂得學問沒盡頭

學會怎麼自救 再學做人的操守

我們懂得學習的理由

力量要用來分享 才能承先啟後

我們懂得學問沒盡頭

學會終身學習 才沒辜負一番造就

我們懂得學習的理由

活出生命的光彩 才無愧於春秋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魔都財觀微博和微信公眾號,微博會發送一些短評,更新快而多,微信會發長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