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骨頭我來啃」!半年68個信訪事項,「一把手」全破解

“硬骨頭我來啃”!半年68個信訪事項,“一把手”全破解

核心提示

化解信訪矛盾,關鍵在工作方法,但根本在人,尤其是在於“一把手”的重視與垂範。陽高縣在破解信訪工作難題過程中,緊緊抓好“關鍵少數”,層層傳遞責任,用一系列持之以恆、久久為功的舉措,贏得了群眾讚譽,凝聚了黨心民心。

問及龍泉鎮上訪戶谷佔有那個民事糾紛的老難題咋解決的?谷佔有眉梢上揚:“那還不是人家縣領導給辦的!”在陽高縣“一把手”化解信訪矛盾,谷佔有不是個例。信訪局長高建軍說,今年上半年在規定期限內化解的68個信訪事項,無不是“一把手”所為。

縣委“一把手”

“把最難的信訪事項留給我”

在陽高縣委大院曾有這樣一個“怪”群體,工作日期間按時“上下班”,不是來工作而是上訪。對這些老上訪戶反映的問題,不是幹部不作為,而是太難解決!難就難在事件或年代久遠、或案情複雜、或歷史遺留。

“硬骨頭我來啃!”陽高縣委主要領導親自掛帥,重新調查,多方取證、集體會診,幾個回合後,老大難問題猶如堅冰沐春風,一一破解。

據瞭解,縣級領導化解最難的信訪事項,不是縣委主要領導一個人在“戰鬥”,該縣堅持做到書記、縣長以及分管信訪工作的縣領導隨時隨地接待群眾來訪,縣四套班子領導輪流在信訪大廳坐班接訪,讓群眾“見到想見的人、說出想說的話、辦成想辦的事”。

對待信訪工作,陽高縣委“一把手”不光是抓個案化解,更注重抓幹部嚴責任、放手幹給支持、促發展源頭控。

該縣把最硬的幹部選用在信訪一線,對善做信訪工作的幹部優先提拔重用。三年間,有十多名幹部得以提拔,所靠的業績就是信訪。

陽高縣財政吃緊,事事花銷都摳門。但對兩項工作卻異常大方,一個是脫貧攻堅,一個是信訪。信訪局的幹部說,涉及民生的信訪,縣裡大氣的很,需要多少,就支持多少。

陽高縣委不光是立足信訪抓信訪,同時還引導全縣幹部跳出信訪抓信訪。結合當前的脫貧攻堅戰,陽高縣通過促發展幫致富,把老百姓的注意力轉移到全縣經濟建設中,從源頭上減少信訪問題的發生。

部門“一把手”

全力攻堅不退卻

陽高縣對待信訪工作,特別是疑難信訪,部門“一把手”全力攻堅,哪裡需要到哪裡,哪裡出現了問題就“打”向哪裡。

2013年,尉某某等近百名陽高籍原省建築安裝公司農民合同工心中堵了一口氣:多年的社保待遇被中斷。數年和公司對接均無果,無奈走上了上訪之路。縣人社部門認真調查核實後,縣裡主動當起了“孃家人”,兩年三次赴省溝通對接,終將這一歷史遺留問題化解。

東關村村民張某夫婦抱上孫子後,由喜轉悲:原來孫子非兒子親生。一氣之下丟棄到陽高縣信訪大廳,再不過問,孩子母親也下落不明。信訪部門、縣民政局便當起了“奶孃”,捐錢捐物代為撫養。公安部門依法調解,半年後終將孩子送到母親懷裡,問題得到解決。

記者和陽高縣五六個部門單位“一把手”聊起主動處置信訪事件,人人一講就是多個事例。探究該縣各部門“一把手”之所以能積極處置信訪事件,緣於一種理念認識:信訪問題不是縣領導和信訪部門的事,不能讓信訪人在信訪局內兜圈圈,部門要主動擔當起一線化解的責任,將信訪工作作為檢驗服務“成色”的關鍵,一邊用制度引導信訪群眾依法表達訴求,一邊用法律為自己框定解決範疇,力求化解信訪問題底數要清,事實要明,運用法律要完整到位,讓信訪群眾心服口服。

鄉村“一把手”

真心“交友”促化解

龍泉鎮,陽高縣內最大的鄉鎮,人口約佔全縣的三成,且地處城鄉結合部,流動人口眾多,是信訪問題易發區。

“隨著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原來不被凸顯的矛盾糾紛呈現增長趨勢,信訪問題自然也會多了起來。對於信訪,我們的原則是變接訪為下訪,走到群眾中去,既要講法又得講情還得說理,絕不用一個矛盾去掩蓋另一個矛盾,決不因信訪問題人為拉開與群眾的距離,導致黨群疏遠,幹群疏離。”基層信訪的特殊性,讓龍泉鎮幹部深知一個信訪案子解決好壞,有時勝過一沓宣傳資料。

和群眾真心“交友”促矛盾化解,在陽高縣不是龍泉鎮一家這樣做,全縣鄉村“一把手”同是如此。他們一致認為:只有以心換心和群眾交朋友,才不致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才能從根本上切斷上訪源頭。

龍泉鎮魯某某,丈夫2016年給個體木材作坊打工時意外身亡,作坊業主不久後也因病死亡,魯某某無法得到賠償。家裡頂樑柱倒了,孩子還未成年,又沒有別的經濟來源,生活特別困難,一下陷入絕望之中,妻子開始上訪。縣信訪、鄉鎮和社區幹部經常入戶噓寒問暖,通過實施救助,使其重燃對生活的希望,也幫她渡過難關。

和群眾真心“交友”化解矛盾,重在一個“真”字:把上訪群眾當家人,拉近感情,讓他們思想轉彎;深入調查,瞭解實際,對確有困難的實施人文關懷;想法出招,結合實際,讓他們致富有路。

本報記者 楊銳 付建榮 通訊員 尉建飛

●關注山西法制報官方微信,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微信號:sxfzbwx(長按複製)


分享到:


相關文章: